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戲曲學校

上海市戲曲學校

上海市戲曲學校成立於1954年3月,是在黨和政府直接關懷下成立的一所以培養戲曲表演人才為主的多劇種、多學科、綜合性的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其中戲曲表演專業為上海市重點專業。2002年,學校劃歸上海戲劇學院,成為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2008年,學校被確立為上海首批傳統戲劇綜合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學校首任校長為京昆藝術大師俞振飛。現任校長郭宇。

基本信息

概述

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
上海市戲曲學校名師名家上海市戲曲學校名師名家
上海市戲曲學校(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藝術家的搖籃。
上海市戲曲學校是一所以培養戲曲表演人才為主的多劇種、多學科的中等藝術專科學校。 1953年中央文化部華東行政委員會籌建華東崑劇演員班,1955年由華東崑劇演員班轉制建成上海市戲曲學校。

開設專業

京劇《梅妃》
四十餘年來,學校先後開設了京劇、崑劇、越劇淮劇滬劇評彈滑稽話劇影視等表演班以及戲曲音樂、舞台美術、武功師資等專業班,實現了上海各戲曲劇種人才培養的全面覆蓋。在俞振飛言慧珠周璣璋、劉名禎、王夢雲等戲曲表演藝術家和藝術管理幹部主持下,學校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和文藝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和素質培養和基本功訓練,狠抓文化知識學習,不斷提高教學管理水平和行政管理水平,不斷推進藝術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在"全面發展、因材施教、普遍培養、重點提高"的教學方針指引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全面素質的優秀專業人才。畢業生中國家一級演員、一級演奏員就達百餘人之多:如計鎮華華文漪蔡正仁梁谷音岳美緹張洵澎楊春霞李炳淑方小亞、李元華、張靜嫻史敏嚴慶谷等都已成為上海舞台的中堅力量,在海內外都具有很高的聲譽。歷屆畢業生中榮獲全國戲曲表演最高獎"梅花獎"的有8人,"白玉蘭獎"18人,獲省、市以上表演獎項的有125人。

師資雄厚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五十多年的教學中,既有老一輩藝術教育家言傳身教,更有一大批中、青年教師辛勤耕耘,學校還經常聘請著名藝術家來校講座和任教,近幾年來,到戲曲學校任教的專家、教師超過百餘位,名家名師的加入為戲曲學校的教學匯聚了全國最強的教師資源。通過名師帶教,中青年教師培養,學校形成了老、中、青人才梯隊,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 如滑稽專業主要課程由專業滑稽劇團優秀演員、名家、名師親自授課。如嚴順開、王汝剛毛猛達錢程陳國慶秦雷何賽飛、胡晴雲、顧竹君和小翁雙傑等,教授主要課程:唱腔方言形體聲樂、音樂、演、藝術概論等專業課程,文化課與上海市普通高中文科類科目相同。

教育方針

學校重視教學演出經驗的總結和提高,近兩年先後舉辦了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童芷苓,崑曲“傳”字輩名師倪傳鉞,京昆表演藝術家、戲曲教育家言慧珠,京劇梅派名師楊畹農,京劇表演藝術家、戲曲教育家張美娟教學和表演藝術研討會,為保留繼承和發展藝術家們的藝術成果,深入把握和研究藝術遺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學校以推廣戲曲文化為己任,多次組團出訪日本、澳大利亞美國、法國、泰國、韓國、台灣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並赴台灣、香港及新加坡講學,還為青海、福建、甘肅、湖南、浙江等省市委培了京、昆戲曲人才,為戲曲藝術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展望

在新的形勢下,學校朝著“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辦學目標,進一步深化內涵建設,夯實中專基礎教育,成為國內綜合實力一流的戲曲類專業學校。近幾年,學校在校生在全國各類大賽中摘金奪銀,屢獲佳績:從2005年起,學校參加全國少兒戲曲小梅花比賽,已經連續六年蟬聯團體總分第一名;在今年首屆“全國戲曲院校京劇學生電視大賽”中,我校2名學生獲得金獎、6名學生獲得銀獎、3名學生獲得銅獎、1名學生獲得“特色獎”、2名學生獲得“綠葉獎”,成為獲得獎項最多的戲曲中專學校,引起了全國京劇界和戲曲教育界的廣泛肯定和鼓勵。目前,學校和上海各主要戲曲院團建立了合作定向培養後備人才的創新模式,戲曲後備人才培養涵蓋了上海現有的京劇、崑劇、越劇、淮劇、滬劇、評彈、滑稽、木偶等八個劇種,實現了上海各戲曲劇種人才培養的全面覆蓋。學校重視教學與實踐的結合,重視教材編寫和劇目創作。先後出版了《戲曲龍套教材》、《元代雜劇藝術》、《中國歷代服飾》等專著,從2005年開始,學校根據文化部“國家崑曲藝術搶救、保護和扶持工作實施方案”精神,實施崑曲資料整理和保護的系統工程,著手編寫《崑曲精編教材300種》(現更名為《崑曲精編劇目典藏》)。該教材總計二十卷,每卷十五出戲,每種劇目由劇本、曲譜組成,現已完成前十三卷的出版工作,類似的教材建設由一所戲曲學校承擔,尚無他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