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號

在對“世博號”飛機進行噴塗之前,技術人員最關心的莫過於“世博號”飛機的平面設計方案了,因為這直接關係到實際操作程式的制定。 “世博號”飛機的平面設計方案在經過多輪的討論、修改後,終於呈現在了東航的技術人員面前。 從接到任務到順利完工,整個“世博號”飛機的圖案噴塗工作只進行了14天。

2006年2月28日,東航上海機務部門光榮地接受了整機噴塗首架“世博號”飛機的任務。截止到3月13日完工,在這架“世博號”誕生前的14個晝夜裡,對於所有參與飛機噴塗工作的東航人來說是永遠難忘的,那是關注、緊張、期待三種滋味交織在一起的日子。
關注設計方案 將噴塗技術與藝術精髓巧妙結合
在對“世博號”飛機進行噴塗之前,技術人員最關心的莫過於“世博號”飛機的平面設計方案了,因為這直接關係到實際操作程式的制定。這次被選中的首架“世博號”飛機是東航最先進、載客量最多的A340-600大型客機,這也是東航第一次對A340-600這樣的大型飛機進行整機噴塗。
“世博號”飛機的平面設計方案在經過多輪的討論、修改後,終於呈現在了東航的技術人員面前。設計圖案中那些描繪在飛機上的美麗弧線和鮮亮色彩,使得本來就很神氣的A340-600飛機顯得更加光彩照人。然而,要想將這個精彩的平面設計圖完美地呈現在飛機的三維空間上,可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對各種圖案的位置進行定位就是最大的難點。東航的技術人員多次召開技術分析會,針對平面設計方案,制定了具體的操作步驟。
首先要將“世博號”飛機原有的圖案打磨掉。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粉塵,不僅所有在現場進行打磨的工作人員要全副武裝,而且整架飛機也要被塑膠布隔離起來,以防止產生的粉塵影響到工作人員和施工現場的其他飛機。其次是為整架飛機塗上底漆和白漆。這就像美麗的姑娘在化妝前總要先在臉上打一層粉底,為的是不讓外層的塗料傷害到飛機的金屬表面。最後,也是最重要、難度最大的步驟———按照平面設計圖案,在機身上準確定出圖案位置,再為飛機噴塗色彩。就拿機身頂部的綠色圖案來說,由於其所在位置最高(相當於三層樓的高度),在定位的時候,技術人員被分成上下兩組,高空作業的人員要參照平面設計方案先大致在機身上繪出位置點,平地工作的人員要時刻注視這些點的位置,檢查這些點所在的區域是否與設計圖上的比例大致相同,如果產生偏差就及時報告給高空作業的人員進行糾正。由於飛機頭部呈圓弧形狀,技術人員在確定飛機頭部的綠色圖案位置時,需要通過無數次的測量和模擬繪點才能準確地定出飛機頭部綠色圖案的定位點。最後將這些定位點連在一起,就勾勒出來整個綠色圖案的形狀了。各種圖案的位置確定以後,技術人員要將暫時不噴塗的部位用膠帶紙進行密封隔離,在各個色彩區域的交接處,技術人員還特意用膠帶紙做了個引流槽,以便將噴塗部位滴落的顏料引流出去。待到噴塗部位的顏色風乾後,再噴塗其他圖案的顏色,這樣做既不會讓多種顏色互相干擾,也不會影響飛機的整體美觀和施工的進程。
都說藝術家能完美地呈現“美”的精髓,可東航的技術人員卻用自己的維修經驗和操作技術將“世博號”的藝術之美準確地展現出來,這真是噴塗技術與藝術精髓的巧妙結合啊。
抓緊施工進程 將速度與質量完美搭配
從接到任務到順利完工,整個“世博號”飛機的圖案噴塗工作只進行了14天。在這14天裡,東航的技術人員除了要攻克技術上的難題外,還要解決人員安排緊張、設備工具臨時調配、能否在規定期限內高質量完工等各種困難。
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一直被要求以安全為前提,合理控制速度與質量的關係,既要保證按時完工,又要確保圖案質量。為了這個宗旨,參加施工的東航技術人員被分成兩組不分晝夜地加班加點。有時擱在桌上的飯菜涼了,就泡上一杯開水和著吃,有時口渴難耐了就強忍著幹完再喝,甚至有時都要工作到深夜兩三點鐘才可以回家休息。這是首次對A340-600這樣的大型飛機進行整機噴塗,有些工具設備還無法滿足技術要求,因此東航的技術人員除租借了一些必要的工具外,還根據現場所需,親手製作了一批使用工具,使施工進展得更加順利。
時間是緊迫的,東航的技術人員就在定位、噴塗、風乾、再噴塗這四項工作中來回運轉。當3月14日,披上多彩霞衣的“世博號”飛機神氣地展現在世人面前時,她無聲地展示著東航人的奉獻精神和精湛的技藝。
期待騰空而起 帶著希望和友誼飛遍世界
幾乎每一位參加“世博號”飛機噴塗工作的技術人員都這樣說:“我們是在譜寫歷史,我們也在為世博會作貢獻,我們將我們的心愿和友誼連同美麗的圖案一起噴在了飛機上,希望‘世博號’能帶著我們的希望和友誼飛遍世界!”
3月14日,“世博號”飛機終於神氣地挺立在首都國際機場的停機坪上,她將帶著她的首批客人飛向藍天。此時此刻,所有的東航人都期待著她能將全國人民的美好願望和真摯友誼帶到世界的各個角落,都期待著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圓滿成功,都期待著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