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不已開發國家

根據這個標準,當時聯合國把24個成員國列為最不已開發國家,即所謂“最窮國”。 1981年,負責複審和評估這項工作的聯合國經社理事會下屬的聯合國發展計畫委員會把第一條標準改為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250美元以下,當時全世界有39個最不已開發國家。 1991年3月,聯合國發展計畫委員會又對最不已開發國家的劃定作出新的規定。

“最不已開發國家”一詞最早出現在1967年“77國集團”通過的《阿爾及利亞憲章》中。197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正式把最不已開發國家作為國家類別的2678號決議,並制訂了衡量最不已開發國家的3條經濟和社會標準:1、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100美元以下;2、在國內生產總值中製造業所占比重低於百分之十;3、人口識字率在百分之二十以下。根據這個標準,當時聯合國把24個成員國列為最不已開發國家,即所謂“最窮國”。
後來,聯合國對最不達國家的標準作了幾次修改和調整。
1981年,負責複審和評估這項工作的聯合國經社理事會下屬的聯合國發展計畫委員會把第一條標準改為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250美元以下,當時全世界有39個最不已開發國家。
1991年3月,聯合國發展計畫委員會又對最不已開發國家的劃定作出新的規定。這一規定把最不已開發國家定義為那些長期遭受發展障礙的低收入國家,特別是人力資源開發水平低和有嚴重結構性缺陷的國家,並將其衡量標準調整為:(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600美元以下;(2)人口不超過7500萬;(3)擴大的實際生活質量指數(包括預期壽命、人均攝取熱量、入學率、識字率等)不超過47點;(4)經濟多種經營指數(包括製造業、工業就業比重等)不超過22點。
根據這4條現行標準,截至2002年,全世界經聯合國批准的最不已開發國家已增至50個,亞洲9國:阿富汗、孟加拉國、不丹、高棉、寮國、馬爾地夫、緬甸、尼泊爾、葉門;非洲34國:安哥拉、貝寧、布吉納法索、蒲隆地、維德角、中非、查德、葛摩、剛果(金)、吉布地、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衣索比亞、甘比亞、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賴索托、賴比瑞亞、馬達加斯加、馬拉威、馬里、茅利塔尼亞、莫三比克、尼日、盧安達、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內加爾、獅子山、索馬里、蘇丹、多哥、烏干達、坦尚尼亞、尚比亞;大洋洲5國:薩摩亞、萬那杜、吐瓦魯、吉里巴斯、索羅門群島;拉丁美洲的海地。
據世界銀行統計,這些國家共有7.5億人口(其中34個國家位於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涉及人口近7億),近半數人每天的生活費不足1美元。文盲比例最高的占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二;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達百分之十六點二,居世界之最;人均壽命最短的39歲,僅及日本人均壽命78歲的一半。世界銀行最近還把最不已開發國家中的10個國家列為全球最窮國家,他們是莫三比克、衣索比亞、坦尚尼亞、獅子山、蒲隆地、烏干達、查德、盧安達、尼泊爾和不丹。這些國家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200美元以下。世界最窮國是莫三比克,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80美元,平均每人每天0. 2美元,約為瑞士的五百分之一。瑞士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36410美元,人均每天近100美元。 為幫助最不已開發國家擺脫貧困,聯合國在1981年和1990年兩次在巴黎召開了關於最不已開發國家問題的會議,分別通過了援助最不已開發國家的《80年代新實質性行動綱領》和《90年代行動綱領》。這兩個《綱領》為最不已開發國家確定了具體的發展目標,並在官方發展援助、商品貿易和減免債務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國際支援和幫助措施。但是,由於最不已開發國家所面臨的外部經濟條件沒有明顯改善,國際社會,尤其是已開發國家對最不已開發國家的援助指標和減輕債務負擔的安排未能兌現,加之最不已開發國家本身受國內政治動亂、武裝衝突等不利因素影響,最不已開發國家的貧困狀況仍在惡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