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

上流是一個詞語,具有很多意思。

基本信息

詞目

上流

拼音

shàng liú

探源

(1)指上游。
《南史·謝晦傳》:“晦據上流,檀鎮廣陵,各有強兵,足制朝廷。”《載敬堂集·江南靖士聯稿·題折瀑亭》:“物理如人,經曲折倍開勝境。 風光催汝,步雲霄更覽上流”
(2)指上品;上等。
羅隱《題方乾》詩:“顧我論佳句,推君最上流。”

基本解釋

1. [upper reaches of river]∶上游
2. [upper class]∶ 舊指社會地位高的
上流社會
3. [top grade] ∶上等;上品
上流作品

詳細解釋

1. 河流的上游。一般指距發源地較近的一段河川。
《左傳·襄公十四年》:“ 秦 人毒 涇 上流,師人多死。”《三國志·吳志·甘寧傳》:“ 羽 號有三萬人,自擇選銳士五千人,投縣上流十餘里淺瀨,雲欲夜涉渡。” 宋 范鎮 《東齋記事·承昭》:“ 承昭 乞紉布囊括土,投上流以塞之,不設板築,可成巨防。”楊朔 《鐵騎兵》:“﹝班長他們﹞沿著河朝上走,要找個淺些的地方過河。上流的水更急,總過不去。”
2. 指河流的上游一帶地區。
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河水》:“ 恆水 上流有一國。”《南史·宋臨川烈王道規傳》:“ 荊州 居上流之重,資實兵甲居朝廷之半,故 武帝 諸子徧居之。”
3. 上品;上等。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謝仁祖 年八歲……爾時語已神悟,自參上流。” 唐 羅隱 《題方乾詩》:“顧我論佳句,推君最上流。” 宋 李清照 《打馬賦》:“實博奕之上流,乃閨房之雅戲。”魯迅 《故事新編·起死》:“真寫得有勁,真是上流的文章。”
4. 指有權勢的社會集團。
《漢書·劉屈氂傳》:“﹝ 賀 ﹞不顧元元,無益邊谷,貨賂上流,朕忍之久矣。” 顏師古 註:“丞相貪冒,受賂於下,故使眾庶貨賄上流執事者也。” 宋 司馬光 《乞責降第四札子》:“臣雖至愚,粗惜名節,受此指目,何以為人。非徒如是而已,又使譏謗上流,謂國家行法,有所偏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