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摩登女性

三個摩登女性

影片以青年知識分子在社會中如何追求進步為主題,塑造了代表三種社會類型的典型女性形象:她們是追求資產階級腐朽生活的虞玉,沉溺於小資產階級傷感和絕望情緒中的陳若英和積極投身於勞動大眾爭取生存和自由鬥爭的周淑貞。影片以鮮明的立場對前二人身上的墮落、空虛和絕望的情緒進行了批判,肯定和歌頌了周淑貞自食其力,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對當時的青年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產生了重要影響。影片告訴觀眾:只有真能自食其力、最理智、最勇敢、最關心大眾利益的,才是當代最摩登的女性。同時,也表現出張榆在這幾位女性正反兩面的教育下,逐步走上新生活道路的過程。影片中金焰和阮玲玉的表演在早期電影中也具有較為鮮明的特點,而成為他們的代表性作品。

基本信息

影片簡介

三個摩登女性三個摩登女性

《三個摩登女性》,中國無聲故事片。聯華影業公司1933年生產。田漢編劇,卜萬蒼導演,黃紹芬攝影,主要演員有阮玲玉金焰陳燕燕等。

影片圍繞一位青年演員張榆,描述了3個生活經歷不同的年輕女性。影片告訴觀眾:只有真能自食其力、最理智、最勇敢、最關心大眾利益的,才是當代最摩登的女性。同時,也表現出張榆在這幾位女性正反兩面的教育下,逐步走上新生活道路的過程。阮玲玉和金焰在影片中表演出色,是他們的代表作之一。

劇情簡介

劇照劇照
大學生張榆不滿家庭包辦婚姻,從東北家鄉逃至上海,投身電影界,主演多部愛情片,成為青年崇拜的大明星,並與一南國姑娘虞玉熱戀。九一八事變後,張榆的影片賣座一落千丈。一日,張榆接到一女觀眾電話,勸告他改變戲路,振作愛國精神,張榆深受震動,再三追問,方知她原是自己的逃婚對象周淑貞。緣淑貞於東北淪陷後,偕母逃亡入關,考入上海電話公司當接線員。張榆接受淑貞的忠告,於一二八滬戰發生時,投身前線抗日工作。其時,一崇拜他的少女陳若英特地從江南小城趕來上海,向他表示愛情。時前線戰事趨緊,張榆負傷被送至醫院治療,與參與護理工作的淑貞相遇。淑貞的進步表現使張榆悔悟,意欲恢復婚約,淑貞卻表示冷淡。戰事結束後,已成為富孀的虞玉自香港返滬,又常來約張榆尋歡作樂。陳若英仍然一片痴情,緊追不捨,張榆無奈,同意與她合演一部電影,留作友情紀念,不料拍攝中若英竟假戲真做,殉情而死。時淑貞歷經生活鬥爭磨鍊,已成長為工人階級戰士。她邀請張榆參觀碼頭、工廠、貧民窟,接觸勞動民眾,使張榆深受啟示。一日,虞玉特意邀請張榆、淑貞赴宴,席間虞當眾奚落淑貞,淑貞慷慨陳詞,語驚四座,張榆愈加敬佩。不久,淑貞因參加罷工被公司開除,張榆特意趕來慰問,握住淑貞的手,久久不能鬆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