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殿三閣

三殿三閣

三殿三閣,三殿: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三閣:東閣、文淵閣、體仁閣。每殿閣大學士都是正一品的,包括協辦在內。按實際權力和地位,一般從高至低的順序是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體仁閣、東閣、協辦,通常的晉升次序是協辦—東閣—體仁閣—武英殿—文華殿—保和殿。

簡介

大學士系殿閣銜,本來有中和殿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凡四殿二閣。

詳述

乾隆十三年(1748),省中和殿,增體仁閣,遂以三殿三閣為定製,惟保和殿不常置,終清之世,授保和殿大學士者惟傅恆一人。自此序班以文華居首。然清廷舊規,凡歲時慶節朝會,漢員應列滿員之下。光緒間,李鴻章為文華殿大學士,寶鋆為武英殿大學士,武英之班乃轉居文華之上。

明朝的中極殿即現在的中和殿,位於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間。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皇室入主紫禁城,第二年改中極殿為中和殿。殿名取自《禮記·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