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拍幹部

三拍幹部

是指我國現在的一些領導幹部依照“三拍”辦事的官僚作風和敷衍塞責行為的概括。

辭彙

三拍幹部;Three pat the cadre;Three shot cadres;

釋義

三拍:1)“拍腦袋”決策;2)“拍胸脯”保證;3)出了事“拍屁股”走人。

典出

“三拍幹部”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在2009年12月03日前的重慶市委三屆六中全會講話中所言及的詞語。如:如果說貪污腐敗是黨的“致命傷”,作風蛻化則是“慢性病”,也會影響黨的生命力。有些人雖然沒有違法,但作風蛻化,如果不注意,照樣會“病入膏肓”,而最終致命。

三拍表現

拍腦袋決策

“拍腦袋”決策是不少領導幹部都有的毛病。不下基層了解,不搞實地調查,不用數據說話,遇事只憑腦袋“靈光一閃”,政策即出,看似胸有成竹運籌帷幄,實則紙上談兵,犯下和古人趙括一樣的錯誤。

三拍幹部 三拍幹部

拍胸脯保證

“拍腦袋”決策一出,緊跟的自然就是“拍胸脯”保證。政策即出,如有人問到:“如何保證政策行之有效?”,如何應對?決策本身就來之無憑,沒有實地調查,也無細緻審計,“拍腦袋”者自然說不出個所以然。既然虧了“道理”,那就只能用“豪氣”來撐撐場面,於是“胸脯”拍得震天響,憑著代表政府的威望來獲取民眾的信任和支持。

拍屁股走人

“拍腦袋”而出的決策,運作起來與預期目的相去甚遠,而民眾也不可能指望一個“拍胸脯”保證的幹部在事後主動承擔起相應的責任。於是,“拍屁股”走人幾乎就成了“拍腦袋”和“拍胸脯”之後的必然結果。政策既出,自然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運作之後卻又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到最後既浪費了國家資源,又寒了老百姓的心,後果之嚴重,可見一斑。

危害

三拍幹部 三拍幹部

用“勞民傷財”形容“三拍幹部”之禍害並不為過。一些領導幹部在任期間隨意決策,大興土木,留下很多爛尾工程。他們拍屁股走人後似乎就安全了。正因為缺少嚴格科學的考核、追責機制,導致一些幹部有恃無恐地做起“三拍幹部”來。

2013年12月,媒體曝光的湖北原副省長郭有明,在主政宜昌時好大喜功,要在當地建成國內最大、世界領先的塗鍍板生產研發基地,請來了河北商人梁士臣,投資70億元建造宜昌三峽全通塗鍍板股份有限公司,後因盲目擴張,公司陷入破產境地,市委書記的“一號工程”而今成了宜昌最大的“爛尾工程”。

內蒙古自治區清水河縣計畫斥資60多億元建起的“爛尾樓”新城,海南省東方八所中心漁港投資3600多萬元建起的“廢港”,山東濱州投資1.2億元建造的“水泥疙瘩”“中海航母”標誌性建築等等,儘管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但未見有哪位“三拍幹部”受到責任追究。

監管措施

2013年12月9日,中共中央組織部授權發布《關於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提出八點要求,包括要對盲目舉債留爛帳的幹部實行責任追究,即使已離任也要追責。

延伸

薄熙來還給這些人“畫像”:

一是講話、作報告、寫文章,不動腦筋,大話、空話、套話連篇,還不時拼出個四六句,不知所云。

二是習慣當“甩手掌柜”、做“二傳手”,層層批轉,坐而論道,不乾實事。

三是以會議貫徹會議、檔案落實檔案,工作飄浮。

四是不下基層,不搞調研,上情不明,下情不清,“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出了事“拍屁股”走人,當“三拍幹部”。

五是報喜不報憂,專揀好聽的說,講成績誇誇其談,講問題一帶而過。

六是懶懶散散,松松垮垮。上班一杯茶,一支煙,一個電話聊半天。

七是不讀書、不學習,玩遊戲、炒股票,“鬥地主”、打麻將。

八是鋪張浪費,貪圖享樂,辦公室越修越豪華,小汽車越坐越高級。

九是處事圓通、好人主義,喜歡當瓦匠“和稀泥”,喜歡當木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是不當鐵匠“硬碰硬”。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_2013年12月

銳詞報
手機報IN詞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

互動百科與卓望信息結成百科知識類內容資源唯一合作夥伴關係,由互動百科向中國移動手機報用戶提供新鮮、趣味的網路銳詞 ,與中移動手機報共同打造新傳媒。

2013年12月IN辭彙總 | 噪音依賴症 | 年末拖延症 | 職場第二人 | 智慧型爸媽 | 馬上有錢 | 碎片式學習 | 被窩族 | 急怒症 | 被動運動 | 愛情曇花症 | 電視暴力 | 霾單 | 小家庭時代 | 三行辭職信 | 快餐觀點 | 消費疲勞 | 同學群效應 | 洗肺游 | 三拍幹部 | 人體光環效應 | 原始學歷歧視 | 數字遊民 | 碰瓷敏感症 | 精神離職 | 硬肩族 | 數碼原住民 | 經濟學式自私 | 拍課族 | 網路智商 | 工作劫持 | 候鳥式養老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