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學體育與藝術學院

中北大學體育與藝術學院

中北大學體育與藝術學院在中北大學內簡稱十院,學院下設3個系:體育系,藝術系,音樂系;擁有5個本科專業:社會體育、運動訓練、藝術設計、音樂學、音樂表演和4個碩士點:民族傳統體育學、體育人文社會學、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訓練學。學院有教師114 人,其中教授8 人,副教授16 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5 人,講師90 名;擁有省級教學名師2 名,國際級裁判員1 名,國家級裁判員6 名,國家一級裁判員16 名。學院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辦學理念,堅定地朝著”高起點、創一流”的目標奮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學生達1000 人左右。

基本信息

學院簡介

“七十載櫛風沐雨焚膏繼晷薪火相傳育桃李,整十年求真務實勵精圖治團結奮進譜華章。”伴隨著中北大學前進的鏗鏘步伐,體育與藝術學院在持續發展中走過了數十載的光輝歷程。
 歲月滄桑,源遠流長。體育與藝術學院前身是體育系、工業設計系、音樂系。歷經太原機械學院體育教研室(1958—1994),華北工學院體育藝術部(1994—2001),華北工學院體育系(2001—2004),中北大學體育系(2004—2006),中北大學工業設計系(2004—2006),中北大學音樂系(2004—2006)等發展階段。教師共11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5人,講師90名,教師全部碩士化;擁有省級教學名師2名,國際級裁判員1名,國家級裁判員7名,國家一級裁判員16名。學院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辦學理念,堅定地朝著“高起點、創一流”的目標奮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全日制在校學生達930人,成為山西培養高級體育、音樂、藝術人才的搖籃。
多年來,學院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形成了“嚴謹治學、教學相長”的優良教風和“自主自強、求實創新”的良好學風。學院現有四個本科專業(社會體育專業、運動訓練專業、藝術設計專業、音樂學專業)和體育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含體育人文社會學、體育教育訓練學、運動人體科學和民族傳統體育學等四個二級學科碩士點)。通過加強課程建設和深化教學改革,形成了多層次、多專業、多模式的辦學格局。學院擁有1門省級精品課程和多門校級精品課程。
多年來,學院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以“厚基礎、寬技能、高素質”為培養目標,形成了“育人為本、嚴格要求、穩中求新”的管理理念和一整套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促進學生自我發展的培養模式,為國家輸送了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的複合型人才,為祖國的基礎教育和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新的世紀,新的征程。學院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在學校黨委行政的領導下,進一步弘揚優良傳統,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銳意改革,與時俱進。體育與藝術學院正在邁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體育系

設施

體育系設有社會體育和運動訓練兩個專業, 體育場館有400米的天然草坪橡膠田徑場一座;200米田徑場一座;風雨操場、排球場、羽毛球場、桌球場、健美操室、形體室、健美室、搏擊室、跆拳道室、體育舞蹈室以及理論教室、多媒體合堂教室、運動人體科學實驗中心。有室外籃球場36片(其中20片為塑膠場地)、塑膠排球場塑膠網球場、硬化排球場、體操器械區、室內排球場1片以及游泳場1座。目前學校綜合訓練館(游泳館、排球館、桌球館、體操房等)正在建設中,第三運動場也將於近期興建。

榮譽

在學校的關懷與支持下,近年來成績斐然:1998年《大學體育》課程被評為全校300餘門課程中僅有的5門優秀課程之一;同年被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體育研究會授予“全國高校體育教學評價‘優秀學校'”;1999年在全省高校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檢查評比中被評為“一等獎”,被山西省全民健身委員會、山西省體育局、山西省教育廳評為“全民健身先進單位”, 同年體育系青年教師榮獲全省高校體育教師基本功大賽理論第一、技能第二和總團體冠軍;2000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國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高等學校”; 2001年《大學體育》課程被評為全校300餘門課程中僅有的5門優秀課程之一;2004年獲全省高校體育科研論文報告會“團體第一名”,同年在上海召開的全國大學生運動會上,教育部組織了35所全國體育工作優秀高校參加的論壇,學校被作為教學科研的典型在會上做了經驗交流報告。

藝術系

設施

藝術系下設基礎設計教研室、專業設計教研室、綜合實驗室(產品攝影、模型製作、計算機虛擬造型)、資料室等。同時在省內外建立有實習基地:青島海爾集團、海信集團、藝術設計促進中心、長春一汽、廣州野合摩托等;以及寫生基地:上海周莊、安徽黃山、山西晉城南艄等。擁有完善的教學硬體設施、 CAI中心、實習工廠。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培養創新與複合型人才,中北大學開設了藝術設計專業,下設基礎設計教研室、專業設計教研室、綜合實驗室(產品攝影、模型製作、計算機虛擬造型)、資料室等;同時在省內外建立有實習基地(青島海爾集團、海信集團、藝術設計促進中心、長春一汽、廣州野合摩托)以及寫生基地(上海周莊、安徽黃山、山西晉城南艄)。擁有完善的教學硬體設施、CAI中心、實習工廠。學校校園環境幽雅,非常適合藝術類學生培養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藝術設計與創作、教學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從事藝術設計、研究、教學、管理等方面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現設有平面設計和環境藝術設計兩個培養方向。
平面設計方向:培養具有較高藝術素養和平面設計能力、懂得廣告設計、包裝設計和品牌與企業形象的專門人才。
環境藝術設計方向:培養具有較高藝術素養和空間設計能力、懂得工程製圖、從事室外環境設計和室內裝潢設計的專門人才。 藝術設計專業著重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並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藝術設計專門人才。以設計課程為主線,原理類課為核心課程,技術類課為輔助課程,輔以拓寬知識面的選修課程,構成本專業完整的課程體系。
主幹課程包括:造型藝術基礎、設計基礎、室內環境設計、室外環境設計、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公共藝術設計、環境綜合設計、設計師實踐實習、畢業設計等。學生畢業後可在該領域的設計、教育、研究和管理單位從事本專業工作。

音樂系

特色

音樂系本科專業為音樂學,設有聲樂表演與教學、鍵盤樂器演奏與教學、管弦樂器演奏與教學、中國樂器演奏與教學四個專業方向。課程建設以聲樂、器樂為主幹學科,以音樂表演、音樂技術理論、中外音樂史、中國傳統音樂概論、重奏(唱)合奏(唱)、視唱練耳、和聲學、曲式與作品分析、復調音樂、配器、合唱與指揮等為主要課程,基本形成了專業適宜、結構合理、優勢互補、交叉滲透的本科專業結構。

教學模式

音樂系以“多方向、套用型、研究型、研究套用型、開放式、有特色”為定位。以人才培育為中心,抓住音樂教育的基點、特點、熱點來建立專業學科,構建教學、科研、創作、表演四位一體的辦學模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