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家會計學院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

學院是財政部直屬事業單位,位於上海市青浦區徐涇鎮蟠龍路200號,占地面積520畝,建築面積約為7萬平方米,工程建設總投資7.4億元人民幣。校園三面環水,景色怡人,綠化復蓋率高達64.6%。以財務管理和會計為主的教育培訓。學院的主要培養對象是:國有大中型企業高級財務主管(財務總監、總會計師等)、中介機構人員和中國註冊會計師、外商投資企業高級財會人員、準許進入中國會計市場的外籍註冊會計師以及政府巨觀經濟管理部門的高級經濟管理人員。此外,學院還開發面向社會大眾的網路財會教育課程,並提供高級財務與會計英語培訓服務。

基本信息

學院概況

學院簡介

在朱鎔基同志的親自倡導和大力推動下,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於2000年9月正式組建。學院是財政部直屬事業單位,由財政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雙重領導,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學院還是中國政府倡導設立的亞太財經與發展中心(AFDC)所在地,該中心是中國政府在APEC框架下倡導建立的第一個旨在促進區域能力建設的機構。

十多年來,在財政部的直接領導下,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指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歷經艱苦創業,積極探索高級財金、會計人才教育規律,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端人才的需求和會計行業發展戰略,面向國家巨觀經濟部門、國有大中型企業、金融機構和中介機構等開展高層次繼續教育,形成了清晰的辦學思路、辦學模式。逐步形成了學位教育、高層管理培訓、遠程教育“三足鼎立”的事業格局,在經濟社會領域形成了較高的知名度,被譽為會計人員的“精神家園”。

建院至今學院面授培訓各類學員超過50萬人次,所承擔的全國會計領軍人才培訓項目、國有企業總會計師培訓等一系列國家級、全國性人才培養工程,面向企業、金融機構、政府財稅部門的高級定製課程已發展成為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品牌項目。2011年,學院被教育部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先後獲得會計、審計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同年,學院與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合作的EMBA項目在英國《金融時報》排名中位居全球第20位;2013年,學院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EMBA、EMPAcc)獲教育部資格認定。作為國家級繼續教育基地,學院還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大力發展遠程教育,利用網路成本低、復蓋廣的優勢為廣大的基層會計人員以及西部地區的經濟管理人才提供優質的培訓課程。

面向未來,學院將堅持“國際知名會計學院”的辦學目標,進一步探索完善符合學院實際的“一流培訓基地+知名商學院”的特色發展模式,努力將學院發展成為中國頂尖的財會人才培養基地、國家財會政策與企業財務運作的重要思想庫、全國性的會計信息集散中心以及重要的財會領域國際交流平台,以更好地為實現會計強國目標服務,為財政中心工作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學院領導

李扣慶院長

劉勤副院長

學院領導學院領導

盧文彬院長助理

院長寄語

過去的十多年,年輕的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在財政部和董事會的領導下,在創院領導班子和全體員工的努力下,成就了高級經濟管理人才繼續教育的一片天空。今天,我們繼續為創建國際知名會計學院而奮鬥。砥礪前行,成為中國頂級的財會人才培訓基地、成為國家財會政策和企業財務運作的重要思想庫、成為全國性的會計信息集散中心、成為中國重要的財會領域國際交流平台之一,四個目標合而為一,任重道遠。

第三次工業革命催生的新經濟模式勢不可擋,網際網路和新能源共同描繪的未來經濟前景充滿活力,同時,國際形勢波譎雲詭,技術變革日新月異,深層次變革不斷推進,使得我們身處的環境充滿了複雜性和不確定性,我們唯有依賴“聚焦戰略”、“差異化戰略”以及“開放戰略”,不斷強化自身的學習能力,才能更好地應對當下的這些挑戰,才能離目標更進一步。

學院昨天的成就得益於各界襄助,未來的輝煌更離不開八方支持。我們相信在財政部的全面領導下,在團結實幹的員工隊伍的傾情奉獻下、在熱愛母校的卓越校友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美麗SNAI、卓越SNAI和幸福SNAI的夢想一定能早日實現。

李扣慶院長李扣慶院長

董事會

學院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

董事會主席

樓繼偉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上海國家會計學院

財政部

中央組織部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教育部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商務部

中國人民銀行

審計署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國家稅務總局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

北京市人民政府

上海市人民政府

福建省人民政府

廈門市人民政府

北京市財政局

上海市財政局

廈門市財政局

清華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廈門大學

財政部會計司

財政部人事教育司

財政部幹部教育中心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

廈門國家會計學院

發展大事

1999

3月 成立學院籌備組。

2000

9月 財政部任命夏大慰為院長,學院正式組建。

2001

4月 朱鎔基總理視察學院。

5月 學院揭牌儀式隆重舉行。

5月 “中國會計視野”網站正式開通。

8月 學院遠程教育網站開通。

10月 亞太經合組織(APEC)金融與發展項目(AFDP)(亞太財經與發展中心前身)揭幕儀式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為項目揭幕。

2002

4月首次獲上海市文明單位稱號。

6月 財政部部長項懷誠主講首屆“SNAI經濟論壇”。

6月 學院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的首期EMPAcc(內地第一個會計專業碩士)開學典禮舉行。

2003

4月 第一期國有大中型企業總會計師培訓班開班。

9月 學院與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合作的首期EMBA項目(內地第一個金融與財務方面EMBA)舉行開學典禮。

2004

9月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智利宣布中國將設立亞太財經與發展中心(AFDC)。

2005

3月 首期與上海財經大學聯合培養MPAcc開學典禮舉行。

12月 全國會計領軍(後備)人才培養工程首期培訓班開班。

2006

7月 學院擴建工程正式啟用。

2007

4月 首期上海國際發展評價培訓項目 (SHIPDET)培訓班舉辦。

7月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時任上海市委書記)視察學院。

2008

10月 EMBA項目首次參加英國《金融時報》全球排名,位列第42位。

2009

7月 中國會計視野網註冊用戶突破100萬人,成為國內最大會計專業網站。

12月 學院被批准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託單位。

2010

6月 AFDC獲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聯合頒發的“國家西部大開發突出貢獻集體”獎。

9月 學院首批入選上海市“金融人才培訓基地”。

11月 全國會計領軍(後備)人才培養工程首期培訓班畢業典禮舉行。

2011

3月 學院獲批成為碩士專業學位授予單位。

10月 EMBA項目在2012年英國《金融時報》全球排名位列第20位。

2012

7月 XBRL中國地區組織官方網站落戶學院。

8月 財政部任命李扣慶為院長。

9月 首屆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開學典禮舉行。

2013

4月 獲選全國綠化模範單位。

8月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EMBA和EMPAcc)獲教育部資格認定。

人才培養

在財政部和董事會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學院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引,秉承“高層次、國際化、數位化”的宗旨,緊緊把握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機遇,配合國家人才發展戰略,主動融入中國會計事業改革與發展的戰略布局,積極探索高級經濟管理人才繼續教育的基本規律,形成了學位教育、高層管理培訓、遠程教育“三足鼎立”的辦學格局,打造出了學院特色和品牌,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一大批中高級財會與金融人才。截至2012年,學院培訓總人數超過100萬人次。

教學體系

學位教育

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 (EMBA)

管理碩士(MIM)

高級財會人員專業會計碩士(EMPAcc)

在職攻讀會計碩士專業學位 (Part-time MPAcc)

全日制會計碩士專業學位 MPAcc (Full-time)

全日制審計碩士專業學位 MAud (Full-time)

全日制稅務碩士專業學位MT(Full-time)

高層管理培訓

會計領軍(後備)人才培養工程

總會計師素質提升工程

面向企業的定製課程

面向公共管理部門的定製課程

公開課程

遠程教育

資格(高級會計師、ACCA等)考試網路輔導

會計/稅務從業人員繼續教育網路培訓

協會(註冊會計師、ACCA、CGA等)委託網路培訓

企業/機構定向網路培訓

學位教育

學院大力發展以學位教育為載體的高端系統性繼續教育。2002年,學院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推出了中國內地最早的高級財會人員專業會計碩士學位項目(EMPAcc)。2003年,學院與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合作推出了金融與財務方向的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項目(EMBA)。2005年與上海財經大學合作推出了在職攻讀會計碩士專業學位項目(MPAcc)。2011年,學院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專業學位授予單位。2013年,EMBA、EMPAcc獲教育部資格認定。形成了“EMBA項目培養精通金融與財務的CEO”—“EMPAcc項目培養CFO”—“MPAcc、Maud、MIM項目培養未來的CFO和高級經理人”的高級財金專業人才梯隊培養模式。截至2013年,學院共舉辦學位項目51班次,招收學位項目學員2752人。

為落實國家領導人“聘請國際一流師資,辦成國際一流會計學院”的指示精神,2003年,學院與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合作推出了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項目,致力於打造精通金融與財務、善於服務運營管理的企業領袖。

課程與師資

項目共開設8門必修課程和9門選修課程,成績合格獲頒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證書及上海國家會計學院財務總監資格培訓證書。為確保項目的高品質,雙方在全球範圍內鱗選相關領域最傑出的教授,他們來自於美國耶魯大學、康奈爾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華盛頓大學等一流學府。他們不但擁有歐美名校的博士學位、豐富的教學經驗,而且具有參與全球成功企業諮詢或政府諮詢的寶貴經歷。

學員

項目自2003年招收第一期學員開始,已累計招收17個班級總計1033位學員。項目學員層次很高,分別來自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及香港、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諸多地區和國家的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大中型國有企業及優秀民營企業。高管層次的學員達到60%以上。學員平均年齡42歲,平均工作年限18年,平均從事管理工作年限14年,實務經驗豐富。

國際影響

2008年以來,EMBA項目被英國《金融時報》分別評選為全球第42名、41名、28名、20名、21名、28名。

管理碩士 MIM

2011年學院與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繼續深化合作,聯手推出管理碩士項目(MIM)。項目師資以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資深教授為主,同時聘請中國大陸、香港、台灣等地區相關學科的知名教授擔綱講授課程,並結合中國國情和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實踐進行深入探討,確保人才培養的質量。

2002年,學院與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合作推出了高級財會人員專業會計碩士項目(EMPAcc),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中國CFO”。該項目是我院最早舉辦的學位項目,也是國內第一個專業會計碩士學位項目。

課程與師資

項目課程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重點培養學員將國際最新的經濟、財務和會計理念和方法運用到實踐中的能力。成績合格頒發香港中文大學高級財會人員專業會計學碩士學位及上海國家會計學院財務總監資格培訓證書。項目70%的師資是香港中文大學的資深教授,他們都在北美取得博士學位,擁有多年的企業諮詢經驗和職業經理人培訓的教學經驗。其餘的師資由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本院師資或聘請境內外商學院的知名教授以及中國大陸政府界和實務界的精英擔任。

學員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EMPAcc項目為國內培養了一大批高級財務管理人才。項目迄今已開辦14期,共招收915名學員。從生源統計看,入學時50%以上的學員已擔任財務總監或企業高管職務,40%為財務經理或其他類型的高級經理,所在行業與地域分布廣泛,分布於製造業、服務業、金融業、醫藥、房地產等行業,來源於包括香港、台灣在內的全國27個省市地區。學員平均年齡為37歲,學員平均工作年限達15年。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於2003年底批准設立了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英文名稱為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簡稱MPAcc),上海國家會計學院 — 上海財經大學聯合培養MPAcc項目於2005年3月完成第一期50名學員的招生入學,迄今為止,共招收9期577名學員,學員遍布全國大多數省、自治區、直轄市。2011年,學院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專業學位授予單位(單位招生代碼:80402),同年學院正式獲批獨立開展在職MPAcc的培養工作。

課程與師資

項目課程按照會計碩士專業學位教學大綱開設,同時結合學院優勢開設了豐富的選修課程。項目師資的選聘不局限於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的師資,而是根據課程設定情況整合相關領域最具權威的學者、行業精英、政府官員等,整合國內外師資資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教學團隊。項目師資既深諳中國國情,又有在亞洲、北美、歐洲等知名學府學習、進修的經歷,多元化的國際背景將幫助學員更好地拓展國際視野。

學位授予

在規定的年限內,完成規定的課程,修滿規定的學分,完成學位論文撰寫並通過學位論文答辯,由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頒發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統一印製的“會計碩士專業學位(MPAcc)證書”。同時,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還將授予學生“上海國家會計學院財務總監資格培訓證書”。

全日制會計碩士專業學位 MPAcc

全日制審計碩士專業學位MAud

201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先後批准學院開展全日制會計碩士專業學位MPAcc(代碼為125300)、審計碩士專業學位MAud(代碼為025700)人才培養工作。2012年,首批90名全日制會計、審計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

培養特色

運用獨特的資源優勢和培養理念,著力從英語能力、專業功底、實際能力、國際視野以及團隊精神和領導力五個方面入手,系統地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和綜合能力,以達到打造高水平、套用型,能夠應對未來商業世界複雜性的國際化財會精英人才的培養目標。

英語語言套用能力的培養

通過高強度的英語語言能力的訓練和高層次的對外交流,提供能力提升和自我表現的機會,提升英語水平,打下紮實的溝通基本功,更好地適應日益國際化的交流趨勢,應對國際化挑戰。

專業功底的錘鍊

培養過程中,一方面在課程和師資的選擇上精益求精,增加實踐套用型課程比重,邀請普華永道等國際知名機構的師資共同開發課程,幫助學生更靈活地掌握和套用專業理論;另一方面在教學中注重案例式教學的套用,進一步加大學生接觸行業實際的廣度和深度。

實際能力的鍛造

通過與寶鋼集團、上海電氣集團、張江創新學院、光明集團、上海郵政、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和合作,共建實習實踐基地,實行理論和實踐雙導師制,加強學生理論教學與實踐能力之間的融合,夯實學生職業發展基礎,明晰職業發展規劃,開闢職業發展道路。

培養學生開闊的視野

舉辦學術論壇,邀請來自政府、企業、學校、行業協會等各個領域的權威專家解讀時事政策、指引研究方向,引導學生關注和研究社會熱點問題,以此不斷拓展學生的專業視野和國際視野。

培養團隊精神和領導能力

在日常學習和生活所經歷的各項活動中,強調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幫助學生在具有高度凝聚力的集體中領略並培養合作精神,並在共同學習和提升的過程中鍛鍊領導能力和溝通技巧。

高層管理培訓

學院按照建設“國際知名會計學院”的發展目標,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端人才的需求,面向國家巨觀經濟部門、國有大中型企業、金融機構和中介機構等開展高層管理培訓,形成了特色和品牌。

為加快高級會計人才培養,改善會計行業人才結構,財政部於2005年啟動了全國會計領軍人才培養工程。該工程以打造中國跨世紀財會行業領軍人物,培養一批精通業務、善於管理、熟悉國際慣例、具有國際視野和戰略思維的高素質、複合型會計領軍人才為目標。截至2013年,學院共招收了8期企業類以及1期行政事業類全國會計領軍班,共招收學員441名。首期全國企業類會計領軍班學員於2010年順利畢業。

會計領軍培訓班的培訓周期為6年,分為3個考核周期。每一個階段均實行量化考核與淘汰制度,除了必須完成規定課時的集中學習之外,學員還需要發表論文、申請研究課題,並在課餘時間完成規定的閱讀書目,撰寫讀書報告。此外,參加高層論壇、課外交流討論以及工作實績等均被納入考核範圍。六年的高強度學習如“魔鬼訓練”,首期培訓班畢業時,50名學員共發表340篇論文,承擔250項課題,撰寫了750篇讀書筆記,並出版了具有相當參考價值的論文集—《春華集》,還有學員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以及全國先進會計工作者等全國性榮譽稱號。二期畢業的47名學員,畢業時共發表188篇論文,承擔150項課題,獲得了國家級以及省部級榮譽56項。

學院創新培養模式,通過與國際知名職業機構合作,開展境外培訓、集中英語培訓等,不斷拓展會計領軍學員的國際視野,提升其跨國業務管理能力。

地方會計領軍(後備)人才培訓

全國會計領軍人才的培養激發了全國各地區的會計領軍人才培養需求,學院主動對接各省領軍人才培養的熱切需求,先後與廣西、安徽、山東、江西、寧夏、陝西、湖南、重慶、海南、杭州、寧波、台州、舟山、柳州、青島等省市區的財政廳局開展了各類的領軍人才培養合作。截至2013年,學院共招收36期地方領軍班學員,招收學員1738人。

總會計師素質提升工程

為提升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總會計師(含行使總會計師職責的財務總監)的能力素質,促進我國大中型企事業單位進一步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在原國有企業總會計師培訓的基礎上,財政部於2013年推出了總會計師崗位素質提升工程。這是財政部繼會計領軍人才培養項目後又一全國性高端培訓項目。該項目旨在培養造就一支具有全球戰略眼光、管理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高的總會計師人才隊伍,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學院面向市場,整合境內外優勢資源,為大型企業集團和金融機構提供定製化課程。學院先後為寶鋼集團、中國郵政集團、中國網通集團、中國中鐵集團、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東方航空集團、中國鐵路總公司、上海汽車集團、上海電氣集團、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等大型企業集團、金融機構舉辦了各類中高端培訓班。

面向公共管理部門的定製課程

按照財政部“服務財政中心工作”的要求,學院與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財稅部門開展了廣泛合作。此外,還與政法、衛生、文化、建設、交通、社保、教育等部門開展合作,提供針對高級財務管理人員的定製培訓。開展註冊會計師繼續教育、為中國培養更多高素質的“經濟警察”是國家會計學院的一項重要任務。學院受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及各地方註冊會計師協會委託舉辦主任會計師培訓及各類業務培訓等,積極支持行業的人才培養和快速發展。

學院還直接面向企業、金融機構、行政事業單位、中介機構等的中高層管理人員、提供專業化、高品質的公開課程,以更好地滿足財金精英更加個性化的需求。經過持續努力,學院形成了財務總監研修項目、公司高管的財務分析與決策、公司戰略與公司治理、博弈論與商業智慧、公司高管的預算管理、企業併購、內部控制、內部審計等一系列成熟的公開課程。

遠程教育

作為由中國政府設立的繼續教育基地,國家會計學院肩負著提高會計人員整體從業素質和為西部大開發培養人才的重要使命。為此,學院大力發展遠程教育,利用網路成本低廉、復蓋面廣的優勢,為廣大基層會計人員以及西部地區的經濟管理人才提供優質的培訓課程。建院至今,學院通過遠程教育方式累計培養學員90萬人次。

2010年,學院與中華會計函授學校達成了共同面向基層財政幹部和農村財會人員開展遠程教育的協定,設計、開發並代管了“中華會計函授遠程教育網”。學院整合了一批高質量的遠程教育課程,向二十多萬基層財政幹部以及上百萬農村財會人員免費開放。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遠程教育網

中華會計函授學校遠程教育網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上海國家會計學院

校友

校友

校友是學院的寶貴財富,也是學院發展的重要參與者。學院校友都是來自各行各業的海內外精英,無論是職位、行業分布、機構性質還是地域分布,都呈現出高端性、多元化的特點。他們從這裡投身到各行各業,走向世界各地,在全球經濟舞台和國家社會生活中做出了卓越貢獻。長期以來,他們兢兢業業,辛勤付出,回饋母校,已成為學院躋身“國際知名會計學院”進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學院於2005年成立校友事務辦公室,以“建立緊密和活躍的校友網路,促進校友和學院的發展”為學院校友工作的宗旨,打造多元化、立體化校友網路平台,推動校友聯誼活動、促進校友團結互助、發揮校友力量服務社會。學院推崇終身學習的文化,從在校到畢業後,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貫穿始終,校友事務辦公室除了每年籌辦校慶日校友重聚和校友日等大型活動、組建各地校友分會及主題俱樂部外,還組織了後EMBA、論壇、講座、沙龍、報告、研討會等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為校友們創造繼續獲取新知、品味人文經典、啟迪商業智慧、拓展社會資源、共建合作渠道、互助職業發展的機會,助力校友獲取事業新的成功。藉助新媒體工具,校友辦通過“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微博、微信公眾平台,向校友傳遞最新信息。

截至目前,在全體校友的積極參與和支持下,學院已先後在全國成立了南京、杭州、西安、寧波、北京、嘉興、安徽、長沙、合肥、無錫等地方校友會以及北京、湖北、河南、深圳、長三角等會計領軍同學會。各類校友組織以“積極奉獻社會,支持學院發展,全心服務校友”為宗旨,在舉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校友活動的同時,形成了有效整合資源的精英網路,為校友取勢謀遠、取得更大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持續學習平台

學院通過打造高端論壇、後EMBA項目等平台,加強不同學位項目學員間的碰撞交流,打造校友終身學習平台,促進校友與學院、校友與校友之間的聯繫,高層論壇以及後EMBA項目已成為學員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院通過創辦SNAI-ASU企業家高層論壇、SNAI經濟論壇,在全球範圍內邀請著名經濟學家、政府部門專家以及知名企業高管等發表演講並與學員交流互動,進一步提升了學員的全球視野,幫助他們動態了解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和發展趨勢,學習世界級企業的成功經驗。截至2013年,共舉辦九屆SNAI-ASU企業家論壇,以及十九屆SNAI經濟論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以及來自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上海市等的政府高級官員、世界級企業、金融機構的高管等近80位次嘉賓蒞臨論壇發表了精彩演講。此外,學院還積極創新活動形式,主動“走出去”,到各地舉辦“SNAI財經講堂”,將最新的理論進展、實踐資訊等直接送到校友中間。

學院論壇部分演講嘉賓(排名不分前後)

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市委書記 韓正

財政部部長 樓繼偉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 王軍

財政部部長助理 余蔚平

時任財政部部長 項懷誠

時任財政部副部長 李勇

上海市常務副市長 屠光紹

浙江省副省長 朱從玖

著名華人經濟學家 鄒至莊

著名經濟學家 樊綱

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主席 漢斯·胡格沃斯特

時任上海市副市長 胡延照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勞倫斯·克萊因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羅傑·邁爾森

“學習型組織”理論創始人 彼得·聖吉

美國康奈爾大學金融學教授 黃明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郎鹹平

時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吳曉靈

平衡積分卡創始人、哈佛商學院教授 羅伯特·卡普蘭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李楊

時任財政部部長助理 馮淑萍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 姜洋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馬雲

時任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主席 大衛·泰迪

CIMA全球執行總裁 安德魯·夏鼎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艾瑞克·馬斯金

後EMBA

除了高層論壇外,學院還針對學位項目校友推出了後EMBA項目,受到了校友的熱烈歡迎,成為為校友提供增值服務、加強校友網路以及強化高端人才培養的重要平台。我院後EMBA項目開設的核心課程涉及中國傳統哲學、國學、藝術與修養、全球政經形勢等,具體包括《儒學與現代管理》、《禪宗智慧》、《易經與人生》、《道家思想》、《史記與人生》、《孫子兵法與統帥之道》等課程,學院邀請了國學名家傅佩榮、史記研究名家韓兆琦、佛學研究名家吳言生以及復旦大學倪世雄教授、駱玉明教授、北京大學周旺生教授、中央電視台首席鑑賞家蔡國聲教授、太湖大學堂專任教授魏承思博士為學員授課,各路大家的精彩授課受到了學員的極高評價。通過後EMBA這一平台,校友間的凝聚力進一步加強,也進一步開闊了他們的視野和思路,提升了他們的的人文修養。

校友感言

EMBA 項目

項目的設計非常適合我。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既學到了有價值的知識,開闊了視野,又結識了許多良師益友,對我工作幫助很大……

SNAI-ASU合作EMBA項目的教授是我迄今遇到的最好的教授。他們理論聯繫實踐,對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我相信,這一定會成為一個中國一流乃至世界一流的項目。

傳市場經濟之道,授財金運營之業,解政商管理之惑——我參加SNAI-ASU合作EMBA項目,得到的不僅是知識的更新和理念的撞擊,還有經驗的交流和友誼的升華。

EMPAcc 項目

SNAI-CUHK傳授如何把握事業發展的機會成本。

不要問學院為我做了什麼,而是要問我為學院做了什麼;不要問同學為我做了什麼,而是要問我為同學做了什麼。常回學院看看,常思念你的同學,會給你智慧,會給你信心。

一個國家的強盛取決於國魂和軍威;

一個企業的興衰取決於文化和人才;

一個人的成功取決於知識和積累。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和香港中文大學的EMPAcc項目讓我們進一步體會到:做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

MPAcc 項目 / MPAcc Program

增強學習力,提高競爭力!有幸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與同行的優秀人士共勉,我倍感自豪,讓我們攜手更上一層樓!

更寬廣的視野、更出色的專業、更自信的笑容。——在SNAI學習的每一天都讓我感覺到自己離目標又近了!

參加SNAI MPAcc項目最大的收穫是開拓了思路,擴大了視野,升華了自己的理論水準和知識結構。相信,在兩年的學習中,一定會獲益良多。

會計領軍(後備)人才培養工程

這一段刻骨銘心學習生活將留存為生命中永久甜美的回味,無論走到哪裡,無論在什麼工作崗位,讓我們繼續填好人生履歷,讓我們無愧於母校的培養,無愧於領軍稱號。

非常感謝領軍班對我們的全面訓練,非常感謝財政部對我們的大力栽培,讓我們站在一個高的平台和新的起點去承擔中國會計人的使命。責任使我們重要,目標使我們光榮,我願與所有的同仁一起,不斷向書本、實踐和民眾學習,“為國理財,為國爭光”,堅決守護好中國會計人的責任!

時光的流逝更增添心中的依戀和不捨。六年的培訓是短暫的,但它更吹鼓了我人生的風帆,在人生的旅途中,這或許將是最有意義和最值得記憶的。道義在前方,我輩將不畏艱難,繼續前行。

我希望,能夠停下匆忙的腳步

用最美好的文字記下

六年的所學、所見、所聞和所想

綠茵校園,啟智取道,那是思想裂變的榮光

黃浦江畔,攜手遊學,那是青春聚會的酣暢

教授/研究

科學研究是學院發展的重要內容,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學院學科體系初步建立,設立了會計、審計、金融、企業管理和套用經濟五個研究所。學院從自身學科建設和國家經濟建設需要出發,緊密結合教學和科研工作,積極承擔國家、有關部門和企業的研究課題。學院共有師資39名,其中博士生導師3名,教授12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9人,占比80%。此外,學院廣泛整合院內外、國內外政府部門、實務界和學術界的一流師資資源,建立了近500人的兼職師資隊伍,開展以實務和解決問題為導向的人才培養工作。

科研機構

學院設有會計、審計、金融、企業管理和套用經濟五個研究所,

所有專職師資均在相應的研究所開展工作。

會計研究所

致力於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教學和研究,努力成為在會計學術界和實業界具有影響力的研究機構。教學方面,針對企業管理人才的繼續教育、在職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形成全面、多層次的課程體系,涵蓋中外會計準則、成本管理、預算管理、激勵機制、平衡計分卡等一系列主題,全面提高學員的套用能力和研究能力。研究方面,以會計準則為核心開展財務會計套用研究,為準則制訂和企業套用提供理論支持;以企業現實需要為導向,與多家知名企業合作開展管理會計實踐研究,為企業的管理改進提供理論支持。會計研究所現有教研人員10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4名,講師2名,成員兼具紮實的會計理論功底和豐富的管理實踐經驗。

成員包括:

管一民 教 授

盧文彬 副教授

郭永清 教 授

顏延教 授

趙春光 教 授

劉鳳委 副教授

佟成生 副教授

江百靈 副教授

余堅博 士

朱丹博 士

審計研究所

致力於審計理論前沿的開拓和審計最佳實務的推廣,樹立審計人才培養和從業人員後續教育的標桿。教學方面,針對會計、審計專業碩士,以及註冊會計師、內部審計師和政府審計人員等不同對象,結合審計最佳實務開發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服務於戰略的內部審計、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等一系列精品課程。研究方面,圍繞審計業可持續發展、審計人員能力框架、審計方法變革、審計質量控制、審計效率以及審計法律責任等領域開展學術探索和套用研究。審計研究所現有教研人員7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4名,講師2名,成員兼具紮實的研究能力、豐富的諮詢經驗以及事務所或行業監管機構等工作經歷。

成員包括:

謝榮 教授/博導

宋德亮 副教授

袁敏 副教授

王紀平 副教授

高偉 副教授

尹成彥

宋航 博士

金融研究所

致力於財務管理和公司金融的教學和研究。教學方面,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針對企業管理人才的繼續教育、在職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形成全面、系統、多層次的課程體系,突出高級財務管理,財務報表分析、衍生金融工具的套用實踐。研究方面,以金融學和金融市場為核心,結合企業現實需求,與知名企業合作開展財務戰略、財務規劃、財務設計方面的研究,努力在公司金融領域成為金融學術界和實業界具有影響力的研究機構。金融研究所現有教研人員7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副研究員1名,博士1名。成員兼具紮實的研究能力和財務、金融領域等實務經驗。

成員包括:

張人驥 教 授

彭潤中 教 授

單喆慜 副教授

王懷芳 副教授

鄭德淵 副教授

陳勝群 副研究員

葉小傑 博 士

企業管理研究所

致力於企業管理、信息管理和商務英語溝通技巧的教學與研究。教學方面,為EMBA、EMPAcc、MPAcc等在職和全日制研究生提供高品質的管理學、信息系統管理和高級商務英語溝通等方面的課程,並為企業高端管理人員的短期培訓提供專題課程。研究方面,立足本土經濟,確立國際視野,圍繞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國際化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行為學等領域開展前沿性、套用性研究。企業管理研究所現有教研人員9名,其中教授4名、高級工程師1名,講師4名。

成員包括:

李扣慶 教授/博導

劉 勤 教授

曹聲容 教授

徐憲光 教授

湯超義 博士

屈伊春高級工程師

張向菁 博士

季 周 博士

劉梅玲 博士

套用經濟研究所

致力於打造高起點、高質量、高標準的教學與研究團隊,傳播和創造經濟、財政、稅收等相關知識。教學方面,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結合政府、企業以及學位教育項目等不同需求設計、實施培訓課程。研究方面,圍繞財政、預算、稅收政策與實踐、管理經濟學、總量經濟學、博弈論等相關領域開展前沿性、套用性研究。研究所強調團隊建設,注重對外交流與合作,突出研究的套用性和社會影響力。套用經濟研究所現有教研人員6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名,講師4名。

成員包括:

夏大慰 教授/博導

趙敏 副教授

龐金偉 博士

吉瑞 博士

張各興 博士

王蕾 博士

亞太財經與發展中心

亞太財經與發展中心由中國政府於2004年設立,旨在推動亞太地區經濟體在財經與發展領域的機構能力建設、促進交流與合作。中心由中國政府提供資金支持,與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合署辦公。

亞太財經與發展中心(AFDC)前身為APEC財長會機制下發起設立的APEC金融與發展項目,2001年,江澤民主席親自為該項目揭牌。2004年11月,在APEC第12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胡錦濤主席鄭重宣布中國將把APEC金融與發展項目提升為亞太財經與發展中心,為亞太大家庭各成員加強在財經與發展領域的交流合作和能力建設提供一個更有力的平台。2008年11月,在APEC第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胡錦濤主席強調:“我們支持設在上海的亞太財經與發展中心繼續發揮能力建設平台作用,為各成員開展更多培訓和能力建設活動。”

作為我對外財經工作重要的輔助平台之一,成立以來,AFDC通過舉辦主題培訓和專題研討會、高層次論壇以及專題研究等,在構建知名國際交流平台和財經外交智庫方面取得了積極的進展。

培訓

根據區域內能力建設需求,圍繞財經與發展熱點問題,AFDC與相關各方合作,廣泛整合資源,開展問題解決導向的專題培訓活動,幫助參與對象了解有關財經和發展的最新理念,提高實際操作技能,分享發展經驗,促進共同繁榮。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上海國家會計學院

緊密圍繞財經熱點

AFDC圍繞區域內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舉辦專題培訓。通過培訓匯聚、交流各個國家和地區在推動改革與發展方面的經驗,促進相互學習和能力提升。AFDC組織舉辦的培訓和研討活動主題包括:“中小企業融資發展”、“金融監管”、“債券市場”、“農村金融”、“監測與評價”、“地方債務管理”和“減貧與發展”等。

AFDC於2007年初與中國財政部國際司、世界銀行獨立評價局、亞洲開發銀行獨立評價局聯合創辦了上海國際發展評價培訓項目(簡稱SHIPDET),推動中國和亞洲地區其他開發中國家發展評價能力建設。2011年底,AFDC被世界銀行獨立評價局(IEG)確定為全球評價與結果學習中心(CLEAR,Centers for Learning on Evaluation and Results)東亞地區中心所在地,並命名為CLEAR-SHIPDET中心。

服務多邊機制

AFDC服務於APEC、10+3、GMS、CAREC等多個多邊合作機制,促進各有關機製成員之間的經驗交流與合作。

開展雙邊合作

AFDC在面向多邊機制開展培訓的同時,積極開展雙邊合作。AFDC先後與越南財政部財政幹部考核、高棉王國經濟財政部經濟財政學院(EFI)和緬甸央行合作開展了雙邊能力建設。

利用遠程網路擴大培訓復蓋面

AFDC通過遠程網路連線區域內遠程學習中心(DLC),迄今為止,已有10000多人通過遠程方式受益於AFDC舉辦的培訓和研討活動。除亞太區域外,2012年AFDC積極探索創新,開展了與非洲、拉美地區的遠程合作,得到了世界銀行、全球發展學習網路秘書處的高度讚揚。

2010年AFDC榮獲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聯合頒發的“國家西部大開發突出貢獻集體”獎,以表彰AFDC遠程學習中心為國家西部開發人才戰略實施所做的積極貢獻。

論壇

舉辦高層論壇,是AFDC推動能力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自2002年起,AFDC與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等合作,圍繞地區內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每年舉辦一次AFDC論壇,2006年起改為雙年度論壇。此外,AFDC還根據需要不定期舉辦其他國際性論壇和研討會,就本地區共同關心、事關財經與發展的重大問題進行深入討論。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上海國家會計學院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上海國家會計學院

研究

AFDC藉助自身研究團隊或整合外部專家團隊,對國際和地區財經與發展領域內廣泛或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研究,為有關決策提供參考。研究成果以公開出版、提交給APEC財長會、網站發布、培訓與研討會交流等方式與社會各界共享。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上海國家會計學院

服務社會

中國會計視野

“中國會計視野”為學院旗下會計人的跨平台專業媒體,以“為會計人所需”為宗旨,面向千萬會計人提供了豐富的資訊、知識和交流平台服務。其主力媒體中國會計視野網累計有超過180萬註冊用戶,每日超過10萬人訪問。其正式出版物《會記-中國會計視野年刊》為會計行業標桿年刊讀本,其內參讀本《會計網路輿情》為會計行業高層管理者提供獨特價值的決策參考。

XBRL中國網站

學院受XBRL中國地區組織委託運營的其官方網站。網站旨在推動XBRL技術在中國的研究、發展、套用以及相關產業鏈的建設,成為中國XBRL的信息交流平台、知識傳播平台、意見收集平台和組織展示平台。XBRL中國地區組織成立於2008年11月,是財政部牽頭,聯合銀監會、證監會、國資委等部門成立的非營利、開放性的技術推廣、套用協商平台組織。

XBRL中國地區組織體驗中心

XBRL中國地區組織體驗中心,是財政部批准成立的XBRL中國地區組織下屬的分支機構,旨在搭建“認知、體驗、交流、分享”於一體的互動式教學平台,大力推動XBRL知識在中國財會群體中的普及,最終建設成為國內外知名的XBRL教研陣地和對外交流合作的展示視窗。

中國會計準則委員會網站

學院受財政部會計司委託運營的中國會計準則委員會官方網站。網站旨在宣傳我國在會計準則建設、國際趨同和其他會計管理工作方面的最新情況與積極成果,介紹中國會計準則發展成果與動態,增進國際組織、機構和個人對中國會計準則的了解。

對外合作與國際交流

學院高度重視對外交流工作,與國際知名大學、商學院、會計師機構以及國際機構等建立了廣泛聯繫。

校際合作

2002開始,學院先後與香港中文大學、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分別合作開展了EMPAcc項目和EMBA項目等,並與牛津大學等知名學府開展了教師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與國際知名會計師機構的合作

建院以來,學院與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英國皇家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CIMA)、英格蘭及威爾斯特許會計師協會(ICAEW)、加拿大註冊會計師協會(CGA)、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IMA)、美國註冊會計師協會(AICPA)、澳洲會計師公會(CPA Australia)等國際知名會計師行業協會在高層論壇、高管培訓、繼續教育和網站建設等方面開展了廣泛的合作。

與國際組織的合作

AFDC與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合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等組織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

部門結構

教研部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上海國家會計學院

與市場部、教務部合作制定學院培訓工作規劃和教材開發計畫,具體負責設計各種培訓模組,開發各種培訓課程,講授相關專業課程,負責師資庫、教材庫和案例庫的建設,負責學院科研工作的組織管理,開展與課程開發相關的科研和學術工作,組織開展科研、諮詢和學術交流活動,負責遠程教育課程的開發。

教研部目前下設四個中心,分別為:

CPA研究中心主要針對公共職業會計師後續教育課程的設計、開發、計畫的研究工作。中心的研究集中在中外審計準則研究、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理論、審計失敗案例、上市公司財務分析等多個領域,並會同市場部、教務部制訂註冊會計師培訓課程規劃和教材開發計畫,具體負責設計各種CPA培訓模組,開發相應課程;會同信息部遠程教育中心開展註冊會計師資格考試網路遠程輔導。

CFO研究中心CFO中心是研究與開發中國CFO(財務總監)的能力與專業培訓設計的基地。主要從事大中型企業高級財務管理人員的職業繼續教育課程的開發、計畫和教學的研究工作。CFO中心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中國CFO的定位與作用;CFO與價值創造;CFO與財務政策,財務管理;CFO與企業內部的關係;國際財務管理等重大問題。CFO中心同時具有政策諮詢的功能,為中注協和財政部會計司以及相關政府機構提供有關會計制度和準則的比較分析與建議。

金融研究中心針對中國金融類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的職業繼續教育課程的開發、計畫和教學的研究工作。中心的研究集中在資本市場特徵的定量化描述、投資分析模型化研究、基於期權理論的金融風險動態資產配置管理、中小企業融資等多個領域。

企業管理與產業經濟研究中心

針對企業高級管理人員職業繼續教育課程的設計開發、教學及相關的研究工作。

財務部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上海國家會計學院

是學院短期培訓工作的主要管理部門,下設三個中心:公開課程中心、特設課程中心及CPA課程中心,分別負責公開課程、特設課程培訓以及中國註冊會計師繼續教育培訓等教學的組織和綜合管理。具體職能包括制定培訓計畫、聘請教師,組織、確認和聯繫學員,對授課師資進行考評,實施培訓計畫並負責學員的日常管理和培訓檔案的整理、保管等等。

公開課程中心:

公開課程是面向公司中、高層職業經理的高級培訓項目,我們提供一系列的短期高層經理研修課程,旨在幫助學員挖掘發展潛力,提高個人對組織未來的成功貢獻。中心擁有豐富的開設短期研修課程的經驗,財務總監培訓已成為國內同類培訓的標桿,迄今已培訓了5000多位CEO、CFO等中高層經理;研修課程的大多數主講教授都具有深厚的理論知識,並熟悉公司的現況,他們除在SNAI授課之外,同時還執教於亞洲和歐美的著名商學院;在學員的選擇上,中心非常關注學員之間的互補性,具有不同背景的學員不僅可通過研修課程學到最新的理論與實踐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員之間的經驗交流可以激發出靈感的火花,進一步地推動高層經理的職業發展。

CPA課程中心:

主要接受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及上海註冊會計師協會委託進行CPA職業後續教育培訓,同時接受其他各省市、自治區註冊會計協會委託進行的相關培訓項目及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委託的相關會議。迄今已培訓了來自中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1萬餘名註冊會計師

特設課程中心:

委託培訓中心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從學術視角、依實務經驗,度身定製、量體裁衣,為客戶提供高效、貼近需求的個性化課程設計、開發與教學服務,本中心的成員作為:

研究者:探索、研究、套用新理論於相關的業務中;

諮詢者:建議客戶採用新的戰略和方法,應對快速變化的環境;

教學者:將知識融入到教學中,增加培訓人員的價值;

合作者:開發課程或根據客戶特殊需求提供培訓方案以及師資。

項目負責人積極參與培訓的全過程,密切接觸受訓人員,同學員進行討論、諮詢、交流。

遠程教育部

根據學院的整體規劃和發展部署,負責學院的網站規劃與管理,學院遠程教育的市場開拓,遠程課程的研發和製作,遠程教學的組織和管理,師資庫、學員庫和資源庫的建設,以及相關的研究和管理學術工作。學院旨在通過不斷地努力和探索,為我國會計、評估、稅務、金融等財經領域的廣大用戶提供高質量、多層次、多形式的遠程教育培訓。遠程教育部主任為劉勤。

遠程教育部下設三個中心,包括教學管理中心、市場與客服中心、中國會計視野編輯部。

教學管理中心

負責策劃符合學院培訓需求的遠程教育項目;負責遠程課程內容與形式的設計、研發和製作;負責教學組織管理和學習支持服務;建立學院遠程教育的師資庫和教學資源庫等。市場與客服中心負責遠程教育的市場開拓、宣傳推廣、售後服務,以及廣告、對外合作等業務,同時直接經營中國會計視野網上書店。

視野網站編輯部

負責中國會計視野網站的欄目策劃、內容維護、言論管理、活動組織等工作。

會計類考試考前輔導類課程,包括:

中國註冊會計師考試考前輔導(cpa2006.esnai.net)

初、中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考前輔導(acc2006.esnai.net)針對兩個層次的考試——初級、中級——為即將參與中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初、中級考試的學習者提供考前線上輔導。

高級會計師資格考試考前輔導(sa2005.esnai.net)

針對高級會計師考試特點,開設兩種班次:高級會計師綜合及案例班、高會考試錦囊班。高級會計師綜合及案例班以案例解析大綱內容,強化學員專業判斷和實務操作能力,有效提聯考生主觀題答題技能,實現高分突破。高會考試錦囊班由專家分析近年考生應試相關問題、解析試題、給出提聯考試過關率的建議,並根據最新教材提供模擬試題。

後續教育課程(ce.esnai.net)

為不同層次會計從業人員提供後續教育服務,包括會計從業人員後續教育課程、中國註冊會計師後續教育課程和管理精英課程。課程內容涵蓋會計、審計、稅務、管理等專業領域的制度講解及實務操作。

市場部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上海國家會計學院

作為國家級高級財務與會計人才的教育基地,上海國家會計學院以"建設國際一流的會計學院"為目標,積極探索中國會計職業繼續教育的規律,在提供常規職業教育的同時,以市場化的運作方式,致力於尋求創新的辦學模式。市場部以配合學院達成以上目標為使命,致力於以商學院的運作模式為社會各界高級管理人員提供高層次的繼續教育服務。

信息部

學院信息部是應學院"高層次、國際化、數位化"中的"數位化"發展要求而組建的職能部門,主要負責學院的信息系統建設、網站規劃與管理、弱電系統管理、視音頻課件節目製作和圖書館的管理工作。

信息部下設網路信息中心、系統開發中心兩個中心,其主要職責為:

網路信息中心

在信息系統建設方面,參與學院信息化建設的規劃與日常管理工作,負責學院信息系統的分析、開發和管理工作;在弱電基礎設施管理方面,負責學院計算機維護,根據學院實際情況組織進行相關培訓,負責電子公告屏和多媒體導航系統的操作、維護和日常管理工作,負責監督樓宇自控管理、消防報警系統、安全防範系統等基礎弱電系統的管理,以及電教設備的日常管理工作;在視音頻系統管理方面,負責學院CATV系統設備的日常管理和維護,負責學院自辦節目、教學課件的編導、攝製、播放管理工作,負責學院的視頻會議、視頻點播系統的運行和日常維護工作,配合AFDC開展遠程視頻會議提供技術保障工作;在圖書館的管理方面,負責學院圖書館的日常管理(分編、採購、流通)工作,負責建設學院的綜合文獻信息系統和系統的日常維護和操作指導,負責學院電子閱覽室的具體管理。

系統開發中心

根據學院各部門的要求進行信息系統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及系統設計工作;在學院統一管理與部署下,負責學院網站套用系統、遠程教育硬體、軟體平台的建設和維護工作,負責對遠程教育行業技術標準的進行研究和跟蹤,負責學院內部信息系統的二次開發和信息系統集成工作。

AFDP秘書處

APEC金融與發展項目(APECFinanceandDevelopmentProgram,AFDP)由中國政府發起建立,是2001年APEC領導人會議取得的實質性成果之一,也是中國在人力資源建設領域對APEC進程的又一貢獻。項目主要通過提供人員培訓、組織高級論壇和資助課題研究等各種形式的活動,提高APEC各經濟體在金融與發展領域的機構能力,增強防範金融風險的機能,為整個APEC的發展,特別是區域經濟發展做出貢獻。2001年10月21日,江澤民主席在上海為項目揭幕,標誌著項目正式啟動。2002年2月,世界銀行成為項目聯合主辦方。APEC金融與發展項目執行秘書處(簡稱AFDP秘書處)設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負責項目的日常運作。上海國家會計學院也是AFDP在中國國內的培訓基地。

作為負責項目日常運作的常設機構,AFDP秘書處在理事會的指導下,主要負責以下工作:

>起草年度工作計畫和日程

>組織培訓

>協調研究項目

>組織年度論壇

>負責項目的財務管理工作,編制項目預算和決算報告,供理事會審定

>為項目爭取各種資助

>負責項目的宣傳與推廣工作

行政財務部

行政財務部是學院負責綜合管理的職能部門,下設院長辦公室、人事辦公室、財務辦公室、後勤辦公室四個部門。

組織結構:

院長辦公室是學院綜合性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學院黨務及行政事務的協調和處理。主要職責為:黨務工作、行政工作、外事工作、文秘工作、媒體關係、新聞工作、檔案工作等;

人事辦公室是負責學院人力資源管理的職能部門,主要職責為:人員招聘、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員工培訓、職稱評定、勞資關係處理、人事檔案管理以及人事日常工作等。

財務辦公室財務辦公室為學院行政財務部下屬的一個部門,承擔著學院日常的財務報銷、會計核算、財務預決算、註冊收費及部門制度建設等職能。

圖書館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圖書館隸屬於學院信息部,她占地面積約為1600平方米。圖書館建築是圓弧流線型的二層樓。一層為圖書館的主部,有電子閱覽大廳、中文書庫、英文原版書庫、工具書庫、音像庫、過刊庫、謝家正教授捐贈圖書閱覽室、新書閱覽室、培訓講義庫、複印室等;二層為空曠的露台,設有三個衛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圖書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圖書館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圖書館

星接收器及一個CATV房。

圓弧型玻璃牆的閱覽大廳,寬敞明亮,極顯現代感,四周景色如畫,盡收眼底。閱覽大廳分為電子閱覽區和報刊閱覽區,其中,電子閱覽區包括78座的閱覽桌椅,3個8座休閒沙發,54台DELL電腦,可供讀者網上自由衝浪,檢索本館書目數據,檢索中國學術期刊CNKI資料庫,萬方博碩論文資料庫,維普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龍源期刊資料庫,國泰安CSMAR資料庫,檢索EBSCOHost英文學術期刊資料庫,超星數字圖書館,國研網,線上收看中經視頻,瀏覽學院圖書館主頁,線上閱讀電子期刊、電子圖書、電子報紙;報刊閱覽區,陳列現刊和報紙,其中,中外文期刊150餘種,主要為財經專業期刊及少數文史知識類雜誌,報紙約為30份。所有現刊、報紙僅供在館閱覽,不外借。

此外,學院圖書館中文書庫截止2008年8月底收藏中文圖書約15000冊,中外文過刊1600多冊,主要為財會、審計、企業管理、金融、稅務等專業書籍,目前僅對我院員工、長期學位班學生外借;對我院短期培訓班學員不外借,僅供在館閱讀、瀏覽。

圖書館英文原版書庫、工具書庫、音像庫,截止2008年8月底收藏英文原版圖書約1500冊,全部為財經專業圖書;收藏工具書約300冊,主要是財經方面詞典、年鑑、大全等;收藏音像CD、VCD、DVD800多種,大多為世界經典電影、財經教學片、世界各地風光片及經典音樂等。

培訓講義庫截止2008年8月收藏約1300份,主要為我院歷屆短期培訓班、EMBA班、MPAcc、EMPacc班等講義資料,僅供學院在編員工短期借閱。

圖書館還定期舉辦"讀書沙龍",邀請各界人士前來舉辦講座,為學員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交流平台。截至2008年8月已主辦62期沙龍活動。

電子閱覽室電子閱覽室

電子閱覽室

圖書館開館以來接受了中國經濟科學出版社、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以及國內地方注協和個人等贈送的圖書約4000冊、內部刊物30餘種。

圖書館工作重點是朝數位化方向努力,目前已經擁有並建立了檢索中國學術期刊CNKI的鏡像站點,超星數字圖書館等,購買了EBSCOHost資料庫,國泰安CSMAR資料庫,維普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龍源期刊資料庫,萬方博碩論文資料庫,國研網,中經視頻資料庫等線上使用權。

科研成果

近期發表的主要學術論文:

顏延等

“AccountingforthegrowthandtransformationofChinesebusinessesandtheChineseeconomy”,《Socio-EconomicReview》V5,N4(2007.10)

“物權法定的會計含義——物權法對會計確認和計量的影響”,《會計研究》2007.04

“會計改革的法律背景初探”,《會計研究》,2006.05

“土地所有權制度對會計準則的影響”,《會計研究》,2005.01

秦月星

“從美國次貸危機探視‘流動性’之謎”,《財政研究》2007.11

“全球經濟失衡下東亞區域政策選擇”,《世界經濟》2007.06

“從財政金融角度尋求新農村建設的資金突破口”,《財政研究》2006.12

秦月星、彭潤中“中韓資產證券化的比較研究”,《世界經濟研究》2006.05

劉鳳委

“政府干預、行業競爭與薪酬契約”,《管理世界》2007.09

劉鳳委、張人驥等“地區市場化進程、市場分割與公司關聯交易行為”,《財經研究》2007.06

劉鳳委等“地方保護能提升公司業績嗎——來自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中國工業經濟》2007.04

吳建友

“審計師道德決策模型比較及啟示:基於準則與基於認知發展階段”,《審計研究》2007.02

王懷芳等“要約收購下的股東權益保護——中國石化要約收購下屬子公司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07.02

夏大慰

“開放平台與所有權平台的競爭:網路效應與策略選擇”,《中國工業經濟》2006.12

“產品差異、轉移成本和市場競爭”,《財經研究》,2006.04

“國家審計公告制度研究”,《當代財經》2006.12

夏大慰、熊紅星“網路效應、消費偏好與標準競爭”,《中國工業經濟》,2005.05

“電力定價:理論、經驗與改革模式”,《產業經濟評論》,2002.01

“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規制:理論、經驗與改革”,《學術季刊》,2001.12

“中國經濟過度競爭的原因及治理”,《中國工業經濟》,2001.11

夏大慰等“微軟案中的新奧地利學派思想分析”,《經濟管理》,2003.16

夏大慰等“自然壟斷產業進一步放鬆規制的理論依據--基於對成本曲線的重新理解”,《中國工業經濟》,2003.08

夏大慰等“地方保護與過度競爭的形成”,《東南學術》,2003.10

劉勤

“對當前一些有關XBRL流行觀點的思考”,《會計研究》2006.08

趙春光

“雙重財務報告模式下會計盈餘的價值相關性--基於AB股公司的實證研究及其政策建議”,《財經研究》,2006.04

趙春光“資產減值與盈餘管理”,《會計研究》,2006.03

趙春光“中國會計改革與謹慎行的提高”,《世界經濟》,2004.04

單喆慜“分析師短期和長期財測特性研究綜述”,《會計研究》,2005.12

王詠梅、吳建友“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發展及運用研究”,《審計研究》,2005.06

趙春光“現金流量價值相關性的實證研究”,《會計研究》,2004.02

鄧傳洲“公允價值的價值相關性:B股公司的證據”,《會計研究》,2005.10

張人驥等“基於政策監管下的新股增發與股市波動研究”,《財經研究》,2005.06

趙春光“會計信息價值相關性的變遷”,《經濟管理》,2003.02

張人驥

“共同控制下的企業合併:協同效應還是財富轉移”,《管理世界》,2005.04

張人驥等“中國市場分割下的多貝它資本資產定價模型”,《金融研究》,2005.10

張人驥等“股權結構、股東保護與上市公司現金持有量”,《財貿經濟》,2005.02

張人驥等“充分利用會計信息的企業價值評估模型”,《財經研究》,2002

張人驥等“分割市場中的系統風險的長期趨勢與傳遞效應”,《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3.09

張人驥、劉春江“控股溢價、流通溢價與上市公司要約收購:南鋼股份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06.02

曹聲容“Normative,SocialandCognitivePredictorsofEntrepreneurialInterestinChina,VietnamandThePhilippines”,《JournalofDevelopmentalEntrepreneurship》,2006.01

王鐵鋒

“中國債券市場債券封閉式回購與開放式回購比較研究”,《財貿經濟》,2005.03

“《金融工具的確認與計量暫行規定》實施對上市銀行價值影響實證研究”,《財政研究》2006.05

“證券投資基金價值構成實證研究”,《經濟管理》,2003.20

“中國債券市場投資價值研究”,《經濟管理》,2003.19

“基於期權理論動態證券資產配置模型研究”,《財貿經濟》,2004.06

“現行制度下中國金融市場的系統風險:以貨幣市場為例”,《經濟管理》,2005.05

“中國可轉換公司債券期權定價模型的有效性”,《經濟管理》,2005.01

“時變情況下股票定價模型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3.08

“中國可轉換債券投資價值研究”,《財貿經濟》,2003.08

謝榮、吳建友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基本內涵分析”,《審計研究》,2004.05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理論研究與實務發展”,《會計研究》,2004.04

鄭德淵

“基於不相等跳躍機率的複合期權定價模型”,《管理工程學報》,2004.04

鄧傳洲、趙春光、鄭德淵“職業會計師能力框架研究”,《會計研究》,2004.06

鄭德淵“基於跳躍過程的複合期權定價模型”,《中國管理科學》,2004.01

鄭德淵等“基於風險不對稱性的複合期權定價模型”,《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3.2

鄭德淵等“R&D的溢出效應”,《中國軟科學》,2002.09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