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川遺址

下川遺址,位於中條山東端的垣曲、沁水、陽城3縣毗連縱橫20-30公里範圍內。其中沁水縣。下川地區地層保護較好,遺存最為豐富,考古學命名為“下川文化”。經碳14測定距今2.3-1.6萬年。

簡介

下川遺址位於沁水縣城西70公里的下川鄉 ,是一處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1970年發現,分布於中條山主峰歷山及其附近的陽城、沁水、垣曲三縣毗鄰的山嶽地帶,縱橫二三十公里,以沁水縣下川地區保存較好,遺存最為豐富,故稱為“下川遺址”。經碳14測定距今2.3-1.6萬年。 下川是歷山東麓的一個山間盆地,盆地南北向,狹長4.5公里,東西最寬處2公里,海拔1550米。盆地下伏基岩和周圍山巒為寒武紀和奧陶灰岩組成,盆地南端有一峽谷坡度較大,水流由此泄出。下川盆地的土狀堆積可分為三層:下層為晚更新世早期的礫石岩;中層為晚更新世中期微紅色亞粘土層;上層為晚更新世末期灰褐色亞粘土層。下川文化遺物就分布在盆地周邊的第二階地地表,以及階地上層的晚更新世末期灰褐色亞粘土中。

發掘歷史

1973—1974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第一次進行調查發掘。 1974-1978年,經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先後在下川遺址進行了局部試掘,一致認為:下川遺址是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後一階段以細石器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石器文化。認定下川遺址為舊石器時代晚期後一階段以細石器為主要特徵的石器文化。石器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粗大石器,以沙岩、石英岩、脈石英為原料,占石器品種總數4.7%;一類為細石器,主要以燧石為原料,是下川文化的主體。
文化遺址以下川盆地最為集中,盆地位於歷山東麓,南並向狹長約4.5公里,東西最寬處2公里,海拔1500米。細小石器為下川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包括典型的細石核和細石葉、圓頭刮削器、石核式刮削器、雕刻器、琢背小刀、各類尖狀器錐鑽、石箭頭等,為以漁獵為主的經濟文化。

考古發現

該遺址未見陶片和磨製石器。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距今約2.4萬年至1.6萬年。下川文化以打制石器為代表,可分為粗大石器和細小石器兩大類,以細小石器為下川文化主體。細小石器以燧石為原料,器物類型達四十餘種之多,有錐狀、柱狀、楔狀和漏斗狀等各種類型的典型細石核,還有細石葉和各種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以及琢背小刀、箭鏃、鋸、錐鑽等。其中不少是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同類遺址中所共有的,但有一些卻是其他遺址所少有的。下川文化的細小石器中有許多器物加工細緻,特徵鮮明,製作技術相當進步。琢背小刀是下川文化的典型器物。將石片的一邊輕敲細琢加工,使其變鈍變厚,成為刀背,另一邊則保持石片固有的鋒利邊緣,作為刀刃。鋸是在石片的一側或兩側作出幾個齒,有的還帶短把。雕刻器製作精細,尖刃明顯,器型固定,為其他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出土者所不及。三棱小尖狀器和扁底三棱尖狀器是製作最精細的微型尖狀器,實為石器工藝之上品。石核式刮削器在下川遺址大量發現,這也是下川文化細石器的一大特徵。粗大石器以砂岩、石英為原料,約占石器總數的4.7%。工具類型有尖狀器、刮削器、砍斫器、石錘、研磨盤等。刮削器有錛刃狀、橢圓形和直刃多種。

歷史價值

下川文化的發現,表明遠在舊石器時代晚期,華北地區的細石器工藝已經成熟。代表了舊石器時代石器製作技術的最高水平。下川大量出現細石器,說明當時已經普遍地使用刀、鋸、短劍、弓箭、標槍等複合工具,生產力進一步提高,社會經濟開始了新的飛躍。下川文化的發現對於探討細石器工藝傳統的起源與發展有著重大意義。下川文化上承峙峪文化和小南海文化,下開新石器時代早期高度發達的細石器工藝之先河,在華北地區細石器工藝傳統的發展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國著名遺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