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軍區

七大軍區

七大軍區是1985年6月,中央軍委擴大會議通過《軍隊體制改革,精簡整編方案》,在裁軍一百萬的同時,決定將11個大軍區合併為瀋陽[遼寧省省會]、北京、濟南、南京、廣州、成都、蘭州的七個大軍區。

基本信息

歷史背景

將蘭州軍區與烏魯木齊軍區合併,統一編為蘭州軍區,軍區機關設在蘭州市,下轄甘肅省軍區、寧夏軍區、青海省軍區、新疆軍區(新疆軍區為副大軍區級)、南疆軍區和若干集團軍。主要應對來自西北地區的防禦任務,同時可以支援西南的印度、巴基斯坦方向。

將昆明軍區與成都軍區合併,統一編為成都軍區,軍區機關設在成都市,下轄四川、西藏、雲南、貴州省軍區和若干集團軍。主要應對來自西南的防禦任務。

將福州軍區與南京軍區合併,統一編為南京軍區,軍區機關設在南京市,軍區司令員向守志,政委傅奎清,下轄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省軍區,上海警備區和若干集團軍。統一指揮我華東地區的武裝力量,應對來自東海、台灣方向的防禦任務。

將武漢軍區合併於濟南軍區和廣州軍區,統一編為濟南軍區和廣州軍區。濟南軍區機關設在濟南市,下轄山東省軍區、河南省軍區、青島警備區和若干集團軍。作為我軍的總預備隊,可以隨時支援各個戰區的防禦任務。

廣州軍區機關設在廣州市,下轄廣東、廣西湖南、湖北省軍區,後又成立海南省軍區和若干集團軍。主要應對來自南海和東南亞方向的作戰任務。

北京軍區未做合併調整。軍區機關仍設在北京市,下轄河北、山西、內蒙古軍區,北京衛戍區、天津警備區和若干集團軍。主要應對來自北方的作戰防禦任務,守衛我國的政治中心。

瀋陽軍區未做合併調整。軍區機關仍設在瀋陽市,下轄遼寧、吉林、黑龍江省軍區,旅大警備區和若干集團軍。主要應對來自東北、朝鮮方向的防禦任務。

軍區劃分

人民解放軍現設有瀋陽、北京、蘭州、濟南、南京、廣州、成都七個軍區,下轄陸軍集團軍、兵種部隊、後勤保障部隊和省軍區(衛戍區、警備區),具體劃分情況如下:

瀋陽軍區:領導和指揮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自治區東部三盟一市境內的所屬武裝力量。

七大軍區18個集團軍番號七大軍區18個集團軍番號

北京軍區:領導和指揮河北、山西兩省,內蒙古自治區和北京、天津兩市境內的所屬武裝力量。

蘭州軍區:領導和指揮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五省(區)境內的所屬武裝力量。

濟南軍區:領導和指揮山東、河南兩省境內的所屬武裝力量。

南京軍區:領導和指揮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五省和上海市境內的所屬武裝力量。

廣州軍區:領導和指揮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五省(區)境內的所屬武裝力量。

成都軍區:領導和指揮四川、雲南、貴州、西藏四省(區)和重慶市境內的所屬武裝力量。

軍區領導人

瀋陽軍區

司令員:常萬全(中將)

政委:黃獻中(中將)

北京軍區

司令員:房峰輝(中將)

政委:符廷貴(上將)

蘭州軍區

司令員:王國生(中將)

政委:李長才(中將)

濟南軍區

司令員:范長龍(上將)

政委:劉冬冬(上將)

南京軍區

司令員:趙克石(中將)

政委:陳國令(中將)

廣州軍區

司令員:章沁生(中將)

政委:張陽(中將)

成都軍區

司令員:李世明(中將)

政委:張海陽(中將)

各軍區實力

北京軍區

3個集團軍,2個A類部隊(38軍、27軍),1個重裝集團軍。雖然98年以來的兩次裁軍,北京軍區先後撤併了28軍、63軍及24軍三支部隊,實力大大受損,但由全軍第一王牌主力第38重裝集團軍、驍勇善戰的第27軍和擁有“紅1師”的65軍組成的北京軍區地面作戰集群,實力仍然傲視群雄,再加上北京衛戍區的御林軍,排在首位毋庸置疑。

瀋陽軍區

3個集團軍,1個A類部隊(39軍),1個重裝集團軍。由於中蘇關係的長期緊張,瀋陽軍區所屬部隊普遍裝備較好,作戰威猛。雖然中蘇關係早已冰釋,98年以來也先後撤掉了64、23兩個集團軍,但雄風猶在。有“常勝軍”之稱的第39重裝集團軍與38軍實力在伯仲之間。只是有“鏇風縱隊”美譽的第40軍與第27軍相比實力稍遜,第16集團軍與第65集團軍相比也不占上風,因此,總體實力排在北京軍區之後,名列第2位。

濟南軍區

3個集團軍,1個A類部隊(54軍),1個重裝集團軍。雖然轄區面積最小,但由於長期擔任****戰略總預備隊及日韓方向的防禦任務,實力不容小覷。第54重裝集團軍雖名氣不如38、39軍,但作戰實力不在它們之下。20軍作為新四軍的傳人,實力不俗。再加上擁有三野、四野、華北野戰軍血脈的第26軍,排在第3位順理成章。

南京軍區

3個集團軍,1個A類部隊(1軍)。麾下的第1軍、12軍、31軍的實力比較平均,由於地處南方,多為輕型部隊。近年由於台海局勢緊張,部隊裝備更新加快,組建了3支兩棲機械化師(旅),訓練強度及水平突飛猛進,整體實力比十幾年前有了大幅提高,排在第4位。

蘭州軍區

2個集團軍,1個A類部隊(21軍),1個副大軍區級的新疆軍區。21軍及47軍都是作風相當硬朗的部隊,再加上新疆軍區的3個獨立師,實力與南京軍區不相上下,只是不如南京軍區更受矚目,只能屈居第5。

成都軍區

2個集團軍,1個A類部隊(13軍)。13軍、14軍都是二野的主力,都在越戰中經受了歷練,一個擅長山地作戰,一個擅長叢林作戰,實力強悍。只是成都軍區的部隊數量較少,綜合實力處於蘭州軍區之後,名列第6。

廣州軍區

2個集團軍。雖然第41軍在塔山阻擊戰中打出了赫赫威名,42軍也在韓戰中走向成熟,但由於地處改革開放的前沿,受經濟大潮衝擊較大,部隊戰鬥力受到影響。同時,廣州軍區的作戰部隊數量較少,綜合實力在七大軍區中只能墊底了。

特種大隊臂章

1北京軍區【東方神劍】

2瀋陽軍區【東北虎】

3蘭州軍區【夜老虎】

4濟南軍區【雄鷹】

5南京軍區【飛龍】

6廣州軍區【南國利劍】

7成都軍區【西南獵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