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線

三分線

三分線最早起源於美國的abl,1961-1963年,後來被aba(1967-76)所採用,而nba直到1979-80賽季才正式引入三分球,那時的三分球還只是“例行賽的實驗品”,三分球給了nba很大的影響,到1980-81賽季nba就完全接受了三分球制度,只是在1994-95賽季和1995-96賽季有一些小小的變化,那兩個賽季的三分線距離都是22英尺(fiba在1984年的國際賽中也引入了三分球,三分線的距離是20英尺6寸,約6.25米)。所以說籃球運動不是一開始就有三分線的,且nba比國際賽早開始使用三分線。NBA三分線的最遠處距離籃筐為7.25米,比國際籃聯標準場地的三分線要遠0.49米(6.75米)。

三分線的演化

三分線三分線

NBA是1979-1980賽季才開始有三分

線,此前NBA 的比賽除了兩分球就是一分 球,根本沒有三分。當時三分線的形狀和現在的完全一樣,但由於球員的技術水平 有限, 很多人的遠投能力和現在的球員 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三分球的出手次數 和投中次數都很少。1993-1994賽季在三分球 榜上前五名的球員,平均每人出手次數為 165 次,最高次數 也只有292 次。為了改 變這一現狀,NBA 於1994-1995 賽季將三分線的 距離縮短為 6.70 米,於是眾球員蜂擁而 上,都想在三分線上牛刀小試,結果該賽 季三分球榜上前五名的球員,平均每人出 手258次,最高的達到425 次。這種人人都能投 三分的局面很難反映出一個球員的遠投 能力,於是NBA聯盟在1997-1998 賽季將三分線 的位置又挪回了最初的7.25米。

2010年起,國際籃聯三分線向外擴50厘米,三分線的距離將會從6.25米增加到6.75米。 場外的球隊區,從球場的底線算起,往技術代表區的方向,長度應為8.325米。也就是從球場的底線到三分線頂弧的長度。

三分線的作用

界線

FIBA新規則:三分線擴大0.5米FIBA新規則:三分線擴大0.5米

1、球場要用線條按第二條規定畫出,並且界線距觀眾、廣告牌或任何其它障礙

物至少2米。

2、球場長邊的界線叫邊線,短邊的界線叫端線。

中線

從邊線的中點畫一平行於端線的線叫中線;中線要向兩側邊線外各延長0.15米(15厘米)。

罰球線、限制區和罰球區

1、罰球線要與端線平行,它的外沿距離端線內沿5.80米;邊條線長為3.60米。它的中點必須落在連線兩條端線中點的假想線上。

2、從罰球線兩端畫兩條線至距離端線中點各3米的地方(均從外沿量起)所構成的地面區域叫限制區。如果在限制區內部著色,它的顏色必須與中圈內部的著色相同。

3、罰球區是限制區加上以罰球線中點為圓心,以1.80米為半徑,向限制區所畫出的半圓區域。在限制區內的半圓要畫成虛線。

4、罰球區兩旁的位置區供隊員在罰球時使用。畫法如下:

(1)第一條線距離端線內沿1.75米,沿罰球區兩側邊線丈量。

(2)第一位置區的寬度為0.85米(85厘米),並且與中立區域的始端相接。

三分線三分線

(3)中立區域的寬度為0.40米(40厘米),並且用和其它線條相同

的顏色塗實。

(4)第二位置區與中立區域相鄰,寬度為0.85米(85厘米)。

(5)第三位置區與第二位置區相鄰,寬度為0.95米(85厘米) 。

(6)所有用來畫這些位置區的線條,其長度為0.10米(10厘米 ),並垂直於罰球區邊線的外側。

(四)中圈 中圈要畫在球場的中央,半徑為1.80米,從圓周的外沿丈量。

如果在中圈內部著色,它的顏色必須與限制區內部的著色相同。

3分投籃區

某隊的3分投籃區是指除對方球籃附近被下述條件限制出的區域之外的整個球場地區。這些條件包括:

1、分別距邊線1.25米,從端線引出兩條平行線;

2、半徑為6.25米(量至圓弧外沿)的圓弧(半圓)與兩平行線相交;

3、該圓弧的圓心要在對方球籃的中心垂直線與地面的交點上。圓心距端線內沿中點的距離為1.575米。

註:假如球場寬度少於15米,圓弧仍按上述6.25米半徑畫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