中國企業自主智慧財產權能力建設研究

中國企業自主智慧財產權能力建設研究

《中國企業自主智慧財產權能力建設研究》一書的出版社是武漢大學出版社,作者是夏清華。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企業自主智慧財產權能力建設研究》內容由兩大部分構成,上篇通過分析與企業智慧財產權能力研究的相關理論思想,提出了《中國企業自主智慧財產權能力建設研究》適用的理論框架――戰略管理中的競爭優勢理論。在基於市場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我國企業智慧財產權能力的現狀進行描述性統計,明確現狀和問題,為下篇的對策研究提供實際依據。下篇重點分析企業自主智慧財產權能力建設的主要內容、策略與方法,包括企業智慧財產權戰略,尤其是專利聯盟戰略與標準化戰略組合協調運用;企業研發成果轉化的幾種模式,強調研發成果商業化過程中的行銷策略;中國企業國際化過程中的智慧財產權戰略與品牌戰略。最後分析中國企業智慧財產權能力建設過程中的政府支持政策與措施。

《中國企業自主智慧財產權能力建設研究》的基本觀點是:自主智慧財產權能力是企業創造、運用、管理和保護智慧財產權的綜合能力,它既是企業競爭優勢的來源,也是競爭優勢的結果,同時也關係到國家競爭優勢。因此,從戰略高度培育與建設企業智慧財產權能力需要企業和政府的協調一致行動。

作者簡介

夏清華,管理學博士、戰略與創業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副系主任。武漢大學創業與企業成長研究中心主任。武漢大學鮑莫爾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加拿大魁北克拉瓦爾大學(Lavaluniversity,1994)、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vriie Universitv,2003―2004)、英國曼徹斯特城市大學(MMu,2008)訪問學者。主持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資助項目、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研究項目、國家知識產權局重點項目、湖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湖北省知識產權局項目、武漢市知識產權局項目等多項科研課題。在中國民主與建設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和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5部個人學術專著。在中國《管理世界》、《世界經濟》、《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經濟管理》、《中國軟科學》、《財貿經濟》等雜誌上發表論文50多篇。曾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湖北省一等獎”(1998)、“武漢市社會科學優秀論文獎”(1998)、“中南地區優秀圖書獎二等獎”(2009)等。

圖書目錄

上篇 企業自主智慧財產權:現狀、問題與分析的理論基礎

第1章 概論

1.1 問題的提出:智慧財產權與國家競爭優勢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1.3 本書的研究內容、目標、思路與特色

第2章 智慧財產權能力、創新與競爭優勢的相關理論

2.1 自主智慧財產權、創新與智慧財產權能力的概念及其相互關係

2.2 國家創新體系中的企業和政府

2.3 自主智慧財產權與競爭優勢

2.3.1 智慧財產權與企業競爭優勢

2.3.2 智慧財產權與國家競爭優勢

第3章 智慧財產權與競爭優勢的描述性統計

3.1 自主智慧財產權對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影響

3.1.1 自主智慧財產權對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貢獻的實證檢驗

3.1.2 結論

3.2高新技術企業智慧財產權能力與績效――基於武漢東湖開發區的實證研究

3.2.1 樣本特徵

3.2.2 樣本企業智慧財產權與利稅情況

3.2.3 智慧財產權與企業競爭力的相關分析

3.3 企業專利收入的方差分析――基於武漢市專利實施情況的調查

3.3.1 樣本特徵

3.3.2 樣本企業專利實施情況

3.3.3 企業專利收入的方差分析

下篇 企業自主智慧財產權能力發展的對策研究

第4章 技術標準化與專利聯盟戰略

4.1 標準戰略與競爭優勢

4.1.1 標準

4.1.2 標準化

4.1.3 標準戰略與國家、企業競爭優勢

4.2 標準戰略與智慧財產權戰略的分離與融合

4.2.1 標準戰略與智慧財產權戰略的聯繫與差異

4.2.2 標準戰略與智慧財產權戰略融合的趨勢

4.3 我國企業標準戰略的建立與運用

4.3.1 標準的形成

4.3.2 標準的使用許可

4.3.3 中小企業智慧財產權聯盟戰略

第5章 企業研發成果商業化策略

5.1 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基於創新價值鏈的分析

5.1.1 創新價值鏈

5.1.2 科技成果轉化過程的關鍵環節

5.2 科技成果轉化的模式

5.2.1 一體化模式

5.2.2 非一體化模式

5.2.3 一體化模式與非一體化模式的比較分析

5.3 科技成果商業化的策略

5.3.1 科技成果商業化過程中的行銷策略

5.3.2 風險投資是科技成果轉化的驅動器

5.3.3 企業家精神是科技成果轉化的催化劑

第6章 企業品牌戰略

6.1 品牌競爭優勢及其衡量指標

6.1.1 品牌競爭優勢

6.1.2 品牌競爭力指標及其衡量

6.2 品牌的形成:品牌認知與品牌忠誠

6.2.1 品牌認知與消費者學習

6.2.2 品牌忠誠

6.3 中國企業的品牌國際化戰略

6.3.1 中國企業為什麼缺少國際品牌

6.3.2 中國企業的品牌國際化模式

6.3.3 品牌戰略管理

6.4 知名品牌建設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6.4.1 發揮巨觀調控作用,加強政府政策引導

6.4.2 政府資源向名牌傾斜,最佳化知名品牌產業結構

第7章 企業國際化過程中的智慧財產權戰略

7.1 中國企業在國際化過程中面臨的智慧財產權挑戰

7.1.1 中國企業國際化進程中遭遇智慧財產權貿易壁壘

7.1.2 中國企業國際化進程中知名商標在國外遭搶注

7.1.3 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遭遇跨國智慧財產權訴訟

7.1.4 中外合資企業中存在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問題

7.2 中國企業國際智慧財產權糾紛應對策略

7.2.1 被侵權時我國企業維權的策略

7.2.2 被訴侵權時我國企業維權的策略

7.2.3 我國企業提高智慧財產權國際訴訟能力應做的工作

7.3 我國戰略產業的智慧財產權國際保護

7.3.1 戰略產業的界定及其作用

7.3.2 我國戰略產業智慧財產權國際保護的措施

附案例:思科訴華為侵權案

第8章 企業智慧財產權能力發展的政府支持政策

8.1 我國智慧財產權政策的發展階段

8.1.1第一階段: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

8.1.2第二階段:20世紀90年代早期

8.1.3第三階段:20世紀90年代末至今

8.2 我國智慧財產權政策工具及其實施效果

8.2.1 研究開發支持

8.2.2 稅收支持

8.2.3 發展風險投資業

8.2.4 其他金融投資政策

8.2.5 公共採購政策

8.3 支持企業智慧財產權能力發展的管理制度創新與策略重點

8.3.1 創新智慧財產權管理制度,提高政府智慧財產權管理能力

8.3.2 政府支持政策的重點

8.3.3 建立企業智慧財產權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8.4 主要已開發國家智慧財產權政策的介紹與借鑑

8.4.1 美國智慧財產權政策

8.4.2 日本的智慧財產權政策

參考文獻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