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宿

井宿,等級10,出沒於虎躍池,刷新地點一般有:東南霜刺出沒的區域,坐標(2100,3540);北邊寒紋虎出沒的區域,坐標(2150,3280);西南寒紋虎的幼虎聚集的區域,坐標(1670,3620);鬼宿,等級15,出沒於蒼茫雪原,刷新地點一般有:雪妖石狂野彌勒聚集的山洞中,坐標(1111,3950);雪妖石狂野彌勒聚集區,坐標(750,4040);蒼茫雪原至原蓮戈壁冰山地龍聚集地附近,坐標(1660,4560)。

二十八星宿

朱雀=南方的守護神,其七宿為井、鬼、柳、星、張、翼、軫,
青龍=東方的守護神,其七宿為角、亢、氐、房、心、尾、箕,
玄武=北方的守護神,其七宿為斗、牛、女、虛、危、室、壁,
白虎=西方的守護神,其七宿為奎、婁、胃、昴、曄、參、觜,
古人為比較日、月、金、木水、火、土的運動而選擇的二十八個星官,作為觀測時的標記。“宿”的意思和黃道十二宮的“宮”類似,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到了唐代,二十八宿成為二十八個天區的主體,這些天區仍以二十八宿的名稱為名稱,和三垣的情況不同,作為天區,二十八宿主要是為了區劃星官的歸屬。
二十八宿從角宿開始,自西向東排列,與日、月視運動的方向相同。
東方青龍七星宿:角、亢、氐、房、心、尾、萁;
北方玄武七星宿:斗、牛(牽牛)、女(須女)、虛、危、室(營室)、壁(東壁);
西方白虎七星宿:奎、婁、胃、昴、畢、觜、參;
南方朱雀七星宿:井(東井)、鬼(輿鬼)、柳、星(七星)、張、翼、軫。
此外還有貼近這些星官與它們關係密切的一些星官,如墳墓、離宮、附耳、伐、鉞、積屍、右轄、左轄、長沙、神宮等,分別附屬於房、危、室、畢、參、井、鬼、軫、尾等宿內,稱為輔官或輔座。唐代的二十八宿包括輔官或輔座星在內總共有星183顆。
二十八宿按東北西南四個方位分作四組,每組七宿,分別與四種顏色、五種四組動物形象相匹配,叫做四象或四陸,對應關係如下:東方蒼龍,青色;北方玄武,黑色;西方白虎,白色;南方朱雀,紅色。
二十八宿和四象 把二十八宿按上表的次序分作四組,每組七宿,分別與四個地平方位、四種顏色、五種四組動物形象相匹配,叫作四象或四陸。它們之間的對應關係如下:東方蒼龍(或青龍),青色;北方玄武(即龜蛇),黑色;西方白虎,白色;南方朱鳥(或朱雀),紅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