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祖寺

三祖寺

三祖寺位於安徽天柱山南面景色怡人的鳳形山上,為南朝國師寶志禪師開創,梁武帝賜名山谷寺。隋初,禪宗三祖僧璨來此弘法教學,並傳衣缽給四祖道信,於公元606年在此立化,故稱三祖寺。後,唐肅宗賜三祖寺名為三祖山谷乾元禪寺。唐代宗又謚三祖僧璨號鑒智禪師,賜其舍利塔名為覺寂塔。宋太宗謚開山寶志禪師名為寶公,賜號道林真覺禪師。三祖寺的輝煌地位,使文人墨客紛至沓來。僅北宋一朝,就有林逋、王安石、蘇東坡、黃庭堅、李公麟、陸宰等游寺題詩,有的還居寺讀書,修身修性,潛心學佛。有詩云“禪林誰第一,此地冠南州”。2017年9月,三祖寺發現佛牙舍利。

基本信息

寺廟介紹

三祖寺三祖寺
三祖寺,原名山谷寺,在縣城西9公里野寨小街北。據舊志載:南朝梁時(公元507年),白鶴道人、寶志禪師,兩人都想在此處建道場,梁武帝命他倆各施法寶識地,得者居之。道人放白鶴,和尚拋三祖山谷乾元禪寺錫杖。鶴飛在前,將落地時被錫杖飛來聲所驚,止於他處,錫杖卓立此地,寶志即在此建寺。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命名為山谷寺。北周初,禪宗三祖僧璨隱居於此,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正式駐錫於此。並在此傳衣四祖道信。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唐肅宗詔賜山谷寺為“三祖山谷乾元禪寺”。自寶志開山創建,近1500年來,該寺少衰即興,始終巍立於禪林之中,實為國內不可多見的佛剎。更以三祖僧璨受度於二祖後,於此傳四祖,又行游返化於此而揚名宇內。今日山谷寺或稱三祖寺,這裡群山環抱,中聳一山峰,蒼然獨秀。潛水流其前,天柱聳其後,風物秀麗,堆碧疊翠,幽靜宜人。

寺廟傳說

三祖寺三祖寺
傳說南朝時,今南京道林寺高僧寶志,看中了谷口鳳形山。江南雲遊方士白鶴道人,也看中了此處。兩人向梁武帝具奏,都想在此建觀造剎。武帝命二人各顯神通以物識地,得者而居。寶志與白鶴道士鬥法術,卓錫於此。寶志得了這塊寶地。他先居洞習靜,後何氏三兄弟獻私宅,於公元505年建“菩提庵”。武帝於公元536年賜名“山谷寺”。

建寺不久,遇北周滅佛,在洛陽的二祖慧可叫三祖僧璨南徙避難,僧璨便棲隱於天柱山與岳西縣司空山之間。後來,隋文帝興佛,僧璨便於公元589年正式駐錫山谷寺,開三祖道場。公元601年,三祖僧璨去今江西吉安傳衣缽與禪宗四祖道信。公元606年,三祖僧璨于山谷寺前法會大樹下為信眾說法時,合掌立化,葬於寺後。

寺廟史料

三祖寺三祖寺
唐天寶12年(公元745年),舒州(今潛山)別駕李常取三祖遺骨火化,得五色舍利三百顆,一百顆自己送老家供奉,一百顆進獻朝廷,將另外一百顆塑僧璨像,並拿出自己的俸祿,造三祖舍利塔。

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肅宗詔賜山谷寺為“三祖山谷乾元禪寺”。從此,山谷寺就被人們稱作三祖寺。公元772年,代宗賜三祖舍利塔為“覺寂塔”,謚僧璨為“鑒智禪師”。

後來,由於朝廷的喜好,以及戰亂等原因,三祖寺被多次破壞,同時也進行過多次重建和修繕。建國後,1979年,國家有關部門和各級政府,先後撥款修葺了寺院、覺寂塔等,1983年,國務院批准三祖寺為中國漢族地區重點開放寺廟之一。

現在的三祖寺坐落於天柱山腳下的鳳凰山上,寺廟依山就勢,風景優美,佛教文化濃厚,進入寺內,兩旁翠竹排空,古松蔽日,從大雄寶殿出來,沿石階而上,路左邊立明朝安慶知府胡纘宗“山谷”石碑,路右邊豎清朝安慶知府張楷“香岩”碑刻,信心亭、立化塔、三高亭矗立眼前。檀煙霧饒中走完台階,便見塔院大門,門額上是由已故中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書法家趙朴初題寫的“山谷寺”三個大字。門兩邊牆頭,探出兩條巨龍。裡面,覺寂塔高入雲端。千佛殿、觀音殿、祖師殿圍繞四周。在青山綠水環抱中的三祖寺,已成為佛教徒從事佛事活動的主要場所。

三祖寺三祖寺

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後,佛教文化與中國本土文化相融合,遂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而中國漢傳佛教的最大的特性就是禪宗.在歷史上,禪師們與帝王將相,文人學士們就禪的"心法"相交流,相唱和.對中國文化及宋明理學的形成影響可謂至大且深,而提到禪宗文化,不能不提三祖僧璨大師所著《信心銘》 。《信心銘》第一次對“禪法新要”用文字表達出來。《信心銘》與《六祖法寶壇經》成為最具中國特色的佛門典籍。而《信心銘》的著作地就是三祖僧璨曾經修行、弘法過的三祖禪寺

天柱山瑰麗奇絕,歷代受帝王垂青。春秋時,這裡是大夫皖伯的封地。封地之內,山名皖山(今天柱山),水稱皖水(今潛河),今天的安徽簡稱“皖”,即源於此。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劉徹南巡,設壇祭拜,封天柱山為“南嶽”。漢宣帝劉洵、南朝宋孝武帝劉駿亦次曾遣使詔祭。由此,歷代備受帝王尊崇的天柱山,被視為“洞天福地”。天柱山三祖禪寺禪宗三祖僧璨駐錫之地

三祖禪寺位於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境內天柱山上,南朝時屬廬江郡。魏晉南北朝是佛教在中國的一個大發展時期,尤以梁武帝時期為最盛。梁武帝對佛教信仰甚篤,影響所及,沿江各地皆盛行佛教,僧寺眾多。杜牧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所詠的就是這時的盛況。三祖禪寺即在此時開山建剎。禪宗三祖駐錫山谷寺

齊梁之交,達摩法師渡海將禪法帶到中國,被譽為中國禪宗初祖。達摩與梁武帝蕭衍應對不契,於是一葦渡江,來到北魏少室山五乳峰石洞面壁9年,參禪打坐、伺機傳法。後遇慧可“斷臂求法”,達摩將“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的禪法、衣缽傳給慧可,慧可因此被尊為中國禪宗二祖。

三祖寺三祖寺
僧璨(公元510年—606年)被稱為禪宗三祖。他到二祖慧可處請開示佛法的典故,見於《祖堂集》記載:北齊天保初年(公元550年)有一居士,不言姓氏,年逾四十,到二祖慧可處請開示佛法。求曰:“弟子身纏風恙,請和尚為我懺罪。”慧可說:“把你的罪對我說,我為你懺。”來者沉思片刻說:“我還說不出我的罪究竟在什麼地方?”慧可說:“我已為你懺過,你最好皈依佛法,出家僧住。”居士說:“今日見到和尚,已知自己是一個僧人了,但不知何為佛法。”慧可說:“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無二,僧寶亦然。”居士領悟地說:“今日始知人的罪不在內,不在外,也不在中間,在於其心,佛法也是如此。”慧可聞言,十分喜悅,深器來者,即為剃度,高興地說:“是吾寶也,宜名僧璨。”

這一年的3月18日,僧璨在光福寺受足具戒。後北周武帝宇文邕“滅佛”,僧璨隨二祖慧可南遁隱居,往來於司空山和皖公山(今天柱山)之間長達15年之久,後接衣缽,是為禪宗三祖。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僧璨正式駐錫山谷寺(今三祖禪寺),公開弘揚禪法。

歷史沿革

三祖寺三祖寺
在禪宗發展歷史上,僧璨是一個重要的坐標。禪宗初祖達摩在南朝時將禪法帶到了中國,當時人們是遇而未信,至二祖慧可時,人們是信而未修,在三祖僧璨時是有信有修。他對禪宗的漢化改造發展,有幾個明顯的表現。其一,變面向達官顯貴為面向下層民眾。佛教初入中國,信仰接觸者多為貴族,僧璨改變靠上層弘法的方略,變為在村夫野老中隨緣化眾;其二,變在都市城廓建寺院為在深山僻壤布道場;其三,變居住無常的“頭陀行”為公開設壇傳法;其四,變“不立文字”為著經傳教。禪法初傳,有“不立文字”之說,主張靜坐安心漸悟法門。僧璨在公開弘法的同時,精心著述《信心銘》。《信心銘》以詩體寫成,146句,四字一句,584字,從歷史與現實,祖師與信徒、教義與修持的結合上,闡明義理,大開方便,應機施教。有人稱《信心銘》是中國禪宗史上第一部經典,為禪宗以文字總結其修習經驗開創了理論先河。

佛教典籍記載,隋開皇十二年(公元592年),沙彌道信來到皖公山山谷寺,禮謁三祖僧璨,求曰:“願和尚慈悲,為我解縛。”三祖問:“是誰將你縛住了?”道信答:“無人縛我。”三祖僧璨大師又問:“既無人縛你,那你又求何解縛?”道信聞言大悟,後又隨三祖修學九載,接法是為禪宗四祖。
隋煬帝大業二年(公元606年),三祖大師說法時合掌立化。唐天寶四年(公元745年),舒州別駕李常取僧璨的遺骨火化,得到五色舍利300粒,用其中100粒塑造三祖像,又拿出自己的俸祿,為其建造一座三祖舍利塔,把三祖的塑像放置於塔的底層。

三祖寺三祖寺
唐乾元元年(758年,)肅宗李亨賜山谷寺名“三祖山谷乾元禪寺”。公元772年,唐代宗李豫謚僧璨名“鑒智禪師”,賜三祖舍利塔名“覺寂塔。”後來,寺院和塔多次被毀和重修。現在的塔,塔宮裡珍藏有三祖百顆舍利子,唐代的塔基、宋代的塔剎、明代的塔身。寶塔為樓閣式塔體,磚木結構,飛檐翹角,斗拱相乘。塔為5層,外鏇中空,螺鏇而上。每層4門相對,兩虛兩實。遊人登塔,常被虛實所迷。塔頂置有相輪,由8條碗口粗的鐵鏈牽制,鏈上系有400餘只風鈴。風吹鈴動,叮噹悅耳。
北宋時期,三祖禪寺的香火達到鼎盛時期。宋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舒州山民柯萼遇一老僧指點,於萬歲山(今天柱山風景區的玉鏡山)古松下掘一石篆,上鐫南梁高僧、三祖禪寺開山祖師寶志手書“聖祚綿遠”四字,進呈於朝。太宗趙光義為此石篆取名“瑞石”,並遣使至舒州三祖禪寺,頒詔臻謝,謚寶志名“寶公”,賜號“道林真覺禪師”。
宋天聖六年(公元1028年)三月,為給仁宗趙禎增壽,朝廷選舒州三祖禪寺為道場,建“資壽寶塔”一座,並賜佛牙舍利,監藏於塔座之下。同期,三祖禪寺也高僧輩出,宗風大振。時有“禪林誰第一,此地冠南州”之譽。
此後,三祖禪寺幾經損毀,歷經滄桑磨難。南宋末年,元兵南侵,寺院被毀,直至明朝中葉,方得以重建,史稱中興。明末再毀,整個清朝時期乃至民國,僅得以維持香燈不滅,呈衰敗狀態。1979年後,歷經近30年的建設,寺院整體結構得以逐步恢復。
三祖寺三祖寺
這個風景如畫的谷口,連同倚靠的瑰麗奇絕的天柱山,都曾受到歷代帝王的垂青。春秋時,這裡曾是大夫皖伯的封地,封地之內,山名皖山,水稱皖水,今安徽省簡稱皖,即源於此。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武帝劉徹南巡,舳艫千里,法駕谷口,在鳳形山東側台地上設壇祭拜,封天柱山為“南嶽”。嗣後,漢宣帝劉洵、南朝宋孝武帝劉駿明成祖朱棣等,均遣使列式,到這裡來詔祭南嶽天柱山。歷代帝子的祭祀大禮,史冊昭昭,巨典煌煌,使得它名聞遐邇,聲播九州,故而歷代道徒釋子都視此為“洞天福地”,爭相據為已有,建觀造剎,傳道布經。
南朝梁天監四年(公元505年),梁都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道林寺高僧寶志江南著名方士白鶴道人“鬥法”,卓錫得地,開山建剎。初名菩提庵,武帝蕭衍聞奏,賜額“山谷寺”。北周建德六年(公元577年),周武帝宇文邕滅佛,誅滅沙門,禪宗三祖僧璨南徙隱避皖公山(即今天柱山風景名勝區),往來於司空山(今安徽省岳西縣境)與皖公山之間,幽棲林野,澗飲松餐,積十餘年無人知曉。隋文帝開皇十年(公元590年),僧璨正式駐錫山谷寺。開皇十二年(公元592年),沙彌道信投謁僧璨,求“解脫”法門,奉師九載。仁壽元年(公元601年)受僧璨衣缽,是為禪宗四祖。湯帝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僧璨於寺前法會大樹下為四眾說法時,合掌立化,葬於寺後。
唐玄宗天寶四載(公元745年),舒州別駕李常啟僧璨遺骨火化,得舍利三百粒,以百粒塑僧璨像,出已俸建舍利塔,置像於塔座南竇。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肅宗李亨賜山谷寺名“三祖山谷乾元禪寺”。大曆七年(公元772年),代宗李豫又謚僧璨號“鑒智禪師”,賜塔名“覺寂塔”。會昌五年(公元845年),武宗李炎滅佛,寺與塔俱毀,宣宗大中初(公元847年),寺塔又獲重修。
三祖寺三祖寺
宋太平興國七年(公元982年,)舒民柯萼於萬歲山(即玉鏡山)古松下掘出一石篆,上鐫寶志手書“聖祚綿遠”4字,進獻於朝。太宗趙光義取名“瑞石”,遣使至三祖寺致謝,謚寶志名“寶公”,賜號“道林真覺禪師”。天聖六年(公元1028年),,章獻皇太后降旨,為仁宗趙禎增壽,選舒州山谷寺為道場,降賜佛牙舍利,建資壽寶塔。皇祐二年(公元1050年),塔被雷焚,宋廷復飭造資壽寶殿。宋末,元兵南侵,三祖寺被兵火燎劫,唯塔獨存。明清兩代,屢修屢毀。至民國初,始有恢復,但規模僅限於塔院,山下大殿,山門等,均成一片廢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寺宇寮房先後被用作學校和農村幹部培訓班。1957年,國營天柱山林場建立,三祖寺被併入林場。“文化大革命”中,寺內佛像、經籍盡被付之一炬。1979年以後,三祖寺獲準開放。1981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覺寂塔為全省重點言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4月,國務院公布三祖寺為中國漢族地區重點開放寺廟之一。十幾年來,在各級人民政府的關心支持下,三祖寺漸次得到了修復和發展。從1987年起至1996年的10年間,三祖寺先後建成了千佛殿大雄寶殿天王殿、山門殿、尊客堂、法堂、上賓寮、東寮房、西寮房、塔院東寮樓、圓通門、海會堂等殿宇及配套設施,總建築面積達7000餘平方米,總投資達1100餘萬元。今日三祖寺,塔剎高聳,金殿交碧,爐香裊繞,鐘磬齊鳴,三祖宗風,千載猶存。
自唐宋以來,三祖寺一直是禪宗南派舒州一方的叢林,按叢林規制而容納十方僧眾,其住持人須由住寺僧眾公認,由十方名德的合適者擔任,故三祖寺史屬“十方叢林”。據《大乘義章》卷十三稱:叢林“能生智慧、神通等功德”,因而三祖寺亦稱“功德叢林”。三祖寺的叢林組織,按十方叢林規制,設定禪堂、客堂、庫房、衣缽寮四大堂口歸口管理,並根據四大堂口的寺務分工,在住持以下,設東、西兩序,分別由監院和知客負責。
三祖寺三祖寺
佛像,是佛教徙舉行宗教儀式時頂禮膜拜的重要的精神象徵。中國禪宗自六祖慧能以後,僧徙僅以道法相傳,多穴處岩居,或寄於律宗別院,不立佛像,不參禪拜佛,齟齬時生。馬祖道一乃創叢林,以安禪侶;百丈懷海制定清規、肅整禪風,叢林之制,漸次興盛;佛像供置,復踏正軌。三祖寺的佛像,民國以前無史料可考;民國間的佛像,盡毀於“文化大革命”,無一倖免。1979年以後至今,由簡陋而豐富。1985年以前,僅有數尊經改制和信眾敬獻的木刻佛像,且規格較小。1988年,緬甸仰光妙明法師贈送一尊40厘米高的玉石佛像;1993年,又增加了一尊5.5米高的漢白玉釋迦像和2.5米高的漢白玉迦葉、阿難像。1996年,三祖寺又投資50萬元,先後鑄成銅質釋迦太子、彌勒、千手千眼觀音,韋馱、達摩、慧可、僧璨、寶志像,每尊重量達300公斤,使三祖寺的佛像供置,達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水平。
佛教經典是佛教徙進行修持、求得無上智慧、達到真如境界的理論基礎和思想武器。它包括經、律、論三部分。經,是由佛陀說出,由其弟子集成的佛的言論,後被譯成漢文,取名曰“經”。律,是印度早期佛教時由佛陀及其弟子制定並陸續完善的各種戒律。論,是後世僧人對於經、律理義的詮釋、闡發以及對於佛教哲學思想的探討、研究的言論和文章。經、律、論的總集,則是《大藏經》 。1990年,台灣佛教協會通過全國佛教協會趙朴初會長轉贈給三祖寺一套漢譯縮印本《大藏經》,珍藏在藏經閣內。從此,三祖寺有了一套完整的佛教經典而傳延後世。
三祖寺三祖寺
佛事活動,是佛教徙按照佛教儀規所舉行的一種宗教儀式,並根據佛教各宗派的特點,有其佛事活動的特色。三祖寺佛事活動的開展,均按禪林規制舉行,並同時開展漢地佛教寺院共同開展的佛事活動,以及對外交流活動。在三祖寺的佛事活動中,尤以阿彌陀佛的聖誕日紀念活動——“彌陀七”最為隆重,它是三祖寺十幾年來最活躍、規模最大的佛事活動。佛教徙的“三皈依”、居士的“五戒”也都在“彌陀七”這場佛事活動中舉行。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千百年來流傳在民間的各種習俗越來越被人們所事視,有相當一部分習谷活動在三祖寺舉行。正月初一,數萬計的社會青年擁到三祖寺“出行”,拜佛年,圖在新的一年裡吉祥平安,萬事亨通;三月初三,民間傳說是三祖僧璨的誕日,江南、江北皖、等省的信徙,結成一支支數百人的“朝山”隊伍,專車來三祖寺。禮謁三祖,謂之“百子香”;九月初九,金秋重陽,一些老人結伴登山禮佛,吟詩唱和。這些,又給今日三祖寺增添了一個新的佛事活動內容——民俗佛事。

傳承意義

三祖寺三祖寺僧璨
三祖寺作為禪宗祖庭,三祖僧璨的道場,千百年來,曾湧現過許多高僧大德。開山僧寶志,是梁武帝蕭衍的國師,他形跡邋遢,近乎瘋癲。據《花朝生筆記》載,明清以來流傳最廣的活佛濟公的藝術形象,就是根據寶志的原型塑造的。寶志與白鶴道人鬥法開山的故事,至今還在三柱山區廣為流傳。
在高僧輩出的中國佛教禪宗中,三祖僧璨則是一位傑出的大師。他不僅在北周宇文氏滅佛、隋楊廣餮滅建康的危境中忍辱負重,將禪宗這一剛剛植入中國土壤的新的佛教宗派從瀕臨滅絕的危境中拯救出來,使之延續發展,同時,他在隱避皖公山的十數年間,完成了他的畢生之著《信心銘》,為禪宗思想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四祖道信,少年來三祖寺,在僧璨精心培育下,受領禪宗衣缽,傳法於皖、贛、鄂三省,改《楞伽經》《金剛經》傳家,為後來六祖慧能的“頓悟”法門開示了理論先導,也為禪宗的最後形成拓寬了理論領域並奠定了組織基礎。嗣後,唐代的智、宋時的守禧、明季的善達、清初的東源,以及民國時的月海等,都為振興祖業,光耀宗風作出了各自的貢獻。
在歷代高僧駐錫的同時,三祖寺也得到了諸多檀越的護持。上自帝室,下至庶賢,如:梁武帝蕭衍,唐肅宗李亨、代宗李豫、宣宗李忱,宋太宗趙光義、仁宗趙楨;唐舒州別駕李常、刺史獨孤及、張彥遠;梁潛邑隱士何氏三高、明處士葛暹等。雖然他們出於各自不同的動機和目的,但畢竟對三祖寺的興盛和發展起過重要作用。
三祖寺也曾以它歷史上的輝煌招來了歷代達官顯貴、墨客騷人。僅北宋一朝,就有林逋、王安石蘇東坡、黃庭堅、李公麟、陸宰等游寺題詩。至於唐代的李翱、李德修、呂渭,宋代的李師中、周邦彥、徐俯和范成大,明代的劉基等,他們雖然沒有留下直接吟詠三祖寺的詩篇,但在山谷流泉的崖壁上,卻留下了真跡。山谷流泉的300多處石刻的作者,無一不與三祖寺結下了不解之緣。
三祖寺歷史悠久,文物相對集中。但在經歷了1000多年的風雨剝蝕和兵災劫亂之後,幾乎盡毀無餘,以至今天很難見到它歷史的一斑。據舊《潛山縣誌》載,漢武帝祭岳時用的四隻大鑊,明末尚有一隻存於三祖寺內,後卻不知所終。“文化大革命”中,據當地民眾目睹,“紅衛兵”毀塔無計,將造龕中的僧璨舍利像砸毀,並將像內一卷黃綾經文投入火中。這卷黃綾經極有可能就是僧璨的《信心銘》。今日三祖寺的文物,主要是倖存下來的部分古建築、摩崖石刻碑刻。這些石刻、碑刻,不僅為今日遊人增添游景攬勝、撫古思今的感慨,而且還可以通過這些斷斷續續的記載,把三祖寺歷史的這串零散的珠璣連綴起來,以再現其昔日的風采。
三祖寺三祖寺請舍利
三祖寺的依山傍水,自然風光秀美,人文景觀薈萃。寶志飛錫開山的卓錫井,在天柱山延壽園內;志公棲身習靜的寶公洞,在塔院門東側竹蔭中。佇立達摩崖下,能品味達摩面壁入定之境;足踏“解縛”石上,可追憶昔年道信求法之情。三高亭邊,憑弔何氏兄弟獻宅建剎的高風亮節;立化塔旁,更領悟僧璨忍辱負重的孤詣苦心。山谷流泉石壁,薈萃唐宋以來300餘處摩崖石刻,使人流連忘返;秋興亭畔峭崖,鐫刻當代名家真書,令人嘆為觀止。青牛石眠臥溪邊,似在訴說老子出關的經歷;涪翁亭醉賞泉聲,向你敘述黃庭堅騎“牛”讀書的樂趣。旌駕橋頭,遙想當年漢室鑾駕威儀;祭岳壇邊,評說武帝劉徹號封“南嶽”的盛典。
三祖寺,歷史悠久。隋代開始建剎,唐代盛興,後屢遭兵燹,幾經興衰。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宗教政策逐步落實和旅遊業的快速發展,三祖寺己今非昔比,香客如雲。一九八三年四月,國務院公布為中國漢族地區重點開放寺廟之一,香火更加旺盛。

寶志建庵

三祖寺三祖寺
早在南朝劉宋明帝泰始初年(465),建康(今南京市)道林寺高僧釋寶志,雲遊各地,來到天柱山,酷愛谷口鳳形山的山光水色,意欲安禪弘法。梁天監四年(505),江南雲遊方士白鶴道人,亦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擬建觀傳道。兩家爭奪一塊地,一山豈能二主居。梁武帝蕭衍聞奏,遂命二人各顯靈通,以物識地,得者居之。白鶴道人即展開手中羽扇,口中念念有詞,頃刻扇子化成白鶴,向鳳形山飛來,落地而立;釋寶志當下揮動手中錫杖,投向鳳形山。本來是白鶴先到,當聽到錫杖飛聲刺耳,昂頭一望,正向自己打來,即起身飛到右邊的山崗上,錫杖穩穩噹噹地插在地上。寶志得到此山,便住在石洞裡習靜參禪。時有潛邑隱士何求、何點、何胤三兄弟見狀,遂將私宅獻給寶志,供其開山建剎,初名“菩提庵”。

僧璨弘法

三祖寺三祖寺僧璨像
當時的菩提庵儘管深隱於茂林修竹之中,規模很小,但由於寶志虔誠弘揚佛法,吸引了遠近善男信女,紛紛前來禮佛,香火不斷,影響周邊,聲名遠播。公元五二○年,印度第二十八代祖師菩提達摩在南京與梁武帝機緣不合,渡江北上,經過菩提庵時,曾在峭壁上鑿了觀音閣(現稱達摩崖)。周武滅佛時,慧可護法南下,來到了舒州皖公山(即天柱山),找到了高徒僧璨,便駐錫現屬岳西縣的司空山。從此,僧璨遂往來於司空山與天柱山之間,隱姓埋名,行化山野,積十餘年,無人知曉。隨著時間的推移,武帝逝世,宣帝、靜帝即位,滅佛運動過去,佛教再興,僧璨於隋開皇二年(583),在司空山得到慧可傳承衣缽後,便審時度勢,於隋文帝開皇十年(590),正式駐錫山谷寺(即三祖寺),研著《信心銘》經典,公開傳經布法。隋文帝仁壽元年(601),將衣法傳給了道信,即往廣東博羅縣的羅浮山,兩年後鏇即返回山谷寺,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十月十五日在寺前法會大樹下,為眾說法後合掌立化,葬於寺後,唐玄宗天寶四年(745),舒州別駕李常取僧璨真儀火化,得舍利三百粒,以百粒塑僧璨像,出己俸建塔,置像於塔座南竇,供廣大信眾祀奉。
大師《信心銘》是禪宗祖師的第一部經典,全書一百四十六句,每句四言,計五百四十八個字,字字有聲,句句鏗鏘。宋代大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在《璨公信心銘》一詩中贊曰:“沔被有流,載浮載沉。為文以濟,一壺千全。法譬則水,窮之彌深。璨公所傳,等觀初心。”這是對《信心銘》的肯定與頌揚。

歷代皇封

三祖寺三祖寺
菩提庵自寶志開山建剎,香火旺盛,聲振朝野。梁武帝蕭衍聞奏,於大同三年(536)賜名“山谷寺”。唐乾元元年(758),肅宗李亨御賜山谷寺為“三祖山谷乾元禪寺”。大曆七年(772),代宗李豫又謚僧璨號’鑒智禪師”,賜塔名為“覺寂塔”。
宋太平興國七年(982),邑民柯萼於玉鏡山古松樹下掘一石刻,上鐫釋寶志手書“聖祚綿遠”四字,進獻朝廷,太宗趙匡義取名“瑞石”,遣使來三祖寺致謝,謚寶志名“寶公”,賜名“道林真覺禪師”。天聖六年(1028),章獻皇太后降旨,為仁宗趙禎增壽,選天柱山山谷寺為道場,降賜佛牙舍利,建資壽寶塔
這些皇封和御賜,不僅充分肯定了三祖寺的歷史地位,而且為振興佛教,提供了發展的良機。

高僧雲集

歷史名剎和歷代皇封構成的三祖寺知名度和美譽度,傳遍了神州大地,吸引了許多高僧大德前來駐錫傳法。

繼寶志、僧璨之後,來三祖寺駐寺弘法的高僧有:禪宗四祖道信,俗稱司馬,河南沁陽人。隋文帝開皇十二年(592),來皖公山禮謁僧璨,求其解脫法門。僧璨收其為徒,在身邊服勞九載。仁壽元年(601),道信承傳了僧璨衣缽在山谷寺駐錫,煬帝大業十三年(617)離開山谷寺,時間長達廿五年。
智岩,俗姓華,江蘇丹陽人。唐高祖武德初(618)入舒州皖公山山谷寺,從寶月禪師為弟子。在住寺二十餘年中,常與二虎相伴。縣令張遜聞傳,深感為奇,遂入室詢問:“大師徒眾幾何?”師答:“祇有兩三個。”張遜復問:“現在何處?”師以拂子敲擊禪床三下,二虎從室內咆哮而出,張遜大驚,智岩即示虎退去。
湛然,俗姓戚,江蘇常州人,唐代高僧,天台宗九祖。於唐肅宗至德(756-758)年間,入舒州山谷寺,誦經著述於舍利塔下。他深為山谷寺和舍利塔未能及時得到朝廷冊封而不安,便與禪眾寺大律師澄俊、嵩山大比丘惠融、勝業寺大比丘開悟等,同籌振興二祖基業,極力申具州府,經揚州牧御史大夫張延賞奏請朝廷,終於在乾元元年和大曆七年,得到了御賜。
除此,還有崇慧、馬祖道一徹聞、白雲守端、法演、慧勤、清遠、圓智智海等幾十位有名望的大和尚都與三祖寺有緣,或禮佛,或駐錫,在這裡留下了深深的足印。

千年冷落

三祖寺三祖寺
潛山縣地處江淮,是長江北岸上通四川武漢,下達南京、上海的交通要塞。由於地理位置顯要,在那戰火紛飛的年代,這裡是兵家必爭之地。而距縣城西北面九公里的三祖寺,便成為兵家搶占的據點。因此,從宋代開始,這裡烽煙不斷,三祖寺屢遭兵燹,佛教活動場所受到毀滅性的破壞,古剎冷落千秋。
南宋末年,元兵大舉南下,在江淮大地馳騁東西,天柱山則成為宋元兩軍的主戰場。時舒州義民在當地首領劉源率領下,於天柱山結寨抗元,三祖寺成了前沿陣地。這場民族戰爭長達十八個年頭,三祖寺除覺寂塔外,均被洗劫一空。
到了明代幾經修復,三祖寺香火有了延續。可是在明崇禎八年(1635)張獻忠率農民義軍進駐潛山,和明廷官兵多次激戰中,三祖寺又遭重創。

清代康乾盛世期間,有破闇法師和法嗣智海任三祖寺住持,廣施法雨,普結善緣,四方募化,宗風大振,大雄寶殿等佛事活動場所,重新建立起來。到了文宗鹹豐十年(1860),太平天國農民起義軍進駐潛山,與清軍連續作戰,三祖寺難逃劫難,香火一落千丈。
民國初年,時局動盪,三祖寺香火寥落,入不敷出,債台高築,殿宇曾改為學校,住持僧在塔院守住幾間舊房。後來又逢抗日軍興,從一九三八年五月開始,日軍四次洗劫潛山,炮火連天,烽煙四起,三祖寺成為縣政府的臨時所在地。佛事活動,幾乎停止。住寺僧人僅依微薄的寺產維持生存。
一九四九年中國解放,三祖寺開始復興。不料在一九六六年中國文化大革命中,三祖寺又被列入“四舊”之列,首當其衝地遭到“橫掃”。一些無知者竟然挖開覺寂塔底層僧璨塑像下的地宮,取出一塊黃綾,付之一炬。後來人們傳說這塊黃綾上的字,可能就是僧璨所著的《信心銘》。
縱觀三祖寺的歷史,從宋代到“文革”前的千餘年中,多次遭受戰爭禍水洗劫,破壞極為嚴重,其中雖有香火盛代,但時間不長,破壞大於恢復,興少衰多。

盛世寺興

三祖寺三祖寺
一九七八年以後,三祖寺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春天。安徽省政協委員、潛山縣政協常委釋宏行,任三祖寺住持。十多年裡,他嘔心瀝血,上下奔波,先後籌資一千多萬元,修建了山門殿、通天橋、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尊客堂、五觀堂、上賓寮、東西寮房、無相門、附屬寮、院牆、寶公殿、塔院門、千佛殿、廊房、覺寂塔、祖師殿、地藏殿、東西寮樓、後院門、圓通門、海會堂和山牆,全寺面積現有二百多畝。總建築面積達一萬多平方米。
三祖寺的振興,不僅迎來了海內外和境外遊客、香客,慕名前來敬香禮佛,而且也得到各級政府和宗教部門的肯定。一九九○年,全國政協副主席、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親臨視察,對寺宇建設十分滿意,並囑咐宏行法師:“在你手上要把《三祖寺志》修起來。”朴老對三祖寺深有感情,他的出生地在太湖縣寺前鎮,距三祖寺僅百餘里。對三祖寺的歷史地位和振興佛教禪宗的現實與深遠意義,看得一清二楚。一九八一年朴老重溫宋代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山谷寺詩句:“水泠泠而北出,山靡靡而旁圍。欲窮源而不得,竟悵望以空歸。”興奮不已,揮毫和王安石詩曰:“汲盡泠泠江水,沖開靡靡山圍。三祖道場重現,千花滿載而歸。”宏行法師任住持後,取詩中後兩句書刻成聯,懸掛在千佛殿前兩邊。朴老看後,十分驚嘆。宏行法師為不辜負朴老的關注,經過五年的努力,十八萬字的《三祖寺志》書稿得以完成,朴老得知這一喜訊,立即揮毫題寫“中國禪宗三祖寺志”的書名。
隨著天柱山旅遊業的迅猛發展,三祖寺知名度日益提高。不僅國內許多信眾慕名前來禮佛,一年四季香火旺盛,而且吸引了海內、境外佛教信士專程到此敬香。二○○○年十月,歐洲統一佛教協會會長、法國佛教朝聖團團長志明法師率領法國德國挪威比利時荷蘭等九個國家佛教人士一行八十四人,來三祖寺觀光、朝聖、禮佛。二○○三年五月台灣佛教界一行五百多人,前來尋根覓祖,禮佛敬香。三祖寺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香火旺盛。正如宋代詩人張同元在一方石刻中題云:
飛錫梁朝寺,傳衣祖塔丘;
石龕擎古木,山谷臥青牛。
半夜朝風起,長年澗水流;
禪林誰第一,此地冠南州。

文物遺存

“三祖山摩崖石刻”現存11幅,主要集中在達摩崖壁,其中有宋黃庭堅、明御史大夫李元陽題刻四幅。“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現存三百餘幅,其中最早的一為唐文學家李翱題刻,一為唐三州刺史李德修題刻;宋朝題刻有一百幅,以王安石、李師中、蘇東坡、黃庭堅等刻記最為著名,內容直接涉及三祖寺的有六幅。198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這全長500餘米的河谷中及其兩面崖壁上,刻滿了自唐代以來1200餘年間的摩崖石刻300多方,能辨認的有280多方。石刻詩、文、題、記齊全,行、楷、隸、篆、草俱備。這是考證1200多年間有關歷史的天然檔案館,又是直接瞻仰、欣賞歷代名家文采、書法的博物館。2017年9月,潛山縣天柱山下的三祖寺近日在重建大雄寶殿開挖殿基時,發現一個地宮,宮內藏有佛牙舍利。文物部門初步認定,舍利為宋仁宗時皇家所賜。

佛事活動

正月初一,數萬計的社會青年擁到三祖寺“出行”,拜佛年,圖在新的一年裡吉祥平安,萬事亨通;
九月初九,金秋重陽,一些老人結伴登山禮佛,吟詩唱和;
三月初三,民間傳說是三祖僧璨的誕日,江南、江北皖、鄂等省的信徙,結成一支支數百人的“朝山”隊伍,專車來三祖寺。禮謁三祖,謂之“百子香”。
三祖寺佛事活動的開展,均按禪林規制舉行,並同時開展漢地佛教寺院共同開展的佛事活動,以及對外交流活動。在三祖寺的佛事活動中,尤以阿彌陀佛的聖誕日紀念活動——“彌陀七”最為隆重,規模最大。佛教徙的“三皈依”、居士的“五戒”也都在“彌陀七”這場佛事活動中舉行。
1990年,全國政協副主席、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親臨視察,對寺宇建設十分滿意,並囑咐宏行法師:“在你手上要把《三祖寺志》修起來。”宏行法師為不辜負朴老的關注,經過五年的努力,十八萬字的《三祖寺志》書稿得以完成,朴老得知這一喜訊,立即揮毫題寫《中國禪宗三祖寺志》的書名。趙朴初會長轉贈給三祖寺一套漢譯縮印本《大藏經》,珍藏在藏經閣內。從此,三祖寺有了一套完整的佛教經典而傳延後世。
2000年歐洲統一佛教協會會長、法國佛教朝聖團團長志明法師率領法國、德國、挪威、比利時、荷蘭等九個國家佛教人士一行八十四人,來三祖寺觀光、朝聖、禮佛。2003年五月台灣佛教界一行五百多人,前來尋根覓祖,禮佛敬香。三祖寺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香火旺盛 。

交通

火車

合九鐵路在寺東7公里處;天柱山火車站距潛山縣城僅2公里,北至合肥165公里,南至九江143公里;
火車車次:1427、1428、5087、5088、K706\K707、K708\K705、K8434\K8435。

公交

谷口汽車站在三祖山前,東距潛山縣城僅9公里,西至岳西縣城44公里;318國道北至合肥199公里,西至黃梅縣100公里,至武漢375公里,東南至安慶56公里;
天柱山旅遊公路自谷口起站,繞三祖山,傍塔院後門直達佛光寺,全程僅16公里;
安慶三祖寺公交站,途徑三祖寺公交站的有潛山3路、潛山縣3路等2條公交線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