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農業信息化在行動

三年內建成GIS等三大系統,具備快速反應能力
(記者劉穎)在上海,哪些地方禁止養殖禽畜?哪些地方可適度養殖?哪些地方屬控制養殖?點擊滑鼠便能一目了然。根據市農委最新出台的《上海農業領域信息化三年行動方案》,三年後本市將率先建成農業GIS套用系統、農產品市場分析系統和農產品安全誠信體系,目前這些項目的開發均已開始。
GIS是“地理信息系統”的英文縮寫,在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它已被運用到農業管理之中。上海今年起已著手將GIS套用到農業領域,一期工程以生態農業建設為突破口,進行林業、畜牧業、土壤環境管理等3個子系統的開發,預計明年上半年可試運行;二期工程則開發蔬菜、花卉、水產管理三個子系統。到2005年,這6個領域可實現現狀信息的空間化、可視化管理。
舉個例子會更容易明白。就像發生火災後消防車能被迅速調派一樣,屆時上海農業也將具有類似的快速反應能力。假設市郊某養殖場裡發生疫病,政府相關部門就能通過農業GIS套用系統,在第一時間確定疫病可能會擴散的範圍並採取相應的隔離措施,同時還能通過信息的空間化管理,迅速調遣附近獸醫趕往現場診斷。當然,GIS在農業中的作用遠不止這些:對林業分布和林業規劃實行動態管理、對化肥農藥面源污染控制進行動態監測等,也都是GIS的套用範圍。
上海農業信息化的“好戲”還不止一出。與復旦大學合作開發的農產品市場分析系統,建成後準保令人“彈眼落睛”。“上海主要出口農產品在美日市場上的進口價是多少?”“可能進口量有多大?”“市場占有率情況怎樣?”“出口風險分析在哪裡?”……這一系列出口企業十分需要的信息,都將通過這個分析系統獲得,使上海企業在國際商戰中“知己知彼”。
農產品安全誠信體系的建設,是在現有“檔案農業”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農產品安全檢測、監測及執法部門的信息資源,建設企業誠信檔案記錄子系統。屆時,上海農業企業的信用記錄都能在網上查詢,信用級別不同的企業也將分別上榜紅、黑名單,接受不同距離的監控管理;海內外客戶若要在滬上尋找合作夥伴的話,能通過該體系獲得信用評估報告,從而輕鬆作出選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