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意

釋義:(1).不在意,不放在心上。(2).謂空虛無防備。多用於軍事攻守。(3).不料,意想不到。

基本信息

詞語信息

【詞目】不意 
【拼音】bù yì
【釋義】
1、不在意,不放在心上。
2、謂空虛無防備。多用於軍事攻守。
3、不料,意想不到。

詳細解釋

1、不在意,不放在心上。
《詩·小雅·正月》:終逾絕險,曾是不意。《東觀漢記·光武帝紀》:“[李氏]兄弟為帝言,天下擾亂飢餓,下江兵盛,南陽豪右雲擾,因具言讖文事:劉氏當復起,李氏為輔。帝殊不意。”
2、謂空虛無防備。多用於軍事攻守。
《孫子·計》:攻其無備,讓人出其不意。 曹操註:“擊其懈怠,出其空虛。”《北史·崔浩傳》:“賊前行不止,後已離絕,宜分軍隱山,掩擊不意。”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五回:“營中不意趙兵猝至,遂大潰敗,殺死有名牙將十餘員,士卒無算。”清·管嗣復 《書汪馬二秀才事》:“因詭迎賊入,使其弟守外戶,乘賊不意,取所用屠刀潛殺之。” 毛澤東 《論持久戰》七九:“也還有利用敵人的錯覺和不意來爭取自己主動和逼敵處於被動的情形。”
3、不料,意想不到。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須賈頓首言死罪,曰:‘賈不意君能自致青雲之上。 唐·郎士元 《長安逢故人》詩:“數年音訊斷,不意在長安 。” 元·武漢臣 《生金閣》楔子:“不意孩兒偶然得了一個惡夢。”明 王在晉《三朝遼事實錄·袁可立報劉愛塔事疏》:“不意有復州備御王丙貪暴,愛塔具揭憨怒,將王丙縛去。”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六回:“李牧嘆曰:‘吾嘗恨樂毅、廉頗為趙將不終,不意今日乃及自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