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球蛋白

丙球蛋白

丙種球蛋白按其來源不同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從健康人靜脈血中提取製成的人血丙種球蛋白,另一種是從健康人胎盤血中提取製成的人胎盤血丙種球蛋白。二者作用相同,後者價格低於前者,且用量多於前者,但目前已停產。有些人盲目地、錯誤地認為丙種球蛋白是營養藥、是補針,於是不管病情輕重、有病無病地濫用,結果會導致不良反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人血丙球蛋白(靜丙、肌丙)

作用與用途

本品為專供靜脈注射用免疫球蛋白製劑,是以低溫乙醇法從健康人鮮血漿分離製備的製品,可增加機體免疫力,有補充抗體和免疫調節作用,從而提高機體對多種細菌、病毒的抵抗能力,主要用於預防麻疹、傳染性肝炎、脊髓灰質炎、水痘等,也可用於其他細菌性、病毒性感染。

丙球蛋白 丙球蛋白

劑量與用法預防麻疹,僅用於未注射過麻疹活疫苗而又與麻疹病人密切接觸的兒童,一般在接觸麻疹病人5日內肌注效果較好,超過7日僅可減輕症狀。用量0.2ml~0.3ml/kg。或5歲以下注射5ml,6歲以上最高不超過10ml。預防傳染性肝炎,最好於接觸後5日內注射,最多不超過15日,用量為兒童0.1ml~0.2ml/kg,成人3ml~6ml/次,可起到延長潛伏期、減輕症狀和防止發病的作用,1次注射的有效期為4~6周。治療傳染性肝炎,肌注,5ml~6ml/次,6日1次,6次為1療程,也可每日或隔日注射。

副作用

1 注射部位有發紅、疼痛、硬結。

2 偶見暫時性紅斑、咳嗽、呼吸困難、紫紺及休克等過敏反應。

3 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反應。

4 上述劑量均為血清丙種球蛋白(含蛋白10%)的劑量,如用胎盤血丙種球蛋白,應按比例增加。本品僅供肌注。

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存在於血漿中的一類具有抗體活性的或化學結構與抗體相似的球蛋白。也見於其他體液、組織和一些分泌液中。人血漿內的免疫球蛋白大多數存在於丙種球蛋白(γ-球蛋白)中。可分為五類,即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IgE)。其中IgG是最主要的免疫球蛋白,約占人血漿丙種球蛋白的70%,分子量約15萬,含糖2~3%。IgG分子由4條肽鏈組成。其中分子量為2.5萬的肽鏈,稱輕鏈,分子量為5萬的肽鏈,稱重鏈。輕鏈與重鏈之間通過二硫鍵(—S—S—)相連線。免疫球蛋白是機體受抗原(如病原體)刺激後產生的,其主要作用是與抗原起免疫反應,生成抗原-抗體複合物,從而阻斷病原體對機體的危害,使病原體失去致病作用。另一方面,免疫球蛋白有時也有致病作用。臨床上的過敏症狀如花粉引起的支氣管痙攣,青黴素導致全身過敏反應,皮膚蕁麻疹(俗稱風疹塊)等都是由免疫球蛋白製劑能增強人體抗病毒的能力,可作藥用。如注射人血清或人胎盤中提取的丙種球蛋白製劑可防治麻疹、傳染性肝炎等傳染病

合理使用丙種球蛋白 合理使用丙種球蛋白

注意事項

必須在接觸A型肝炎病人或病毒攜帶者15天以內注射才能有效,本品對其他病毒性肝炎有無預防作用,目前尚無定論。

嬰兒不宜使用。嬰兒期正是體內合成丙種球蛋白、產生抗體的時候,套用本品可抑制自身抗體的產生。

“O”型血孕婦慎用,因有可能誘發胎兒發生新生兒溶血。

過敏體質的人慎用。因丙種球蛋白注入人體,除了抗體外,還有同種異型抗原進入體內,如多次反覆注射可引起過敏反應,出現蕁麻疹、喉頭水腫等。

要警惕丙種球蛋白有攜帶B肝表面抗原的可能性,進入體內可引起B肝。國外的同種血液製品尚有傳染愛滋病的危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