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連增

七連增

“七連增”是一個輝煌的成就,也是一個新台階、新起點。站在“七連增”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糧食穩定發展新的突破,推進農業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是“十二五”時期“三農”工作的重大課題。

名稱

七連增

內容

2010年,中國糧食生產連續第七年增產,這是半個世紀以來的首次,連續四年保持在1萬億斤以上,有史以來未嘗有過。這是先後經歷汶川特大地震、百年不遇國際金融危機以及一系列極端氣候導致特大自然災害獲得的七連增,值得特書大書。

背景

中國糧食生產實現“七連增”,表明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農業列為經濟工作重中之重的高瞻遠矚,表明我們黨“三農”決策無比正確。在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加快,農業在GDP中比重不斷變小、農村人口持續減少的情況下,更加重視農業、農村、農民,不僅關係農村繁榮穩定,更關乎整個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大局。

七連增七連增

中國糧食生產“七連增”,堪稱歷史罕見;我國巨觀經濟克服種種困難,保持連續穩定增長,也是歷史罕見。二者重合決非偶然,前者在某種意義上正是後者的前提條件。改革開放以來的經驗證明,一旦糧食大幅減產和投資需求膨脹“雙碰頭”,中國經濟運行就會出現“波瀾”。2003年、2004年那一輪物價上漲,就是主要由糧食減產、糧價大幅上漲推動的。糧食價格及受其影響的食品價格占CPI的權重在1/3左右,而且需求是剛性的。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測算,2004年前8個月,糧食零售價格同比上漲28%,推動價格總水平上漲3.5個百分點,占當時CPI上漲推動因素的近九成。可見糧食生產、糧食價格對於穩定物價、穩定巨觀經濟形勢至關重要,可以說牽一髮動全身。

值得強調的是,中國糧食生產實現“七連增”,伴隨的是農民特別是種糧農民收入穩定增長。既要讓廣大市民特別是中低收入者衣食無憂,也要讓種糧農民對糧食價格穩定增長有合理預期,這是中國糧食巨觀調控的立足點。市民“菜籃子”的根本,是農村的“菜園子”;市民“米袋子”的根本,是農民的“錢袋子”。“七連增”同時是“剪刀差”逐步縮小的“七連增”,表明我們已經找到一條糧食生產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實現方法

糧食產量“七連增”是政策扶持的結晶,是科技支撐的體現,是各地區各部門艱苦努力的成果。

“強農穩糧”保增產

奇蹟的創造關鍵是得益於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國家強農、惠農和穩糧政策的強力推動,得益於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為增強農業基礎地位,發展糧食生產,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指導意見。

在中央大政方針的指引下,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新政策新舉措相繼出台。從2004年開始,中央連續下發七個以加強“三農”為宗旨的“一號檔案”。這七個“一號檔案”,連續推出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針對性的強農惠農政策措施,形成了日益完整的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政策框架體系。七個“一號檔案”推進了現代農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了糧食穩定發展,是糧食“七連增”的重要政策保證。

“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導向十分明確,力度不斷加大,成效非常明顯,‘減法’、‘加法’、‘乘法’一起做,調動了廣大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政策扶持的“減法”、“加法”、“乘法”,使糧食和農業生產政策實現了從“取”到“予”的歷史性跨越,激發了農村生產活力,推動了生產力的大解放。

減法:全面取消糧食生產的各種稅費,從2006年起,全面取消農業稅,為農民減輕負擔1300多億元。

加法:建立種糧農民補貼制度和產糧大縣財政獎勵制度,不斷增加資金投入。建立補貼制度,實行糧食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等“四補貼”政策,並且不斷擴大補貼規模、提高補貼水平。資金由2004年的145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309.5億元,今年達到歷史最高點1345億元。同時,大幅度提高對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尤其是用於農田水利設施方面的投入。

乘法:實行重點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制度和重點農產品臨時收儲政策,糧食收購價格水平逐年提高。從2004年開始,實行重點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並不斷提高最低收購價水平。2008年以來,又出台了重點農產品臨時收儲政策,多次啟動玉米、稻穀、大豆等糧食作物臨時收儲。

此外,國家針對突發事件、突出問題,在農業抗災救災和糧食生產的緊要關頭,及時出台應急政策。例如,2008年3月,針對南方雨雪冰凍災害的衝擊和國際糧價暴漲的影響,國務院出台加強農業和糧食生產的10項措施。2009年5月,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關鍵時刻,國務院專門出台穩定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8條措施。

特別是今年,多發、頻發的自然災害給糧食生產帶來了嚴峻挑戰,國家更是加大力度出台一系列支持農業生產政策措施。在農業生產的關鍵時期,國務院8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農業抗災救災和糧食生產工作,先後出台了小麥弱苗施肥補助政策;在南方雙季晚稻、東北粳稻生長的關鍵季節,出台了增肥促早熟防病蟲補助政策。中央財政又對64個產糧大縣實施重點獎勵,在年初預算安排“三農”支出8183億元的基礎上,新增財政補助資金超過100億元。

這些重要政策措施,有力支持了農業抗災救災,充分調動了農民務農種糧和各地重農抓糧的積極性,贏得了2010年糧食豐收的主動權,成為促進糧食增產和農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科技興農強支撐

糧食生產實現“七連增”,離不開科技的支撐。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步伐逐步加快,先進的科技用於糧食生產,使糧食品質和產量得到提升。

近年來,全國啟動了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改革與建設,探索了“高產創建”這一大面積集成推廣實用技術的新途徑,構建了主要糧食作物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今年,農業科技推廣服務應變及時、指導到位,良種良法、防災減災等關鍵技術推廣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年全國良種覆蓋率達到96%以上,種子統供率達到66%。糧食作物專業化統防統治面積比上年增加了一倍。“高產創建”有力輻射帶動了大面積均衡增產,成為抗災奪豐收的最大亮點。全國4380個糧食萬畝高產創建示範片平均畝產656公斤,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320多公斤。整個“十一五”期間,糧食平均畝產比“十五”高26.5公斤。

這幾年,國家加大了對農業尤其是糧食生產的投入力度,加快農業生產方式轉變,農業科技推廣不斷加強,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條件大為改善,糧食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高。今年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52%,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52%,超過土地、勞動力和物質等要素投入的貢獻份額。兩個52%是一個標誌,標誌著我國農業生產方式開始進入機械作業為主的歷史新階段,科技已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糧食增產的決定性力量。

針對近年來自然災害多發、頻發、重發的新情況,我國積極創新防災減災工作思路和模式,提高科技救災水平。特別是今年,科學抗災救災力度之大超過以往,做到了“防在災害前面、救在第一時間、抗在關鍵時點”,最大限度地減輕了災害損失。今年糧食實現抗災奪豐收,科學抗災、科技增產是最大的貢獻。目前,我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已經構建,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正在快速推進,科技創新和新技術推廣有效提升了糧食生產科技的支撐能力,成為創造“七連增”奇蹟的重要“推進器”。

合力推動奪豐收

糧食“七連增”,是各級黨委政府在“三農”工作中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成果,充分證明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是糧食穩定發展的科學選擇。

在今年的糧食生產中,面對自然災害頻發的嚴峻挑戰,各地黨委政府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一方面千方百計增加種植面積,另一方面加大投入,克服不利氣候條件影響,抓住有利天氣,搶農時播種,科學管理,為大災之年奪豐收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糧食生產的關鍵環節和抗災救災的緊要時刻,政府有力有效的引導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幾年,政策扶持、政府引導、行政推動在糧食生產中的作用日益彰顯。從中央到地方,全力促進糧食生產,加大工作推動力度,各部門齊心協力、協同共進的工作格局已開始形成。

在大災面前,各級黨委政府重農抓糧工作紮實有效,應對各類災害措施及時有力。各級農業部門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狠抓政策落實,狠抓防災減災,強化科技支撐,積極應對各種挑戰,在關鍵農時、關鍵環節及時部署,加強技術指導和服務,最大限度地減輕了災害的影響和損失,牢牢把握了農業生產的主動權。災害面前,廣大農村幹部民眾奮起抗災救災,救在第一時間,抗在關鍵時點,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50萬名農業科技與推廣人員在生產一線開展巡迴技術指導和科技服務,農業生產水平和抗災減災能力不斷提高,確保了全國糧食連續7年增產。

糧食“七連增”是一個輝煌的成就,也是一個新台階、新起點。站在“七連增”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糧食穩定發展新的突破,推進農業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是“十二五”時期“三農”工作的重大課題。堅持走中國特色糧食穩定發展道路,我們必將創造出更大的奇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