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裏海[天津市七裏海]

七裏海[天津市七裏海]
七裏海[天津市七裏海]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七裏海地處天津東北,寧河區西南部。 東距蘆台18千米,有潘莊、表口、造甲、七裏海、淮淀等五個鄉鎮環抱。七裏海地域遼闊,地勢低洼,水源充足,海拔1.7-2.4m,為常年性蓄水窪淀。中間及東西兩側有潮白、薊運、永定三條大河流過,另有二級河道三條縱橫海內。全年降雨量600~900毫米,蒸發量1000餘毫米。

基本信息

簡介

七裏海 七裏海
七裏海 七裏海
七裏海 七裏海

七裏海是自全新世晚期以來的海退過程在天津平原殘留下來的眾多潟(xi)湖之一,後演化為淡水沼澤,屬沼澤濕地。清光緒六年寧河縣誌載,七裏海“水本無源,地勢窪下,行潦歸焉。當夏秋雨多水匯,滄波浩渺,極目無涯,汪洋如海,故以海名。”古來青龍灣河由西北向東南穿越三海,即後七裏海、前七裏海、曲裏海,其中前七裏海就是現七裏海的前身。五、六十年代,沿海周邊開墾了大片的糧田,現後七裏海和曲裏海已不復存在,原前七裏海面積也大大縮小。 三千多年以來,七裏海一直保持著濱海湖泊、沼澤的濕地自然景觀,七裏海濕地及其附近的近地表和地表以上至今還保留著近岸地帶形成的牡蠣灘,因此,七裏海濕地以作為研究渤海灣西岸古海岸帶變遷的遺蹟而聞名於世。1992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在此建立了“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對於提示天津濱海平原的成陸史,追索天津及中國東南沿海的海陸變遷,研究古地理、古氣候、海洋生態、海平面變化及新構造運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科學價值。

七裏海自然風光秀麗,它就是個大葦海,這裡的葦海有一種非同尋常的氣勢,是一種壯觀之美,遼闊之美。漫步潮白河大堤上,舉目西眺,展現在眼前的是無邊的翡翠世界,方園幾十平方公里的葦海,儘是令人陶醉的綠色。青翠欲滴的蘆葦,映襯著綠涔涔的水墨畫,在人們面前毫不掩飾地宣洩著它那誘人的多姿與魅力。

七裏海是鳥類的天堂,也是候鳥遷徙的中轉站。在濃密的蘆盪中、廣闊的水面上,棲息、繁衍著200多種鳥類。其中終年在七裏海生活的留鳥10餘種,白鸛、金雕、白肩雕、玉帶海雕等國家一級保護鳥10餘種,天鵝、小鷗、灰鶴、鵜等二級保護鳥20種。七裏海具有典型的古海岸特徵。牡蠣灘、貝殼堤和古瀉河濕地,構成七裏海特有的三大自然景觀。牡蠣灘自然遺蹟,距今幾千年,其規模之壯觀,密集程度之高,序列之清晰,保存之完整,國內絕無僅有,世界上亦屬罕見。貝殼堤是世界三大著名貝殼堤之一,天津貝殼堤的重要組成部分。

七裏海濕地公園地處天津市劃定的永久性生態保護紅線範圍,根據《天津市永久性保護生態區域管理規定》,在永久性保護生態區域紅線內,不允許開展旅遊活動。因此,七裏海濕地公園於2015年9月關停,今後不再開展旅遊運營 。

地理位置

七裏海 七裏海
七裏海風光(1) 七裏海風光(1)

七裏海地處天津東北,寧河區西南部。 東距蘆台18千米,七裏海中心位置在北緯39°17′,東經117°47′,分布在表口、七裏海、淮淀、潘莊、造甲城5個鄉鎮,總面積95平方公里,9500公頃,計14.25萬畝。 核心區56.5平方公里,計8.48萬畝。潮白河從北至南穿“海”而過,將七裏海分為東海和西海。東海為水庫和葦地,16.26產方公里,計2.44萬畝;西海為葦海,32.27平方公里,計4.84萬畝;潮白河灘地8平方公里,計1.2萬畝。 七裏海地域遼闊,地勢低洼,水源充足,海拔1.7-2.4m,為常年性蓄水窪淀。中間及東西兩側有潮白、薊運、永定三條大河流過,另有二級河道三條縱橫海內。全年降雨量600-900毫米,蒸發量1000餘毫米。全年的平均氣溫11.1-12.3℃,年日照2600-2800小時,無霜期平均年180-194天,魚蟹生長期180天左右。七裏海地區交通便利,北有205國道,南有津漢公路,中有津蘆公路。距京山鐵路20公里,距天津新港、天津機場和天津市區均30公里左右。距北京140公里,距唐山50餘公里。

資源

七裏海 七裏海

七裏海自然資源非常豐富。是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由於地勢低洼、常年積水,遍地蘆葦叢生,是天津最大的蘆葦產地,還是中國著名的小站稻基地。七裏海水域遼闊,水質優良,葦草繁茂,天然餌料豐富,非常適宜魚、蝦、蟹生長,是天津重要的水產品基地。 植物資源有葦、蒲、蓼、藻等挺水、沉水性植物,素有“鐵桿莊稼”之稱。水產資源有草、鯉、鱧、鯽、鱔、鰍等20餘種淡水和降海性、溯河性魚類;有中華絨螯蟹等蝦、蟹、貝類,歷來享有“銀魚紫蟹”之譽。鳥類資源有雁、鴨、鵝、鸛、鷺、鶯等水禽、涉禽。獸類資源有狐、貉、獾、兔等哺乳動物。五、六十年代七裏海水產品自然捕撈量每年達500餘萬斤。產蘆葦、蒲草每年達5000餘萬斤。

七裏海屬蘆葦沼澤,全海的植物以蘆葦群落為主。在海中低洼區還生長大片的香蒲群落、水蔥群落、荊三棱群落和水蓼群落等挺水植物。超過40厘米水深的地帶,生長著藻類和荇菜等沉水植物群落。但在植物群落演替過程中,蘆葦逐漸替代著其他植物。

七裏海 七裏海
七裏海風光(2) 七裏海風光(2)

蘆葦、香蒲、荊三棱等挺水植物,都屬於密叢型根莖草本植物,它們都具有特殊的無性繁殖能力和很強的分櫱能力。由於它們生長在多水或土壤過濕的環境中,靠種子來傳宗接代是比較困難的,主要用根莖來繁殖。因此,它們的根莖比較粗大肥厚,增殖能力很強。如蘆葦根莖一般為1-2厘米,最粗可達4厘米。蘆葦是廣生種植物,適應環境能力強。七裏海的蘆葦在充足的熱量和水分條件組合下,長勢良好,植株高大,莖桿粗壯,生長茂密,形成綠色的蘆林葦海。它覆蓋了70-80%的面積。當站在高處,放眼眺望,只見群落整齊,鬱鬱蔥蔥,微風吹來,綠浪滾滾,像大海泛起的碧波。

七裏海多水和過濕的自然環境,雖然使植物具有獨特的生態特徵和生理結構,生長發育了濕生—沼生植被,然而受自然條件的限制,哺乳動物種群卻比較貧乏,唯魚蟹類和鳥類繁多,因為水草叢生的沼澤環境,為它們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和營巢、避敵、棲息的良好條件。從而形成種類繁多的水、涉禽鳥類群落。其中終年在七裏海生活的留鳥10餘種,白鸛、金雕、白肩雕、玉帶海雕等國家一級保護鳥10餘種,天鵝、小鷗、灰鶴、鵜等二級保護鳥20種。丹頂鶴、天鵝等過去曾一度絕跡,近些年由於生態環境改善,每年都成群結隊地在遷來七裏海棲息。此外,還有大雁、野鴨、魚鷹、白鷺、“喳喳鵲”等大量的一般鳥類。

七裏海[天津市七裏海] 七裏海[天津市七裏海]

作物

七裏海 七裏海

蘆葦七裏海地勢低洼且常年積水,遍地蘆葦叢生,葦地面積5.5萬畝(西海4.8萬畝,東海0.7萬畝),年產3000多萬公斤,是天津最大的蘆葦產地。蘆葦屬於密叢型根莖草本植物,具有特殊的無性繁殖能力,很強的分櫱能力和適應環境能力,生長茂密,旱澇保收,當地人稱之為“鐵桿莊稼”。蘆葦具有調節氣候、淨化水質、養育野生動物等多種功能,又是造紙、紡織的好原料,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水產品七裏海水域遼闊,水質優良,葦草繁茂,天然餌料豐富,非常適宜魚、蝦、蟹生長,是天津重要的水產品基地。自古以來,就有“七裏海,三宗寶:銀魚、紫蟹、蘆葦草”之說。七裏海盛產的銀魚、紫蟹,明清時曾是宮廷貢品。七裏海有可供養水面4.5萬畝,正常年景,魚蟹養殖分別在2.5萬畝和1.5萬畝左右,年產量達到1200萬公斤和50多萬公斤。

七裏海還是中國著名的小站稻基地。區域內5個鄉鎮的15萬畝耕地,種植水稻多達4.5萬畝,總產2000萬公斤左右。所產大米,潔白純淨,晶瑩剔透,清香飄逸,名揚海內外。

景觀

七裏海 七裏海

七裏海三大自然景觀牡蠣灘、貝殼堤和濕地,構成了七裏海特有的三大自然景觀。牡蠣灘七裏海的牡蠣灘形成於距今7000-2000年,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規模最大、分布最廣、序列最清晰的古海岸遺蹟。 貝殼堤七裏海含有大量貝殼的古海堤形成於距今4000-700年,是世界三大貝殼堤之一天津貝殼堤的重要組成部分。七裏海的牡蠣灘和貝殼堤,都是極其珍稀的自然遺蹟,是滄海桑田的真實紀錄,對研究海洋學、濕地生態學等多學科具有重要價值。古瀉湖濕地七裏海濕地總面積14.25萬畝,在天津濱海濕地中是面積最大、最典型的濕地。濕地區域內,水源條件較好,水草豐美,鳥類眾多,自然景觀獨特,風景秀麗,空氣清新。

七裏海濕地大面積的葦海、水域,充溢著一種“野”味:野水,野草,野鳥,野景,野情,野趣。可以說是自然天成,原生狀態。

能源

七裏海 七裏海

因其改善京津地區空氣品質,調節區域小氣候,具有京津“綠色肺葉”之稱,擁有特殊的生態功能。她以秀麗的自然風光,裝點著津沽大地,為津門營造了一個幽靜、優美的周邊環境。國家級的重要濕地,一般都分布在遠離大城市或寂靜得近似荒涼的地方。可以說,在京津等大城市附近,保留著七裏海這一片綠洲,是極其難得的。 據地質部門鑽控勘察,七裏海區域內的造甲城、淮淀、表口、潘莊等鄉鎮為天津市10大地熱異常區之一,中心區在潘莊一帶,地熱異常區總面積612平方公里。熱水貯量為1.85×1010立方米,天然可采量1.66×109立方米,地熱能貯存量為3.09.×1015千卡,天然可采量4.15×1013千卡,熱貯層厚度為200米,1000米以上淺層水溫為50℃,1000米以下達到58℃—96℃。地熱具有埋藏淺、水質好、便於開發利用等特點。

乘車路線

1大胡同、獅子林大街、金鐘河大街上等寧河車即可(570,574路公交均可.)

2 去大胡同吧,你搭乘北線去潘莊(包括塘坨)、蘆台、唐山的汽車到潘莊鎮西塘坨村可進入七裏海中心腹地。南線表口、淮淀、任鳳、南澗的汽車也可到或路過七裏海。

3 天津通莎客運站坐去唐山的汽車,在老安淀大橋下車,搭乘橋頭計程車向南5公里進入七裏海核心區。

4最好的路線是在天津站前廣場乘坐570在大王台下車,就到了。

景點

展開收起

概況 天津市,簡稱津,中國第三大城市。地處華北平原東北部,渤海之濱,與北京市、上海市、重慶市同為我國四大直轄市,也是我國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天津距首都北京120公里,是北京的海上門戶和全國重點歷史文化名城。
景點 黃崖關長城;盤山;獨樂寺;九龍山;九山頂;八仙山次生林;中上元古界;石趣園;翠屏湖;玉龍滑雪場;龍泉山遊樂園;元古奇石林;國家農科園;珠江溫泉城;楊村小世界;七裏海國家濕地公園;南湖遊樂園;中華石園;寶成奇石園;楊柳青年畫作坊;霍元甲故居;古運河美景園;楊柳青古鎮風情街;峰山藥王廟;石家大院;天津熱帶植物觀光園;新洋貨市場;團泊風景區;大沽炮台遺址;潮音寺;東麗湖溫泉;東方公主號;國際遊樂港;海河外灘公園

天津市主要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