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若

丞若,生於1994年6月25日,原名周康,籍貫安徽霍山,傳統古典文學小作家,中華善文化傳播傑出小文藝家(文化部、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基金會授予)。尚墨傳媒工作室創始人、室長,《意林?文盟合刊》執行主編、合肥市作家協會會員、合肥莫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安徽高校文學社團聯合會中國小分會會長。安徽省霍山中學尚墨文學社社長兼社刊《翰海觀瀾》總編輯。丞若的文字是霍山文學的異類,古文古風,汪洋恣肆,詩詞歌賦,吟喔快哉。讀寫古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青年學子義不容辭的責任,這一點,丞若做得很好,優於同齡人甚至前輩人。

人物簡介

丞若,傳統古典文學小作家,中華善文化傳播傑出小文藝家(文化部、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基金會授予

&&丞若
)、國學愛好者。作品曾散見於《中國日報》、《意林》、《意林・文盟合刊》、《安徽商報》、《皖西日報》、《皖西日報・霍山周刊》、《皖西日報・大別山晨刊》、《大別山詩刊》、《中學生百科報》、《上海大學報》、《科技信息報・今日文教》、《作家報》、《中國寺廟文化》、《衡麓晨鐘》、《翰海觀瀾》、《南嶽清風》等。 

喜愛古典文學著作,其詩詞作品獲得省市級文學比賽獎、辭賦作品在全國比賽獲得過比賽獎項。2012年12年11月中旬,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了個人文集《丞若文集》,文集共16萬字,全文以古文創作。

社會職務

2013年1月4日,尚墨傳媒工作室創始人、室長
2013年1月10日,《意林・文盟合刊》執行主編
2012年12月26日,共青團員,共青團霍山縣第十四次代表大會代表
2012年12月1日,合肥市作家協會會員
2012年11月1日,合肥莫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安徽高校文學社團聯合會中國小分會會長
2012年12月6日,《合肥晚報》小記者

校內職務

安徽省霍山中學社團委員會總社長,尚墨文學社創始人,首任社長兼社刊《翰海觀瀾》總編輯,原安徽省霍山中學70屆學生會宣傳部副部長兼廣播站副站長

協會會員

中國辭賦家協會會員、合肥市小作家協會會員、霍山小南嶽文學社社員、霍山縣詩詞楹聯學會會員、大別山詩歌協會會員

個人榮譽

2012年12月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個人文集《丞若文集》,並在《安徽商報》2012年5日第15版專題採訪報導、在《皖西日報・霍山周刊》2012年12月4日在第4版報導,在國際線上、安徽新聞網、中安線上、六安教育網、萬家熱線、霍山新聞網、國學教育網、樅陽線上、廣德新聞、六安論壇、霍山教育網等幾十家新聞網站報導,在霍山縣廣播電視台做了一期《七彩屏:18歲高中生的“古文路”》節目。
2009年8月參加的由安徽省教育學會舉辦的“慶祝建國六十周安徽省中國小幼稚園師生書畫文學作品大賽”中,三首詩歌作品榮獲全省文學類一、二三等獎,並收錄由中國書畫出版社出版的《安徽省中國小幼稚園師生書畫文學作品大賽獲獎作品集》; 
2012年6月參加的由六安市文聯、金寨縣人民政府、《大別山詩刊》雜誌社聯合舉辦“天堂寨”杯全國原創詩歌有獎徵文大賽,《天堂寨賦》獲獎並刊發在《大別山詩刊・天堂寨》專刊中; 
2012年4月,辭賦作品和詩歌作品在中國優秀報刊《中學生百科報》專版發表並介紹個人創作經歷; 
2012年11月,由上海大學中國辭賦家協會聯合舉辦的榮獲九十周年“上海大學”杯全國辭賦系列創作比賽中,《上海大學記》榮獲全國三等獎,並刊發在《上海大學報》; 
2012年8月,由霍山縣委縣政府與霍山縣紀委舉辦的保持黨的純潔性、迎接黨的十八大“南嶽清風”廉政文化文學藝術作品展中,《君子道德賦》出展並刊登在霍山縣廉政文化文學藝術作品選《南嶽清風》;
2011年12月――2012年10月中,六篇辭賦作品發表與《皖西日報・霍山周刊》; 
2012年10月,參加由霍山縣小南嶽文學社二十八周年文學之典創作成果評選中,榮獲霍山縣小南嶽文學社授予的“文學活動積極分子”光榮稱號; 
2012年11月,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中國寺廟文化促進會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寺廟文化論壇暨詩文對聯、書畫、攝影大賽中,《雲南大理九皇道場靈鷲山佛都三塔崇聖寺賦》榮獲詩文組金筆獎(全國一等獎),並授予“中華善文化傳播傑出小藝術家”稱號,並刊發與《科技信息報・今日文教》、《作家報》、《中國寺廟文化》、中國寺廟文化研究網、中華文教網、百姓文化網; 
2011年12月,參加由安徽省霍山中學、共青團霍山中學委員會、社團聯合會、尚墨文學社主辦的“翰海觀瀾”杯全校徵文大賽中,榮獲“特別榮譽獎”,在校期間,榮獲文峰學校、霍山中學“優秀共青團員”、“優秀班幹部”、“優秀社長”、“優秀播音員”、“廣播站優秀負責人”“優秀學生幹部稱號”等等,此外2012年11月,被選舉當選成為2012年共青團霍山縣第十四次代表大會代表。
2012年12月,參加由《意林》雜誌社、安徽省霍山中學、共青團霍山中學委員會、社團聯合會、尚墨文學社主辦的第二屆“意林・翰海觀瀾”杯全校徵文大賽中,榮獲“校園十佳文學青年”稱號。

代表作品

九皇道場靈鷲山佛都三塔崇聖寺
又曰:蒼洱三塔避暑覽聖辭
點蒼東麓,洱溟西濱,南詔故地,大理王陵。存皇室之寶氣,孕釋家之靈吉。佛法南來,禪宗傳印,妙香之國,禮佛聖地。始建千尋塔,永鎮山川;繼修崇聖寺,名揚滇黔。勝唐名起,豐佑盛極,歷成九皇之道場;雄明復護,後清煙寧,至經文革之廢圮。兵燹浮屠,雨蝕殘垣,幾度騫崩,殘數淪零。若夫時逢盛世,國運交泰,嘉靖止後,古剎維新。啟塔剎,飾欄檐,起閣殿,鑄像顏。崇聖佛法,名揚九天,佛都始洗,繡錦雕匾。面朝月洱,度化芸芸眾生;背倚雪蒼,點波滾滾紅塵。懷勝蘭茶,福盼天下平泰;臥笑風城,緣祈秀景風光,此謂“風花雪月”者也!允所謂東迎中原之紫氣,南啟古滇之福址,西承天竺之經籍,北眺江山之勝境。塔寺凌霄,護華夏以國強;皇世雄廟,稱南中以地芳。瞰瀾滄滾滾視滇南,眺橫斷層層緲貴疆。
惟夫華夏福地,彩雲之南,風國秀爽,慶祥景露。翠嵐鎖縱,招祥雲之古境;凌風斷橫,佑形景之勝圖。點蒼溪照,繼九皇之道場,崇聖號為佛都;溟洱瀾映,臨海樓之大觀,靈鷲禪於鐘鼓。品香燭之煙隱,朱錦之玉道;閱金經之雅趣,頓悟於石途。古俊時彥,翰墨飛揚於聯匾;法僧名丈,典偈贊誦於經書,詔時豐佑極盛,大理國飾宏模。基方七里,舊跡圮之岌岌,兵燹於炬毀;百畝盈方,新方煥之熠熠,國運於新都。古詔大理崇聖隆,金匾燦燦鑄容。南中震鎮八百里,夢回征道滿朝中。行錄闡瑜珈密法,阿教譽之黑聖;略記載小乘禪式,禪宗異於相融。三塔聳,相作開,朝迎千里香火;銅獅距,哼哈立,暮納雲遊客僧。
原夫敬覽寶殿,繡綿畫幡,彩斗碧梁,雕甍橫匾。赤柱螺鈿,繪荷喜之玉殿,采七虹於藻井;飾蘇玄之靚麗,品寶蓮于飛檐。廊閣環廡,勝宇兮峨峨,鳴蟬於神木比勢;門坊修道,殿塔兮悠悠,驚瀲於百花鬥妍。煙鎖重殿,碧宇琉璃,蒼洱兮蕩蕩,穩勢中軸之上;風漫對閣,鳴蟬鐘鼓,佛都兮揚揚,穿引行客之間。古剎雄宇,沙間名秀。賜紫降昏,沿革而之歷跡;法門雲集,仿古安以壯堅。南邦巨剎,北國譽傳,號之綿秀,名於“萬古雲霄三塔影”,沫氏敬題“永鎮山川”;東方禪授,西竺貢典,聲之偉岸,聞於“渚天風西一樓鍾”,周霞慕書“山海大觀”。蒲團之上,敬目結掌。大雄慈目仁懷,神采莊重;諸佛持寶佇立,金威勢現。拜三界之禮佛,渡空門以研禪,佛號輝煌淨淌偉岸,燭香雲彩婆娑莊嚴。
蓋夫吳鵬記,名乘沙史,殿守香雕精椿梵像;沈鵬書,金匾典藏,九洲譽贊崇聖佛揚。又有中石翰墨,朴初題殿。百家書丹,古聯奇香。丹青雕井,妙香禮邦,碧宇靈煙。南中巨剎舉崇聖;天龍八部、金庸筆繪美名昂。詔史載盛,金佛萬千四百座,修記真錄,三閱五樓殿疊堂。大雄殿,觀音閣,五寶重器鎮寺宇;羅漢堂望海樓,皇家聖院安福長康。震鍾八鳴,塔寺金莖,是為鎮宇之寶;雨銅觀音,偕碑都匾,信來禮儀之方。至如梵竺遺風,勝唐風範,耗皮金鼓,鐘鳴秀蒼,青燈潛心之依止。然其橫欄望海,閣茗品月,龍鈴鳳佩,鼎樂和鳴,古蹟雄寺之吉祥。
惟昔李唐盛世,南詔右極。雄寺霧列,佛裟雲廛。聖旨東來,賜紫佑冠。沙門勝事,崇聖泓涵。倡次第兮自乞已,持如來兮善護念,禮心印兮辨有無,渡無餘兮淨相面。檀那承德,心懷天下芸芸;形成住善,通族福德滾滾。蒲團臥拜。叩大呂,擊鯨鏗。斯乃悟崇聖寺之般若焉!
自昔佛法無量,梵音浩潔。稱入悟心,沙無門界。塔峙文邦,雕閣瑤階。菩提懷智,淨敬誠詣。秉妙行兮論無住,執無相兮行布施,承如果兮以實理,棄色相兮渡經真。鐘磬濯心,慈光仁於普照;悟禪上乘,法淨誠於心伽,敬目禮拜,誦禪經、梵音偕,此實悟崇聖寺之真經耶!
昔者新朝更替,佛都俱興。沙門名法,合和五行。佛法渡人,香遠秀坪。檐瓦飛刻,煙隱樓晴。禪宗傳兮雲遊待,思有言兮無言懷,法應弘兮渭無相,尚入世兮渭空無。仰感凌霄,萬象皆有倫理,俯嘆紅塵,法事巧應綱常。印心崇拜,棄色無,拋四相,方知崇聖寺之空無耶!
觀夫佛都,三塔九殿望海樓,丈地六百築新勝,此乃“掩映於柏梧竹松之間”也!兩院七閣石牌坊,貼彩五頂繪雕工,是知“令人一望而神爽飛翔”焉!肅觀樓宇,金壁輝煌。豈真芸涌煙忙,佑拜豈一禮得安?麗景映影,閣台珊璨,如其金香銀綿,福遠豈千金祁求?懷誠遠來,采佛都之名氣;抱志臨拜,吮崇聖之妙香。持塔文筆,繪彩玉疆,大鵬西佇,噬龍鎮狂,興沙門之法念,淨欲世之佑疆。
嗚呼!名川秀地,神州飛揚。華夏明珠,崇聖妙法。沙門奇地耶!勝溫奮繪燦燦梵像,龍晟請聖峨峨尊神。李京志略,載朝聖之御史;董家祠藏,錄賜紫之譽盛。妙香佛國,禪寶交融,郭松年行記精闡;國教興盛,南揚理繼,於石僧碑貼妙行。仁甫笠蓑兮忘倦,吳鵬撰述兮敬言。崇風南漸,禪法講典,本貼傳授《楞平經》;段氏傳奇,國法教研,鼎堂嘗編《孔雀膽》。唐宗重教、修葺閣宇之璨璨;元祖降旨,佑保聖寺之珊珊。劉敦禎著述,楊汝恕祭災,羅養儒掌故,崇化者聖持。噫!神思天地,辭雅賦贊。崇聖佛法,無量浩蕩坦坦真言之徊耳;佛都聖經,神極飄緲絲絲悟音之繚心。
惟國興教盛,聖寺勝前。禮佛聖,品今景於重閣;問佛法,觀古勝於寶殿。身向佛,心印佛,佛都千古而之秉教承世;志向誠,行印誠,崇聖風光而之經法繼研。於是霞客游兮滇奇秀,勝溫繪兮梵像賢,征道碑兮傳銘世,金鐘震兮妙佛篇。文筆奇辭,賦不盡崇聖寺之偉麗;丹青炳耀,繪不完三塔景之聖顏。敬辭:崇聖出世了凡塵,崇化慈悲化眾生。童子敬撰崇聖賦,他年入世禮崇真。
嗟乎!九皇道場靈鷲山佛都三塔崇聖寺乃華夏沙界之新秀勝麗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