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散

三子散

三子散,藥物名稱,為薑黃色至棕黃色的粉末,主要用於清熱涼血,解毒。用於溫熱,血熱,新久熱。

基本信息

藥品名稱

拼音名:Sanzi San

三子散三子散

英文名:
書頁號:2000年版一部-351
本品系蒙古族驗方。

處方

【處方】 訶子 200g 川楝子 200g 梔子 200g

製法

【製法】 以上三味,粉碎成粗粉,過篩,混勻,即得。

性狀

【性狀】 本品為薑黃色的粉末;氣微,味苦、澀、微酸。

鑑別

【鑑別】 (1)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果皮纖維束旁的細胞中含草酸鈣方晶或
少數簇晶,形成晶纖維,含晶細胞壁厚薄不一,木化。種皮石細胞黃色或淡棕色,多破
碎,完整者長多角形、長方形或形狀不規則,壁厚,有大的圓形紋孔,胞腔棕紅色。果
皮纖維層淡黃色,斜向交錯排列,壁較薄,有紋孔。
(2) 取本品1g,加乙醚10ml,振搖提取10分鐘,棄去乙醚,殘渣揮去乙醚,加醋酸
乙酯10ml,置水浴上加熱回流1 小時,放冷,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乙醇2ml 使溶解
,作為供試品溶液。再取訶子對照藥材0.5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梔子苷對照
品,加乙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
,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醋酸乙酯-丙酮-甲酸-水
(10:7:2:0.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
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分別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及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
的斑點。

檢查

【檢查】 應符合茶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T)。

功能與主治

【功能與主治】 清熱涼血,解毒。用於溫熱,血熱,新久熱。
【用法與用量】 水煎服,一次 3~4.5g,一日 2~ 3次。
【貯藏】 密閉,防潮。

三子散說明書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三子散
漢浯拼音:Sanzi san
【成 份】梔子、川楝子、訶子。
【性 狀】本品為薑黃色至棕黃色的粉末:氣微,味苦、澀、微酸。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解毒。用於溫熱,血熱,新久熱。
【用法用量】水煎服,一次3~4.5g,一日2~3次。
【不良反應】尚不明確。
【禁 忌】尚不明確。
【注意事項】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貯 藏】密閉,防潮。
【包 裝】複合膜袋,3gx5袋/盒。
【有 效 期】36個月
【執行標準】國家藥品標準WS-10750(ZD-0750)-2002

三子散參考資料

http://www.87077776.org/MedicineInfo.aspx?medicineID=4029

中藥方劑之三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