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自己的屋子

一間自己的屋子

《一間自己的屋子》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在2008年出版,作者是維吉尼亞·伍爾夫。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一間自己的屋子》 《一間自己的屋子》

伍爾芙說:作為一個女作家寫作,至少需要兩樣東西:“一間屬於自己的屋子”,“年1500英鎊的收入”。有一間自己的屋子,女人就可以平靜而客觀地思考,然後用小說的形式寫下自己這一性別所見到的像“蜘蛛一樣輕的覆著在人身上的生活”。我想這大概可以做為“精神自治”的解釋吧,她們面對這世界的諸多不平,不斷在尋找一片屬於自己的空間,然後在那裡呼吸,只有人類的內心才時實在的永恆的,故我愛,我恨,我痛苦。

目錄

目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創作背景

維吉尼亞·伍爾夫十九世紀英國小說家和評論家。本書所述為她多年對文學創作和對女人與小說這一問題的認識。《一間自己的屋子》這本書的內容是伍爾夫在女子學院的兩篇講稿,以“婦女和小說”為主題,通過對女性創作的歷史及現狀的分析,指出女人應該有勇氣有理智地去爭取獨立的經濟力量和社會地位。一間自己的屋子,以及每年五百鎊的收入,是創作的基本條件。只有這樣,女人才能平靜而客觀地思考,才能不懷膽怯和怨恨地進行創作,從而使被歷史埋沒了的詩情得以復活 。

作品鑑賞

《一間自己的屋子》:那些被視而不見的主婦,被遺忘的寡婦,以及被擯棄在機會之外的正在成長的女孩子……她們從來沒有公開的機會發出自己的聲音。維吉尼亞·伍爾夫以特有的細膩和靈慧,從湮沒無聞中揭示女人的思想,重新賦予它們以理性的光芒。在《一間自己的屋子中》,伍爾夫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通過提出並分析為何“要”擁有一間自己的屋子和每年五百磅收入的觀點,以此來重構女性自我,同時,伍爾夫還積極尋求屬於女性話語方式,並提出了著名的“雙性同體創作思想,唯有此才能成為自己”。作者筆調獨闢蹊徑,以機智風趣的談吐娓娓道來,使《一間自己的屋子》成為女性文學的傳世名作 。

作品影響

文章從婦女寫作的困境、走出男權傳統的藩籬及追求兩性和諧與互補三個方面探討了伍爾夫對當代中國女作家產生的深遠影響。伍爾夫是英國著名女性主義作家,其筆調獨闢蹊徑,以優美活潑的談吐娓娓道來,使這本書成為女性文學的傳世名作。通過剖婦女寫作的困境,走出男權傳統的藩籬,追求兩性和諧互補。伍爾夫所表達的女性文化思想已經成為當代中國女作家的主要精神來源之一。伍爾夫所倡導的女性寫作理論以各種形式,或隱或現體現在她們的思考與創作之中,激勵她們衝出傳統歷史文化地束縛,構建女性話語權。重塑文學中的女性形象,追求兩性創作融合,開啟一片文學新天地。

隨著女性主義主義先驅、英國女作家維吉尼亞伍爾夫的作品《一間自己的屋子》、《婦女與寫作》等在當代中國女作家中引起了強烈的共鳴,啟發了她們的性別自覺與文化批判意識,增強了她們探索新的理論與文學表達形式的信心。伍爾夫在文學批評方面的超前意識更奠定了女性文學批評 。

人物介紹

“我”(可以叫瑪麗·貝頓、瑪麗·塞頓、瑪麗·卡麥可隨便什麼)。

作者簡介

維吉尼亞·伍爾夫 維吉尼亞·伍爾夫

維吉尼亞·伍爾夫( 1882-1941),英國著名女作家,在小說創作和文學評論兩方面都有卓越的貢獻。世界三大意識流作家之一,女權主義運動的先驅人物。她在文學上的成就和創造性至今仍然有很大的影響。代表作品有《到燈塔去》、《歲月》、《達洛衛夫人》、《牆上的斑點》等。

作品評價

伍爾夫是女性主義的啟蒙者之一,這本書主要寫了兩方面內容:女性(尤其是女性作家)受到的不平等對待;作家(尤其是女性作家)在二十世紀之前以及現在所肩負的使命。無論是對於男女兩性之間的關係,還是對於作家和作品之間的關係,伍爾夫都有許多犀利、精闢的見解。男性的自信建立在貶低女人的基礎上時,伍爾夫提出了“鏡中幻影”的觀點來諷刺男性。

伍爾夫還說:“男人如何反對女人解放的歷史或許比女人解放運動的歷史本身還更要有趣。溫切西爾夫人想走自己的路而不得,今天有的女人能走自己的路而不願去走,不同的時代給女人鋪設了不同的難題。
伍爾夫在書中很注重作家的文學品格,認為女作家為了尊重別人的意見改變自己的價值是不對的。在書中伍爾夫給莎士比亞和簡.奧斯汀以極高的評價,因為她認為不管他們的寫作是不是受到外界干擾,他們的作品卻能很純粹,完全看不出雜質。

出版信息

出版年份出版社裝訂
版次

1989-02三聯書店平裝

1999瀋陽出版社平裝

2008-01-01上海人民出版社平裝1作者簡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