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飛和實業集團

上海飛和實業集團

上海飛和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單螺桿空壓機為龍頭產業的集團性公司,註冊資金一億零十八萬。下屬有上海飛和壓縮機製造有限公司、江蘇愛力壓縮機有限公司、無錫力源壓縮機有限公司、上海神農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上海宗美機電設備有限公司、上海業樂印務實業有限公司等子公司,經營範圍以空壓機為主導涵蓋印刷、環保、貿易、出版等多個行業。

公司簡介

上海飛和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單螺桿空壓機為龍頭產業,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多元化集團企業。總部位於上海市寶山城市工業園區,占地面積70畝,註冊資本一億零十八萬元。

經過多年的發展,飛和集團目前形成了以製造業為核心,金融業、農業、印刷業等多種領域共同發展的格局,在上海、江蘇、湖北、浙江、越南等地擁有多家控股、全資子公司。2006年集團投資3.5億元人民幣,在江蘇鹽城興建了占地300畝的大型空壓機生產基地;2008年收購無錫力源壓縮機有限公司,飛和集團形成了上海、鹽城、無錫三大壓縮機生產基地。

集團建立了研發中心和檢測中心,擁有數百名研發工程師和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強大的研發實力。集團擁有獨立的智慧財產權和多項國家專利,是中國螺桿式壓縮機國家標準的起草單位。集團先後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通用機械節能認證和歐洲CE認證,飛和空壓機因其具有高效、節能、環保等特點,率先獲得國家節能產品認證。飛和FHOGD系列空壓機,經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測試,比功率優於國家單螺桿空壓機標準7.2%,優於雙螺桿空壓機標準8.5%。

飛和集團單螺桿空壓機產品覆蓋了從1立方米到150立方米風冷、水冷、冷凍型等100多個規格,滿足了客戶的不同需求,在鋼鐵、煤炭、電力、冶金、水泥、化工、食品、醫藥、紡織、電子、機械、鐵路等行業和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中得到廣泛的套用。

多年來,飛和集團秉持“以質量贏得最廣泛的信譽,以信譽贏得最廣闊的市場”的發展戰略,以強大的技術、過硬的產品、完善的服務贏得了客戶的認同,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在國際化的進程中,飛和集團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產品出口到東南亞、南非、東歐、德國等國家和地區。集團建立了完善的行銷網路和售後服務體系,以“售前諮詢、產品銷售、技術維護、配件及時”四位一體服務於廣大客戶,分布於全國各地的45個銷售和售後網點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售前、售中和售後服務。

飛和集團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倡導“快樂的工作、快樂的生活”,不斷培養員工靜心觀察的能力,保持持續的敏感度,遵循、掌握自然和人類社會的規律,努力構建富有積極向上精神和強大向心力的企業文化,使企業與員工充滿平和的活力,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的發展,成為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今天,飛和集團通過持續的最佳化與發展,致力於成為具有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專業化的多元性集團公司,不斷提升飛和集團的品牌價值和核心競爭力。飛和人以其不斷創新和進取的精神,向世界證實著企業的實力,為中國工業的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榮譽與歷程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率先投入對單螺桿空壓機的研發;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期,積累了豐富的單螺桿生產技術經驗,為日後飛和單螺桿技術的成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十世紀末,首次技術改革,全面樹立飛和品牌形象,成為國內同行業首批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

2000年,因研發新一代空壓機產品,榮獲“上海市優秀新產品”二等獎,為國內空壓機市場注入新的動力;

2001年,進行第二次技術改革,率先推出大立方單螺桿空壓機產品,被上海市經貿委評為“2001年上海市級新產品”。引起政府高度重視,榮獲國家經貿委“2001年國家重點新產品”稱號;

2002年,被評為“上海市先進企業”,占有國內單螺桿空壓機60%的市場,進一步鞏固了國內單螺桿空壓機的領先地位;

2003年,第三次技術改革突破自我,取得成功,成為單螺桿空壓機“實用新型專利”持有者。並提出“只有維護,沒有維修”的售後服務理念;

2004年,榮膺“上海名牌產品”稱號,並被評為“中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董事長鄭雷飛先生被評為“2004年中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家”;

2005年,榮獲“上海名牌產品”稱號,並被評為“2005年上海高新技術企業”,董事長鄭雷飛先生被評為“2005年上海市優秀質量工作推動者”稱號;

2006年,飛和集團當選為中國空氣壓縮機協會副理事長、副理事單位;

2007年,專利《單螺桿空壓機專利號:ZL022611525》當選為第六屆中國科學家論壇重點推介專利;董事長鄭雷飛先生榮膺2006年上海市寶山區“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

2008年上半年,飛和集團成為國內同行業首家榮獲“80m3單螺桿空壓機許可證”的高新技術企業;由上海飛和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設計生產的FHOG60/7型蝸桿(單螺桿)空氣壓縮機被列入“國家火炬計畫項目”;榮獲“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8年下半年,飛和與韓國“世亞”工程和技術株式會社強強聯手,在中國市場大力推廣“離心式壓縮機”;飛和集團再次被評為“全國高新技術企業”;

同年,飛和集團成為上海市首批8家小額貸款公司之一,創建上海寶山神農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飛和集團榮獲“上海市著名商標”稱號。

技術成長史

1、 技術起步階段

2001年前,國內壓縮機製造行業普遍處於探索階段,飛和經過幾年的研究和努力,已經擁有了自主研發和生產製造單螺桿空壓機的實力,但限於當時國內壓縮機製造的工藝水平,此時的星輪片使用壽命大約為3000-8000小時,比功率相對較高。

2、 材質改進階段

2001-2003年間,飛和在技術上繼續探索,經過自身不懈的努力和完善,將研發重點放在改進產品品質上,並對加工方法進行改良,提高產品精度,成功突破星輪片使用壽命不穩定的限制,使FHOG系列空壓機產品有了一次質的飛躍。

3、技術成熟階段

2003年後,飛和匯集壓縮機、工具機設計、精密測量儀設計等各行業專家,總結國內外及自身經驗,在技術上取得關鍵性突破;

1 、星輪片的平均使用壽命3-5萬小時;

2 、2007年,經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測試:飛和FHOG系列壓縮機比功率,優於國家單螺桿空壓機標準的7。2%,優於雙螺桿空壓機標準的8。5%,率先實現了一級能將標準,即超級節能。

這標誌著飛和FHOG系列壓縮機生產製造技術已經完全進入國際領先的最高水平。

2010年飛和集團設備成功與中煤平朔煤業合作,成亞洲最大的洗煤廠空壓機提供商。

壓縮機的比較

比較項目 單螺桿壓縮機 雙螺桿壓縮機
力的平衡性 氣體壓力產生的徑向、軸向力自動平衡 氣體壓力產生的徑向力無法平衡,軸向力需由平衡活塞平衡
驅動方式 與電動機直聯或加帶輪 與電動機直聯或加帶輪,轉速較高時須加增速齒輪
效率 中速(1500-3500r/min)時效率高,直聯,比功率5.9~6.4kw/(m/min) 高速(3000~7000r/min)時效率高,加增速齒輪,比功率6.0~6.6 kw/(m3/min)
噪聲、振動 力平衡性好、振動小、噪聲低,一般為60~68 dB(A) 力平衡性差,二金屬螺桿嚙合時有高頻噪聲64~78 dB(A)
耐久性 徑向力、軸向力完全平衡,軸承壽命長,轉子軸承為10萬h,星輪軸承為10萬h 二轉子負荷大,軸承壽命短,一般為8000~1.8萬h
裝配性 零部件少,可獨立裝配,調整後進入總裝 轉子軸承負荷大,結構複雜,裝配、調整時需專門工場
維修性 主機機殼採用整體結構後,星輪側有大視窗,維修方便 轉子軸承負壽命較短,更換時須打開機殼,專用機械裝配,工作量大
體積 體積最小,箱式隔聲包裝的結構緊湊,維修容易 主機體積小,但驅動裝置的空間被分隔

摘自機械工業出版社《容積式壓縮機手冊》647頁

單螺桿優點

一、單螺桿空壓機發展簡史

單螺桿壓縮機亦稱蝸桿壓縮機是最新一代壓縮機,是替代活塞式、雙螺桿的升級換代產品。因其結構巧妙,使其在力學可靠性及環保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廣泛套用於船舶、機車、能源、國防、石油、化工、機械、食品、輕紡等行業。單螺桿壓縮機節能、工作可靠、運轉噪音低、體積小、結構簡單、維修方便、運行費用低是選用壓縮機的理想機型,是替代活塞機及雙螺桿的最佳選擇。

單螺桿壓縮機已有40多年的歷史,1960年,法國人辛麥恩發明了單螺桿壓縮機並申請了專利。直至1972年,由於證實了“浮動星輪”的正確性,特別是掌握了製造技術,使這一技術成熟起來並在國外廣泛套用於動力、工藝、製冷等各類壓縮機。

已開發國家20世紀70年代起至75年中期完成螺桿壓縮機取代活塞式壓縮機的進程,從70年代末期又掀起了單螺桿取代雙螺桿的進程。在日本上世紀80年代中期單螺桿市場占有率達到35%,90年代上升到60%以上,售價比雙螺桿高30%。單螺桿壓縮機已廣泛套用於日本各行業,主要廠家有三井、大金、三菱、東芝等。英國廠家有霍爾——世界最大的製冷企業之一;荷蘭有格拉索公司,美國主要有美國芝加哥風動工具有限公司,Vilter公司、麥克維爾等。美國海軍裝備部門是世界上最早對比誰並試驗活塞機、雙螺桿及單螺桿三種機型的部門,並得出結論:單螺桿優於活塞機和雙螺桿是最佳方案,並用單螺桿裝備其艦艇。在已開發國家,單螺桿空壓機在技術、市場、生產規模上已上升到主流位置。

單螺桿性能優異,被國外稱作“新時代的壓縮機”特別是製造技術科技含量高,目前只有極少數已開發國家能生產,這少數國都是引進了製造技術。我國在70年代末試圖引進制造技術,終因外國對我國封鎖而未果。是我們唯一未能引進的高檔壓縮機技術。我國自1975年開始研製單螺桿壓縮機,上海飛和集團的總工程師夏振鵬教授級高工,時任單螺桿壓縮機研製組組長,30年來上海飛和集團繼承並發展了國內外單螺桿技術,不僅使我國單螺桿技術完全成熟起來,並堅持自主創新,不斷提高創新能力,在單螺桿核心技術——製造技術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使我國單螺桿技術不但成熟起來,而且位居國際前列。

國內外單螺桿技術的發展歷程,顯示出解決星輪片壽命、提高星輪片壽命貫穿全過程,是突出的中心主題。

30年來,上海飛和深深認識到解決星輪片壽命的核心技術問題是製造技術。上海飛和在1997年自行設計完成第四代加工專機,在國內率先實現了向大直徑蝸桿星輪片製造技術的跨越,(國際上各國最大蝸桿直徑:日本三井295、荷蘭格拉索345、英國霍爾350、中國上海飛和400)

上海飛和集團在我國自行設計的前四代單螺桿加工專機的基礎上,經過認真總結經驗與教訓後,成功的自行設計完成第五代專機,即高精度數控蝸桿加工專機和高精度數控星輪片加工專機,在單螺桿製造技術上實現了重大突破,這個重大突破使我國飛和的單螺桿製造技術躍升至國際前列。這個突破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 星輪齒兩側曲面加工方法,從仿型法進展到滾切法。

由於是幾何展成,從理論上消除了仿型誤差,使蝸桿槽兩側與星輪齒兩側曲面這一特殊的直廊環面蝸桿副共軛。實現了由線到面的接觸。從而製造出最佳齒形,實現最好的型線接觸,大大提高了星輪片壽命,容積效率及性能指標。這種滾切法與同時加工三個齒的星輪滾刀相比優點明顯,僅加工一個齒,切削力小,刀具簡單,容易刃磨,刀刃鋒利,切削平穩,星輪齒側精度高,是星輪片製造技術的重大突破。

2、 專用工具機的設計由原來的傳動關係,強度及剛度設計進展到專用工具機的精度設計。

第五代專機設計中完全著重於專機的精度。多年來我們認識到提高專用工具機的精度,特別是傳動精度至關重要,它決定著蝸桿槽與星輪齒的分度精度,決定星輪片壽命。

上述兩種高精度專機用飛和自行設計製造的工具機傳動精度測量儀(經國家計量局標定精度為3″)檢測其傳動精度比以前的專機精度提高了10多倍。

上述兩種高精度專機上海飛和集團擁有完全自主的智慧財產權,是國內現有各單螺桿空壓機生產廠中唯一擁有能自行設計製造高精度專機的廠家。

現在國內有兩類高精度蝸桿加工專機及星輪片加工專機。第一類高精度加工專機,就是曾在許多期刊上登載的文章中所提的“中國專機”,該廠自稱為“獨家擁有”。實現情況是飛和集團也有同樣的“中國專機”,並非其獨家擁有。

第二類高精度加工專機是飛和集團根據蝸桿、星輪片具體結構、按直廊環面蝸桿嚙合副的特點所制定的加工方法及加工特點而自行設計的(飛和獨家擁有完全自主的智慧財產權)。

這兩類高精度專機,雖然都是高精度的,但是自行設計的更好、更合理,因而其產品性能更好,星輪片壽命更長。

自行設計的專用工具機能體現其專用特性,其基本特徵是“量體裁衣”,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設計和加工的需求和提高加工效率。可選擇最新最好的機構及工具機配套零部件,並設計數控的。

目前飛和集團在加工高精度蝸桿、星輪片方面從刀具、工藝裝備、專用工具機直至檢測儀器等已完整齊備。這是製造技術的堅實基礎,對提高星輪片壽命提供了保障。從實現生產銷售方面來看,飛和集團早已成為中國單螺桿壓縮機的主導企業。而且由於生產銷售的數量多,積累了更多各種經驗,只有經歷了才更成熟。綜上所述,飛和的單螺桿技術不但已經成熟,而且位於世界前列。飛和的製造技術得到了國內外(日本三井)同行的極大關注和讚許。飛和已成為我國單螺桿技術自主創新的先鋒,但是技術的發展是無止境的,不斷創新與超越仍是飛和永遠的追求。

二、從經濟性性分析,單螺桿比雙螺桿更好

單螺桿在使用壽命、節能、運行費用等方面從理論到實踐已證明是雙螺桿空壓機的理想替代產品。

1、 壽命長。

A、 因為使氣體力得到平衡,單螺桿20年、30年不會壞;雙螺桿8個軸承2個螺桿都是易損件。單螺桿壓縮機的螺桿和星輪軸承壽命長,加之其嚙合副共軛,接觸線實現了由線到面;螺桿帶動星輪只需克服數值很小的星輪軸承摩擦力即可,所以星輪片的磨損也很少,壽命也長。

B、 螺桿每旋轉一周,單螺桿空壓機每道凹槽打氣兩次,雙螺桿空壓機每道凹槽只能打氣一次,所以需要用增速齒輪提高其轉速,從而大大加速了電機負荷,電機易燒損。大部分雙螺桿空壓機說明材料上含糊轉速(實指電機轉速),沒有螺桿轉速。

2、 節省很大的能源。

您知道嗎?壓縮空氣是您好所有公用設施中最昂貴的!您在選擇壓縮空氣設備時是否考慮了運行成本?首先,同樣功率的空壓機,單螺桿的排氣量更大,壓力更加穩定。其次,單螺桿空壓機在空載時,節能60%以上;雙螺桿空壓機空載時只能節能20%以下,配置合理,一台20cm的空壓機,可按2:3:3(負載、卸載、停機)計算,每日按24小時工作計,空載時間為9小時,比雙螺桿節能110KW*9小時*(60%-20%)=400度電/日,每年節能120000度電。也就是說,每年節約人民幣9萬元左右。

3、 維修保養費用便宜。

如某一客戶買了一台40m的雙螺桿機,空壓機頭壞了,維修費用需20多萬元,該廠只有將該台空壓機報廢。而單螺桿空壓機的軸承和單螺桿是不會壞的,並且在保養費用方面也便宜很多。

4、 大修期長,維修方便,費用低,保障生產。

雙螺桿空壓機頭一旦損壞,科學的方法應將整個空壓機機頭運回生產廠,更換軸承及修復,然而蝸桿磨損則很難修復,必須更換。單螺桿壓縮機大修時在現場即可維修,更換方便,幫故費用低。而單螺桿空壓機所有問題都可在現場最多用一個小時解決,對保障企業正常生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又由於單螺桿壓縮機的容積效率高,其潤滑油的溫度比雙螺桿的低,潤滑油更不易積炭,故其潤滑油的壽命長,從而使其主機和星輪軸承壽命也相應延長,所以單螺桿壓縮機的維護及運行費用低。

三、從技術先進性方面分析,單螺桿比雙螺桿更好

單螺桿壓縮機除具有雙螺桿壓縮機所固有的可靠性高、操作維護簡便、適應性強、無慣性力等優點外,還克服了雙螺桿壓縮機在設計和結構上的缺點後發展起來的新一代壓縮機,較雙螺桿壓縮機有以下優點:

1、 結構合理,具有理想的力平衡性

星輪在螺桿軸線兩側對稱配置,作用於螺桿上的氣體徑向力相對抵消,作用於螺槽內的氣體軸向力也相互抵消,螺桿處於完全平衡狀態。因此主機軸承不受任何軸向及徑向力的作用,且星輪齒上所受的氣體力也很小,只有活塞壓縮機或雙螺桿壓縮機的1/30左右,故主機及星輪的軸承壽命長。而雙螺桿壓縮機氣體的徑向負荷無法平衡,儘管其軸向負荷可加平衡活塞,但增加了壓縮機結構的複雜性,故雙螺桿壓縮機的主機軸承壽命較短、排氣壓力也低。

2、 單機容量大,無餘隙容積,容積效率高

單螺桿有6個槽,兩個星輪同時與螺槽嚙合。單螺桿每旋轉一周,相當於12個氣缸工作,螺槽空間得到充分利用。以3000r/min的單螺桿壓縮機為例,每分鐘壓縮次數為3000*12=36000次。因此與雙螺桿壓縮機相比,排氣量相同時,結構尺寸更小。此外,螺桿的螺槽嘗試隨著壓力的增大而變淺,在排氣結束、星輪齒脫離螺槽時,深度為零,故理論上不存在余隙容積,容積效率較雙螺桿高。

3、 振動小、噪音低

單螺桿壓縮機設計合理,高速輕載,螺桿旋轉一周產生12個壓縮循環,每分鐘排氣近36000次,基本無排氣脈動現象,因此振動極小,機組運行時放一枚硬幣起立在機身也不會倒下,機組無需安裝基礎。而雙螺桿每分鐘排氣次數最多為15000次,氣流脈動大。通過噪聲研究與測試發現主要噪聲源為風扇噪聲和結構衍生噪聲,結構衍生噪聲主要來自排氣脈動,因此單螺桿噪聲低,加上採用了消音、隔音裝置,故噪音很低,能保持較安靜的工作環境。

4、 加工精度更高

由於單螺桿壓縮機的嚙合副、機殼的幾何形狀和相互位置要求更高,須用專用高精度設備加工。上海飛和不但擁有“中國專機”,而且飛和擁有自行設計的高精度數控蝸桿加工專機和高精度數控星輪片加工專機,這是中國國內唯一能自行設計的,飛和擁有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這正是飛和在技術上,性能上遙遙領先的原因。除高精度專機外本公司還擁有世界名牌數控加工中心等加工設備,各種測試設備配套完善。

5、 比功率更低、能耗更小

單螺桿壓縮機經過四十多年不斷發展,隨著其技術的完善和成熟,並經實踐證明:先進水平的單螺桿壓縮機比雙螺桿壓縮機節能,尤其是單螺桿製冷壓縮機比雙螺桿製冷壓縮機節能15%以上(故日、美等國的單螺桿壓縮機較同規格的雙螺桿壓縮機售價高得多),我公司由於突破了核心技術使產品更加節能。

現在,西歐、美國、日本已開發國家的企業大部了分採用單螺桿空壓機。中國南方也已經很普及,北方很多單位對機械原理精通的設備主管所採購的也是單螺桿空壓機。

特點

飛和單螺桿壓縮機卓越的性能除了具有迴轉壓縮機的結構簡單、體積小和無氣閥組件等特點外,還具有獨特的優點。

1、結構合理,具有理想的力平衡性。

由於星輪在螺桿兩側對稱配置,作用於螺桿上的徑向氣體互相抵消,同時作用於螺槽內的氣體軸向負荷也互相抵消,另外在螺桿的兩端面間有引氣通道,故作用在螺桿兩端面上的氣體力也自行抵消。因此螺桿不承受任何徑向或軸向氣體力,星輪齒上所受的氣體力很小,只及活塞式壓縮機或雙螺桿壓縮機的1/30左右。

2、高效節能。

單螺桿壓縮機工作時,蝸桿每轉一周,每一蝸槽均工作兩次,使蝸槽空間得以充分利用,與其它迴轉式壓縮機相比,其結構尺寸要小,此外蝸桿的蝸槽深度隨壓縮腔壓力的增大而變淺,在排氣結束時為零,在理論上不存在余隙容積,其容積效率高。單螺桿壓縮機具有完整的控制系統,具有伺服式無級自動調節氣量,自動卸載與負載轉換,自動停機與自動啟動等功能,以滿足用戶不同用氣量的需求,節能顯著,空載運行時,其動耗可減少60%。

3、低震動,噪音小。

由於壓縮機主機設計合理,高速輕載,嚙合副線型設計先進。蝸桿每旋轉一周產生12個壓縮循環,每分鐘排氣達35280次,排氣基本沒有脈動現象,因此振動極小,加之採用了消音,隔音裝置,故噪音很低,能保持較安靜的工作環境,由於上述原因,壓縮機滿負荷運轉時,一枚硬幣直立在機身上也不會倒下。

4、壽命長。

單螺桿壓縮機主機結構新穎。蝸桿桿沒有軸向力和徑向力的負荷,處於受力完全平衡狀態,軸承壽命長達100000小時,克服了雙螺桿空壓機軸承易損的缺點,其耐用度超過了目前他類型空壓機。

5、高可靠性。

FHOG壓縮機設計上的科學技術領先,精良的生產工藝,高精度的專用設備,使產品質量得以確保,日常運行中僅需定期更換空氣濾精芯、油過濾芯、油氣分離精濾芯和壓縮機油,使維修費用降到最低程度,整機布局緊湊合理,體積小巧美觀,箱罩拆卸,更換零部件十分快捷方便,安裝快速,不需安裝基礎一旦安放就位即可使用。

6、安全運行裝置。

操作控制面設有監控裝置,顯示各種有關參數與工況,運行狀況、故障顯示一目了然,精心設定了超壓保護、超溫保護、電機過載保護、斷水保護,斷相及相充保護,油濾器堵塞燈光報警等。緊急停車時,超溫保護、過載保護等均附加了互鎖保護功能。另外PLC控制,人機界面,多機聯控,運程和網上監控等,多種控制模式可供用戶選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