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發展委員會

世界銀行發展委員會是對世界發展做出努力的非金融組織。世界銀行發展委員會春季會議25日通過已開發國家向開發中國家轉移投票權的改革方案,這次改革使中國在世行的投票權從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為世行第三大股東國。有分析說,世行權力格局調整表明其開始正視中國經濟實力和地位。

概述

世界銀行發展委員會春季會議二十五日通過了已開發國家向開發中國家轉移投票權的改革方案,這次改革使中國在世行的投票權從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為世界銀行第三大股東國。在這次轉移投票權中,中國與德國換了位置,僅次於美國和日本。有分析說,世行權力格局的調整表明其開始正視中國的經濟實力和地位。
會議會議

機構

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國際開發協會(IDA)、國際金融公司(IFC)、多邊投資擔保機構(MIGA)解決投資爭端國際中心(ICSID)。其中,IBRD與IDA常被合稱為“世界銀行”。然而“世界銀行”一詞在非正式場合也被作為世界銀行集團的簡稱。每個世界銀行集團的機構的擁有權在於其成員國政府,這些成員國的表決權(投票權)按其所占股份的比例不同。每個成員國的表決權分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所有成員國相同的,第二個部分則因每個成員國繳納的會費而不同,因此雖然世界銀行的大多數成員國是開發中國家,卻受主要已開發國家控制。

會議

世界銀行發展委員會春季會議於2010年4月25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本次會議是落實二十國集團匹茲堡峰會有關世行改革共識的一次重要會議。世行行長佐利克談投票權提高:
反映了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增長
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25日表示,他很高興看到中國在世行的投票權得到提高,這反映了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增長。
在談到世行和中國未來的合作關係時,佐利克表示,中國是世行的合作夥伴,但中國本身也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因此雙方還有很多的合作項目,現在世行在中國的工作大都集中在環境項目上。
會議會議

對於這一重大改革,佐利克在當天的記者會上說,當今世界正在向一個“新的、快速演變的多極世界經濟體”發展,開發中國家正在為世界經濟復甦和恢復增長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世界銀行必須通過自身改革來承認這一新的現實。他指出,開發中國家的投票權超過47%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一步”,他還希望未來開發中國家的投票權能與已開發國家持平。

宗旨

此次危機凸顯了國際合作和多邊機構在應對危機和承擔全球性使命方面的重要性。會議支持世行進行根本性改革,確定危機後的戰略方向,要求世行增強能力,加強和改善對開發中國家特別是最貧困國家的援助,以應對21世紀的發展挑戰,強化減貧宗旨。

中國的地位

中國財政部長謝旭人25日在華盛頓說,這次改革主要有三方面意義。首先,這次改革提高了開發中國家在世行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使世行治理結構變得更加公平與合理,有助於維護髮展中國家的利益、更好地發揮開發中國家在世行事務中的作用,同時也有助於世行在幫助開發中國家發展經濟、減少貧困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謝旭人說,這次改革是世行歷史上第一次以提高開發中國家代表性和發言權為主要目標的治理結構改革,有利於早日實現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平等分享世行代表性和發言權的目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