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雲珠紀念館

上官雲珠紀念館

上官雲珠紀念館,坐落在長涇鎮河北老街142號。2007年11月9日,上官雲珠紀念館在江陰市長涇鎮正式開館,占地面積350平方米。

基本信息

簡介

上官雲珠紀念館上官雲珠紀念館
上官雲珠紀念館坐落在長涇鎮河北老街142號。坐北朝南,前店鋪,後住宅,已有約400多年歷史(原房屋是韋家從汪家買下的)。房屋系磚木結構樓房式,面寬三開間,三進兩層,合計350平方米,位於老街中段。上官雲珠的父親當過塾師,開過小鋪,母親靠織布、賣布來維持全家生活。因父親經營不善,造成家境貧寒,賣掉小鋪去上海謀生。解放後1952年土改時,政府將韋家東二間從南到北三進沒收,產權屬地方房產部門所有,租給長涇供銷社開店使用,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西面一間一直是韋家韋秋粵之私家房產,韋家常年在外,該房委託長涇房管所代管,出租給長涇供銷社使用。 長涇鎮黨委、政府考慮到該房屋的價值,要充分發揮韋氏故居的作用,於是鎮黨委召開聯席會議,研究決定將此房屋從江陰房管部門與韋氏私家房買下,進行恢復修繕,做上官雲珠故居恢復啟動儀式,4月動工,10月修繕結束,11月籌備布館,於2007年4月30日上官雲珠紀念館布置結束,11月9日正式開館。在開館儀式上,江陰市領導朱民陽徐冬青陳楠,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影協主席吳貽弓,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秦怡、劉子楓,著名劇作家黃宗江等一批老一輩電影藝術家,及上官雲珠親屬代表出席了上官雲珠紀念館開館儀式。著名導演謝晉、王家衛為紀念館開館送來了花籃。

建築布局

上官雲珠紀念館上官雲珠紀念館
現陳設布局為三廳二區:即瞻仰廳(底樓第一廳)前言、上官雲珠生平檔案;影視廳(底樓中);展示廳第一部分是藝術旅程與銀幕形象(底樓中、二樓中間、二樓前西)、第二部分銀幕之外(二樓前中)、第三部分緬懷與追思(二樓前東);原上官雲珠學習、居住區(二樓最後);紀念館的辦公、衛生區(底樓第二廳)。
在上官雲珠故居,留下了她的上海影界同仁們的題詞。有吳貽弓的“江南明珠,上官雲珠,兩顆明珠,共躍輝煌”;有謝晉的“美麗長涇培育了上官雲珠”,有仲星火的“能不憶長涇”;有秦怡的“長涇情誼深”等珍貴墨寶。
自上官雲珠紀念館開館一年多時間以來,各地慕名而來的觀眾絡繹不絕,有中國小生、市民、文藝界朋友、作家、教師、商界、企業員工,以及旅居外地的長涇遊子。廣大參觀者一睹一代影星風采,對長涇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牢記了人生格言:認認真真工作,清清白白做人。

‍人物簡介

上官雲珠(1920年3月2日-1968年11月23日),江蘇江陰長涇鎮人,女,名均犖,字超群,小名亞弟,又名韋亞君。中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中國影協會員,上海影協常務理事,上海市政協第一、二屆委員和第三、四屆常務委員。在亂世風雲里苦苦掙扎著的上官雲珠,幾乎走遍上海灘大大小小的演出團體,即使沒有報酬也要參加演出。終於,她因在《一江春水向東流》《麗人行》《希望在人間》《萬家燈火》《烏鴉與麻雀》等經典名片中塑造了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而蜚聲影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