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石油大會

世界石油大會

世界石油大會(World Petroleum Congress -- WPC) 是一個國際性的石油代表機構,是非政府、非盈利的國際石油組織,被公認為世界權威性的石油科技論壇。世界石油大會1933年8月在倫敦成立,每4年舉行一次,從第14屆大會以後改為每三年舉行一次。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中斷活動。1951年恢復活動。

簡介

世界石油大會 世界石油大會(World Petroleum Congress-- WPC) 是一個國際性的石油代表機構,是非政府、非盈利的國際石油組織,被公認為世界權威性的石油科技論壇。它的全稱是“世界石油大會──石油科學技術經濟及管理論壇” (World Petroleum Congresses -- Forum for Petroleum Science, Technology,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世界石油大會1933年8月在倫敦成立,每4年舉行一次,從第14屆大會以後改為每三年舉行一次。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中斷活動。1951年恢復活動。其宗旨是為了人類的利益,加強對世界石油資源的管理,不斷促進世界石油工業對先進的石油科學技術的套用和對有關的經濟、金融及管理問題的研究;在全世界範圍內推動和促進石油科學技術的發展;加強成員國之間的合作;在世界範圍內為石油科技人員、管理者和行政人員交流信息和討論研究提供論壇。組織機構有大會、常任理事會和執行局。總部設在倫敦。主要出版物為《大會公報》。
至2001年9月,該組織共有59個主要石油生產國和石油消費國入會,代表著世界上90%以上的石油天然氣主要生產國和消費國。
1979年9月13日,在布加勒斯特舉行的第10屆大會通過決議,中國國家委員會被接納為該組織常任理事會成員。1997年10月12日至16日,第15屆大會在中國北京舉行。

宗旨

世界石油大會世界石油大會

世界石油大會始終保持其為人類共同利益服務的宗旨——處理事務的連續性、高標準以及非盈利、非政府的權威機構,在世界上贏得了廣泛的聲譽。

成員

第19屆石油大會第19屆石油大會

世界石油大會成員國分別為:阿爾及利亞、安哥拉、阿根廷、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玻利維亞、巴西、英國、加拿大、中國、哥倫比亞、克羅地亞、古巴、捷克、丹麥、埃及、芬蘭、法國、加彭、德國、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以色列、義大利、日本、哈薩克斯坦、韓國、科威特、利比亞、墨西哥、荷蘭、奈及利亞、挪威、巴基斯坦、巴布亞紐幾內亞、秘魯、菲律賓、波蘭、卡達、羅馬尼亞、傲羅斯、沙烏地阿拉伯、斯會計審計洛文尼亞、南非、西班牙、瑞典、土耳其、烏克蘭、烏拉圭、美國、烏茲別克、委內瑞拉、越南、南斯拉夫。

第一任主席

世界石油大會董事世界石油大會董事

世界石油大會第一任主席是托馬斯·杜赫斯特,他首先提出了第一屆世界石油大會的詳細計畫和使其成為永久性機構並設立常任秘書的構想。 直到現在,大會章程的宗旨和程式始終遵循著托馬斯·杜赫斯特先生提出的目標:“為了人類的利益加強對世界石油資源的管理,並在世界石油工業中推進先進石油科學技術的套用及經濟、金融和管理問題的研究”。

權力機構

世界石油大會的權力機構是理事會,通常只在每隔3年一屆的大會期間召開一次。理事會通過秘密投票選舉下屆大會的主席、第一副主席、4位副主席和司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