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稱誘導

不對稱誘導,是立體化學名詞,指在一個富手性的反應劑、化學試劑、催化物或環境的作用下,一個化學反應中的產物盡於某一種對映異構體或非對映異構體多於另一種。

簡介

不對稱誘導,是立體化學名詞,指在一個富手性的反應劑、化學試劑催化物或環境的作用下,一個化學反應中的產物盡於某一種對映異構體非對映異構體多於另一種。[1]不對稱誘導是不對稱合成的一個重要元素。
不對稱誘導的概念由Emil Fischer研究碳水化合物時引入。[2] 不對稱誘導有幾種。
對內不對稱誘導,是指反應中將手性從中央鍵透過共價鍵帶到反應中心。相關的起始物料通常由帶手性的集體合成所產生。接力不對稱誘導,則指在獨立的步驟中引入手性,再在另一個單獨的化學反應取消。過程中引入了特別的合成子,稱為手性助劑。對外不對稱誘導,則指在過渡態中,透過一個手性配體的催化劑引入手性。這種不對稱合成的方法是經濟最可取的。

羰基 1,2 不對稱誘導

羰基碳親核加成的手性誘導,能以幾種模型來描述。這些模型以的立體和電子結合作為基礎考慮,而經常相互衝突。以下幾種模型由克拉姆(Cram)(1952),Cornforth(1959),Felkin(1969)等制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