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升號

上升號

上升號為上升號宇宙飛船的簡稱,重5.32噸,球形乘員艙直徑與東方號飛船大體相同,改進之處是提高了艙體的密封性和可靠性。太空人在座艙內可以不穿太空衣,返回時不再採用彈射方式,而是隨乘員艙一起軟著陸。上升號一共只發射了2艘。上升1號載3名太空人,在太空飛行24小時17分鐘;上升2號載兩名太空人,在太空飛行26小時2分鐘。 計畫的主要目的,是試驗載2人的飛船系統,繼續考察航天員在太空中的工作能力,以及考察航天員之間相互配合的能力。

上升號宇宙飛船與東方號比較

上升號

“東方號”和“上升號”階段。這個階段從 1957 年 10 月第一顆衛星上 天到 1965 年 3 月“上升 2 號”飛船發射。這是奠定基礎的 8 年。在這 8 年中, 蘇聯從發射人造衛星到載人飛船,表明運載火箭的推力有了很大增長。這一 階段的飛行任務是檢驗飛船內保障生命系統的可靠性,改進宇宙飛船的構 造、性能,延長人在宇宙中的飛行時間,以證明人可以在宇宙中長期生活、
“東方號”宇宙飛船一共發射了 6 次。“東方 2 號”創造了“繞地球飛行 17 圈的記錄;在軌道上進行了兩次編隊飛行。第二次編隊飛行,在太空持 續了 3 晝夜,蘇聯女太空人捷列什柯娃參加了這次飛行,她是世界上第一個 上天的女性。和捷列什柯娃一起飛行的另一名太空人貝科夫斯基,首創了空 間飛行 119 小時的紀錄。
“東方號”宇宙飛船是一種球型艙,它由一枚帶 21 個發動機的運載火箭 送入軌道。“東方號”飛船的太空人返回地面時,必須按動彈射裝置按鈕, 連人帶彈射座椅一塊射離飛船座艙,然後依靠降落傘降到地面。為了保證宇 航員著陸安全,蘇聯曾生產了一批模擬人,置入密封的球型太空艙內,由飛 機帶到大約 1 萬公尺的高空空投。
“上升號”宇宙飛船和“東方號”相比,有了很大改進,當它從軌道返 回時,太空人不用彈射脫離座艙而是和飛船一起進行軟著陸。飛船的兩套制 動火箭系統和新式的著陸裝置,能使它軟著陸時的速度“幾乎等於零”。“上升號”飛船內設 3 個座位,太空人在座艙里可以不穿密閉的宇宙服活動。

上升一號

上升號宇宙飛船的具體任務

“上升號”飛船一共進行了兩次發射。1964 年 10 月 12 日發射的“上升1 號”飛船在軌道上飛行了 24 小時 17 分鐘,3 位太空人完全處於自由狀態, 不管工作、飲食、休息,都不紮上皮帶,以充分體驗失重狀態對人體機能的 影響。1965 年 3 月 18 日發射的“上升 2 號”宇宙飛船中兩名太空人中的一 位,穿上了特製的宇宙服,在宇宙空間自由飄動,最遠飄離飛船 5 公尺。對於“東方號”和“上升號”飛船的上天,蘇聯的輿論工具曾作了大量的宣傳,充分讚揚了蘇聯宇航方面的成就。
1964 年 10 月 12 日,“上升 1 號”準時發射,在環繞地球的軌道上飛行了 17 圈。在飛行中,太空人按照慣例用無線電電話和在黑海別墅的赫魯雪夫 通了話,但整個航行沒有獲得任何具有科學價值的成果。10 月 13 日,“上 升號”飛船安全返回地面。

完成人類首次太空行走的列昂諾夫

“上升 2 號”飛船的飛行,也是美蘇太空競賽的一種表現方式。蘇聯早 就得到訊息,美國“雙子星座”宇宙飛船上的太空人要試驗空間“行走”, 後來更得到了確切的發射日期:1965 年 3 月 23 日。為了搶時間,趕在美國前頭實現太空人宇宙“行走”,蘇聯於 3 月 18 日發射了“上升 2 號”飛船, 再一次獲得了一個“第一”。美國太空人到宇宙中“行走”,計畫是降低座 艙壓力,打開艙口出入的。蘇聯採用了一個簡便辦法,在艙口安裝了一個輕 便的出入管道。進入宇宙的太空人先進入這個管道,由另一名太空人從後面 封閉管道口,然後那位太空人就能打開艙口進入宇宙。“上升 2 號”比“雙 子星座 3 號”早飛了五天,太空人阿列克塞·里昂諾夫在宇宙中“行走”了9 分鐘。誰知當他奉命重新返回宇宙飛船時,他的宇宙服如同氣球似地膨脹 起來,怎么也不能從輕便管道口進入飛船座艙。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想了 許多辦法,一共用了 8 分鐘才擠進座艙。當“上升 2 號”飛船繞地飛行 17 圈即將返回地面時,突然遙控裝置失靈,制動發動機停止工作。於是按照地 面指揮中心的指令,這兩位蘇聯太空人不得不多飛 1 圈並且改用手動操縱裝 置啟動制動發動機。這樣才得以安全返回。由於這個故障,“上升 2 號”飛 船的實際飛行時間是 26 小時,而不是原定的 24 小時。飛船的降落地點也不 是原定的蘇聯南半部地區,而是在北部的彼爾姆附近一個積雪很深而樹木稀 疏的林區。那天還布置了駐紮在遠北和北極地區的蘇軍所有空軍部隊隨時準 備救援。

上升號宇宙飛船的歷史背景

1963 年底,一家美國刊物透露,美國將在 1964 年春進行兩次不載人的 發射——“雙子星座”和“阿波羅”飛船。這使蘇聯總理兼黨的第一書記赫 魯曉夫感到著急,於是命令蘇聯宇宙飛船總設計師科羅廖夫在下一個革命 節,即 1964 年 11 月 7 日前把三位太空人同時送上天,壓倒美國。這使科羅廖夫大感為難:設計新飛船時間上來不及,仍用“東方號”又容不下 3 名宇 航員,最後的解決辦法只能是“冒險”,在“東方號”的基礎上改裝。原先的 1 張座椅改為 3 張,並排放不下,改為三角形置放。由於運載火箭的最大載荷不過 530O 多公斤,所以蘇聯進口了新的無線電設備和儀器,取代原先“東方號”上笨重的設備。為把重量降到最小限度,科學家們將不必要的螺栓等 拆卸下來,盡力減輕每 1 克多餘的重量。最後連 3 位太空人的食物也只局限 於水果、蔬菜和肉類這些“實實在在”的東西,終於過了“重量關”。與此 同時,蘇聯科學家還解決了太空人的著陸問題。“上升號”艙內擠塞了 3 名 太空人後當然不能再使用彈射座椅,熔接密封的座艙決定了他們必須和飛船 一起著陸。經過反覆試驗,最後制出了用卡普隆合成材料做成的降落傘。這 種降落傘能使飛船座艙整個地安全著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