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劉蕡

千載長天起大雲,中唐俊偉有劉蕡。 全詩氣勢充沛,韻律和諧。 路有論冤謫,言皆在中興。

詩詞原文

《七絕·劉蕡》
千載長天起大雲,中唐俊偉有劉蕡。
孤鴻鎩羽悲鳴鏑,萬馬齊喑叫一聲。

注釋譯文

劉蕡 (fén):唐代寶曆二年進士,善作文,耿介嫉惡,祖籍幽州昌平,就是今天北京市昌平。太和一年參加“賢良方正”科舉考試時,秉筆直書,主張除掉宦官,考官贊善他的策論,但不敢授以官職。後令狐楚、牛僧孺等鎮守地方時,徵召為幕僚從事,授秘書郎。終因宦官誣害,貶為柳州司戶參軍,客死異鄉。
鎩羽:翅膀被摧殘,比喻失意受挫。
鳴鏑:比喻劉蕡受到迫害。
萬馬齊喑:出自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一“萬馬齊喑究可哀”比喻沉悶的局面,無人敢言。

寫作背景

1958年1月和3月,毛澤東先後在南寧和成都召開部分中央和地方領導人參加的會議。5月又在北京召開八大一次會議。這些會議,內容上就是要加快發展經濟,但也要防止過於求快求速而急躁。毛澤東在經常研讀古書的過程中寫了此詩。

詩歌鑑賞

整體把握

全詩28字,毛澤東寫於1958年。
劉蕡是一個勇於直言,剛正不阿,絕不趨炎附勢的忠良,他寫得一手好文章,並且很有政治主張。在中唐大和二年(公元828年)的一次科舉考試中,劉蕡秉筆直書,痛斥宦官專權,建議皇帝誅殺干涉朝政的宦官。考官雖然贊善劉蕡的才華,但是迫於宦官集團的權勢,不敢錄用他。所以劉蕡一生懷才不遇。官職只做到了秘書郎,最後還是被宦官誣陷,慘遭貶謫,客死異鄉。
毛澤東在讀到《新唐書·劉蕡傳》時,很讚賞劉蕡犀利俊逸的文風,旁批“起特奇”。因此,毛澤東在這首詩中讚揚劉蕡主張正義,敢於向黑暗勢力挑戰的鬥爭精神,抨擊宦官專權的黑暗統治。
全詩氣勢充沛,韻律和諧。

逐句分析

全詩的一二句氣勢磅礴,力度恢弘,盛讚我國歷史長河中有諸多像劉蕡這樣的“大雲”,這些豪傑、鬥士形象高大,令人敬仰和佩服。
三四句描述了劉蕡在封建統治那樣的歷史環境中不可避免的悲劇命運,表的了對劉蕡的深切同情和對宦官的切齒痛恨,同時對劉蕡在“萬馬齊喑”的沉悶境遇里敢於挺身而出,孤軍奮戰,大叫一聲痛斥宦官的專橫,表示由衷的敬慕和讚賞。“萬馬齊喑”借用清朝詩人龔自珍的名句。

相關資料

李商隱《哭劉蕡
上帝深宮閉九閽,巫鹹不下問銜冤
廣陵別後春濤隔,湓浦書來秋雨翻。
只有安仁能作誄,何曾宋玉解招魂。
平生風義兼師友,不敢同君哭寢門。
李商隱《贈劉司戶蕡》
江風揚浪動雲根,重碇危檣白日昏。
已斷燕鴻初起勢,更驚騷客後歸魂。
漢廷急詔誰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萬里相逢歡復泣,鳳巢西隔九重門。
李商隱《哭劉司戶蕡》
路有論冤謫,言皆在中興。
空聞遷賈誼,不待相孫弘。
江闊惟回首,天高但撫膺。
去年相送地,春雪滿黃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