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彩雙魚瓶

三彩雙魚瓶

三彩雙魚瓶是中國的一件文物,1953年出土于山東青州市。

(圖)三彩雙魚瓶三彩雙魚瓶

三彩雙魚瓶高23厘米、口徑4.5厘米,瓶體似圓柱形,魚口、目、一全。雙脊間有穿系小孔,便於繫繩,既實用又美觀,反映了晚唐制瓷工匠在設計上的高度造詣。魚眼球凸出呈黑色,二魚中間各有上下二個小翅,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色分綠、黃、三色,互相浸潤、交融,形成斑駁燦爛的彩色釉;從該器物的造型來看,應屬於晚唐五代的作品。該器物做雙魚形,魚是民間最常用的饋贈佳品,也是唐代崇尚之物,雙魚寓意連年有餘,和諧美滿,吉祥合歡。

簡介

三彩雙魚壺,1953年出土于山東青州市。唐三彩是一種低溫釉陶器,出現並盛行於唐代,其燒成溫度約在攝氏800~900度左右,所用胎料為白色粘土。雖是陶胎但質地細膩堅硬,器形規整。唐三彩的釉色有綠、黃、藍、白、褐等多種顏色,釉料成分是由銅、鐵、鈷等多種呈色金屬的礦物質配製而成,並加入大量的鉛來作助溶劑和增加釉色亮度,從而使釉料在受熱過程中向四周暈散流動,各種顏色相互侵潤,形成自然流暢、斑駁燦爛的彩色裝飾,其風格十分的濃艷華麗。

作用及產地

唐三彩器物並非每件都是三種以上顏色,也有施一彩或兩彩的情況,但都統稱為唐三彩。由於釉料中必須用鉛作熔劑,所以三彩器含毒性,一般不作日常用具,而主要用於隨葬。該器物做雙魚形,魚是民間最常用的饋贈佳品,也是唐代崇尚之物,雙魚寓意連年有餘,和諧美滿,吉祥合歡。雙魚作酒瓶。魚瓶一起饋贈親友,情深意長。由於釉料中必須用鉛作熔劑,所以三彩器含毒性,一般不作日常用具,而主要用於隨葬。該器物做雙魚形,魚是民間最常用的饋贈佳品,也是唐代崇尚之物,雙魚寓意連年有餘,和諧美滿,吉祥合歡。雙魚作酒瓶。魚瓶一起饋贈親友,情深意長。

唐三彩的著名產地是西安和洛陽,因為這兩個地方是唐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是皇室貴族、達官貴人、富商大賈集聚的地方。唐三彩作為高檔的生活用具和玩賞、隨葬的工藝品,自然在這裡產量最多、質量最高。但自安史之亂以後,唐朝國力遭受嚴重打擊,三彩工藝在西安洛陽日見沒落,反而在其他地區有所發展。山東地區發現的唐代墓葬中也出土有三彩器物,但是山東本地瓷窯燒制三彩瓷器,目前發現最早是在北宋末期,金代產量加大,產地主要在淄博一帶。山東三彩器的特點有兩個,一是瓷胎,二是色彩較少,常見綠、黃兩色。

在陶瓷史上,唐三彩影響很大,外國的波斯三彩、伊斯蘭三彩、新羅三彩奈良三彩等,中國的遼三彩、宋三彩、明三彩、清三彩等,都深受其影響。南京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唐三彩雙魚瓶,便是唐三彩中的精品。

唐三彩的器形

可分為生活器皿類、人物動物俑類、隨葬品類等等。日用器皿有壺、瓶、尊、罐、碗、盤、、缽、水盂、唾盂、香爐、枕等;俑類有貴婦、少女、舞伎、文官、武士、侍從及各種胡人俑,動物俑有馬、駝、牛、驢、羊、雞、鴨、狗、兔、獅、虎等;隨葬品有各種鎮墓獸和房屋、倉庫、假山等模型。

這件唐三彩雙魚壺高24.5厘米,是盛酒器。作者選用民間喜聞樂見的吉祥物魚作為壺的外形,周身塗抹大面積綠釉以表現魚的勃勃生機,只在胸部魚鱗和眼、嘴部位點抹了黃色釉料,使魚的形象更加突出和逼真。以此雙魚和美酒來饋贈親友,內容和形式俱佳,可謂情深意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