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野戰將傳奇

三野戰將傳奇

《三野戰將傳奇》是2011年長城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魏白。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這是陳毅麾下的雄師勁旅,人民解放軍五大主力之一。《三野戰將傳奇》選取了隸屬這支光榮部隊的10位鐵血戰將,將其各富傳奇色彩的軍旅生涯,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呈現給廣大讀者。他們分別是:“大將之首”粟裕;“血膽將軍”許世友;“軍中儒將”葉飛;“壯族上將”韋國清;“文武兼備”的宋時輪;“鐵面將軍”王建安;“常勝將軍”聶鳳智;綽號“王老虎”的王必成;“拚命三郎”陶勇;被稱讚為“皮有功,少晉中”的皮定均。

圖書目錄

大將之首——大將栗裕

血膽將軍——上將許世友

軍中儒將——上將葉飛

壯族上將——上將韋國清

文武兼備——上將宋時輪

鐵面將軍——上將王建安

常勝將軍——中將聶鳳智

“老虎來了”——中將王必成

拚命三郎——中將陶勇

“皮有功,少晉中”——中將皮定均

部分書摘

三野戰將傳奇最新章節試讀:1948年初的那幾個月里,一向果敢坦率的粟裕陷入了沉思和猶豫之中。起因是中央軍委的一道命令。1948年1月下旬,剛打完沙土集戰役的粟裕還沒來得及休息,就接到軍委命令:為迫使敵人改變戰略部署,吸引敵人20至30個旅回防江南,確定華東野戰軍外線兵團的第1、第4和第6縱隊,組成第1兵團,由粟裕率領渡長江南進,在南方數省執行機動作戰任務。先在湖南和江西兩省周旋半年至一年,以躍進方式分幾個階段到達閩浙贛邊,使國民黨軍防不勝防,完全處於被動應付的地位。中央軍委的命令中指示:渡江時間,可在2月,或5月,或秋季。這是一個大手筆。此舉成功,將如鐵扇公主肚子裡的孫悟空,會攪得蔣介石的統治後方天翻地覆,迫使蔣軍從中原前線撤師回防,從而大大減輕中原解放軍的壓力,為分割殲敵創造機會。軍委要粟裕把自己的想法“熟籌見復”。粟裕接到中央軍委的命令後,確實進行了“熟籌”,卻遲遲沒有“見復”。作為一位傑出的軍事指揮家,粟裕心知中央軍委採取這一重大的戰略決策,顯然是為了進一步把戰爭引向敵人的深遠後方,以配合正面戰場,發展戰略進攻。奇兵南下的戰略行動能否達到預期目的,不僅對中原戰場和華東戰場,而且對解放戰爭的全局都會有重大影響。粟裕把3個縱隊帶到濮陽地區進行整訓,厲兵秣馬,同時以多種手段對敵人進行偵察,向長江沿岸地區派出先遣小分隊積極做渡江的準備工作。準備歸準備,粟裕卻未再率軍向南行動。這期間,他經過反覆考慮,逐步認定了自己判斷。揮師南下,3個縱隊10萬大軍,渡江以後完全沒有了後方,糧、彈、餉、傷病員都無從著落。在敵人的心臟作戰,勢必遭到瘋狂的圍追堵截。當年曾率抗日先遣隊無後方作戰的百般苦楚,令粟裕刻骨銘心。部隊一路征戰到閩浙贛,將會減員一半。剩下的人員,在一無後方二無外援的情況下,也無法打大仗,無法給敵人以致命的打擊,自己反而每天都要窮於應付敵人的騷擾和圍剿。儘管3個縱隊渡江南進後,可以調動江北部分蔣軍回防江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