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捨不棄寂靜歡喜

不捨不棄寂靜歡喜

《不捨不棄寂靜歡喜》是2011年蘇州古吳軒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衛紅。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人生只需一條路,一直往前走

佛家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只要將心安住在一個地方,不捨不棄,何事不可成就?儒家經典《大學》中更有“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知止”,即尋找“至善”之地,建立人生事業的支點,然後,像最勇敢的戰士那樣,“堅守陣地”,不捨不棄。

“知止”自然“有定”,“有定”自然“能靜”,“能靜”自然“能安”,“能安”自然“能慮”,“能慮”自然“能得”。

世間的一切變化,遵循著某種自然邏輯,誰都無法逆轉它。成功也好,幸福也好,該來時它自然來了,不該來時它自然來不了。與其苦心以求,拔苗助長,不如安安心心,老老實實,按本來的邏輯,做當做之事,或曰——“知止”!

本書將藉助佛、道、儒的高妙理論,借鑑西方的哲學精華,領你走到“知止”的門前,但接下來的路,在你腳下。你或者掉頭而去,或者推開它,走進去,一窺玄機。

作者簡介

胡衛紅:一位從實踐中走出來的社科學者,曾在多家國企、外企、私企擔任管理工作,後投身書壇,曾任文化公司編輯、策劃編輯、總編。現為專業作者,曾在多家出版社發表《課本上學不到的一百條人生經驗》、《來自財富巔峰的聲音》《聽佛學大師談人生》《活學活用道德經》、《左手沉思錄,右手道德經》、《捨得,是富裕的開始》等社科類圖書作品數十部。

目錄

第一章

尋找人生的支點

人生豈可虛度

做人要做“大丈夫”

人生支點1 :寫好一個“我”字

人生支點2 :明白自己的去處

人生支點3 :做好本分事

人生支點4 :無限放大生命的價值

人生支點5 :內外雙修,做個好人

人生支點6 :為聰明、善良的人鼓掌喝彩

做人的原則不可捨棄

學會在逆境惡緣中守持善念

第二章

尋找生活的支點

生活之道,用愛行走

讀懂穿衣吃飯的哲學

生活支點1 :高情商做人

生活支點2 :低成本過日子

生活支點3 :與有緣人結善緣

生活支點4 :以虔敬心打理愛情和婚姻

生活支點5 :以平等智慧待人接物

生活支點6 :用他人喜歡的方式表達修養之美

責怪他人,不如拂去自己臉上的污穢

帶著幾分缺憾生

第三章

尋找幸福的支點

無心即是道

幸福支點1 :順其自然

幸福支點2 :活在當下

幸福支點3 :降低“樂點” ,拔高“苦點”

幸福支點4 :從極苦處證悟極樂

幸福支點5 :向世界奉獻微笑

幸福支點6 :活在清醒中

聰明“取景” ,欣賞凡塵世界的美麗

飽食終日就是地獄

第四章

尋找事業的支點

事業成功的奇妙邏輯

事業支點1:一直朝前走

事業支點2:比對手更專注

事業支點3:不設過高目標

事業支點4:比勤奮的人更勤奮

事業支點5:養成堅持不懈的習慣

事業支點6:不恥最後

事業支點7:不輕小事

從小勝中嘗一嘗成功的味道

從問題出發尋找轉機

第五章

尋找心靈的支點

人生一台戲,處處有禪機

快樂支點1 :歡喜接納不完美的世界

快樂支點2 :歡喜享受每一個小收穫

快樂支點3 :以歡喜心取悅眾人

快樂支點4 :讀懂自己的心情

快樂支點5 :笑口常開

受人輕賤時不必耿耿於懷

不要嫉妒他人的好運

煩惱的日子也可過得活色生香

第六章

尋找命運的支點

馴化命運,而不被命運馴化

不一定活出精彩,但一定活出精神

命運支點1 :做一個打不倒的人

命運支點2 :敢於表達真我

命運支點3 :果敢地作決定

命運支點4 :積極嘗試

膽量比什麼都重要

欣然面對生活中的不公

感激那些絆倒你的人

第七章

尋找靈魂的支點

人活百歲,不如一日活個明白

思想支點1 :回歸事實

思想支點2 :融入環境,不要跟這個世界對立

思想支點3 :不斷創新和超越

思想支點4 :認清自己的不足,但無須妄自菲薄

有時聰明也是一種罪過

眾聲沸騰不一定就是真理

最高的智慧不過是安靜地快樂著

書摘

入清涼境,生歡喜心

佛家有一句名言:“入清涼境,生歡喜心。”

短短八個字,道出了人生幸福的真諦。

當今世上,紅塵擾擾,最常見的心態是浮躁,最難得的是心之一片清涼、一份歡喜。人們並不缺少機會,過多的選項反倒讓人心神不寧;人們並不缺少生活資源,過多的攀比反倒讓人常感貧乏。就好比眼前有一千條道路,卻相當於無路可走一樣,於是,人們困惑了,不知道該怎樣工作,不知道該怎樣生活,不知道該怎樣交流和愛,只能盲目地跟著感覺走,追求欲望的短暫滿足,在欲望的鴻溝里,人們又常因得不到而煩惱叢生,又因得到了而很快厭棄,就像那掰玉米的小熊,撿起一個,丟掉一個;又像那偷桃兒的猴子,摘下一個,盯住十個,咬一口,扔一地,最終,它們都是兩手空空。

心態浮躁是一種病,一病不治將成百病。當人們受浮躁的情緒所左右時,就會言語失常、行為變調,進而影響到生活、事業……在這樣被自己弄得一團亂的個人世界裡,我們又何言幸福呢?

其實,醫治浮躁並不難,在文化寶庫中早有驗方:萬法歸一,不捨不棄。

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孔子的本意是,以一理貫穿萬事,則萬事皆有道理。在這句話里,也包含著不捨不棄的真理。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以只要我們抓住最本質、最原始的那一個東西,不捨不棄,自然就有無窮的收穫。

佛家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意指只要將心安住在一個地方,不捨不棄,何事不可成就?

儒家經典《大學》,盡道“歸一”之妙——“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然則,“歸一”並不是唯一,“最好”也不是天下第一,只是此時此地、此情此景、此人此心的最優選擇。世間無兩全其美之說,人生也無法兼得魚和熊掌,我們必然要一次次地作出選擇,但我們不能迷失在眾多的選擇中。只要確信此時此刻的選擇不會帶來日後的怨悔,這樣的選擇就值得你去堅守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