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開瓢

三開瓢

三開瓢,西番蓮科蒴蓮屬植物。

基本信息

概述:

植物通植物通

所屬卷:Adenia Forsk.

所屬科:Passifloraceae nom. conserv.

中文名:三開瓢

海拔:500-1800

命名來源:(雲南植物志)

形態特徵

木質大藤本,長約8—12米,莖圓柱形,無毛,具線紋,分枝粗壯。葉紙質,闊卵形或卵圓形,長10—23厘米,寬7—18厘米,頂端急尖,基部心形,嫩枝葉全緣,具較長質邊,常向葉基部邊緣具小腺齒,稀在葉中部以下成波狀,老枝葉間2—3裂;葉脈4—5對,第三回脈橫出,平行,兩面可見,葉柄長5—15厘米,頂端有2個大、杯狀腺體。聚傘花序腋生,成對著生長梗頂端,中央1—2朵花,具極長的捲曲花柄或形成卷鬚。苞片小,長圓形。花兩性者:花萼管壇狀,長9—10毫米,外面被有紅色斑紋,裂片5枚,反折,卵狀三角形,長寬各約1毫米;花瓣5枚,長圓匙形,長6毫米,寬1毫米,有紅色斑紋,著生於萼管喉部;副花冠裂片匙形,長僅0.7毫米,頂端2淺裂;雄蕊5枚,花葯圓錐形,長3—4毫米,花絲中部以下約1毫米合生成管,併合成雌雄蕊柄,子房橢圓形,柱頭3枚,無柄,反折。花為單性者:雄花:花瓣長圓形,子房無柄,極退化。雌花:花瓣著生萼管中部以下,柱頭皆有短花柱。蒴果紡錘形,長6—8厘米,徑2—3厘米,室背三瓣開裂,熟時深紅黃色帶紫,外果皮木質,中果皮海綿質白色,果瓤黃白色;果柄長2—3厘米;種子多數,長7—9毫米,黑褐色,有網紋及凹窩。花期5月,果期8—10月。

分布及生境

產西雙版納、臨滄、鳳慶、景東、龍陵等地,生於海拔500—1800米的山坡密林中。亞洲東南部自錫金,不丹,印度東北部至緬甸泰國寮國高棉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均有。

用途及功能

獸醫用代瓜簍。藤莖及根藥用。

中草藥

藥名:三開瓢

來源:為西番蓮科植物三開瓢的藤莖及根。

功效:清熱解毒、活血散瘀。

主治:用於乳癰初起,胸內熱痰。

性味歸經:甘、微苦,寒。心、肺、肝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克。

別名:肉杜仲(《新華本草綱要》)、紅牛白皮(雲南大理)、假瓜蔞(《中國高等植物圖鑑補編第二冊》)

考證:始載於《雲南、中國高等植物圖鑑補編第二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