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而再,再而三

一而再,再而三

一而再,再而三,讀音 yī ér zài,zài ér sān,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第二次。一次又一次,反覆地。日常生活中主要被用來形容一個人經常反覆的重複不好的一個行為。

基本信息

名稱 一而再,再而三

拼音 yī ér zài,zài ér sān

釋義 再:第二次。一次又一次,反覆地(多用作貶義)

出處 《尚書·多方》:“ 至於再,至於三。”

示例《蕩寇志》一〇九回:“那廝必然再用此法, 一而再,再而三,我其危矣。”

繆敏《弋橫農民暴動》:“遇到這種情況,志敏同志總是耐煩地進行解釋, 一而再,再而三,說得他們思想通了才罷。”

《文明小史.第四一回》:“豈知他油蒙了心,一而再,再而三,直把上頭弄得惱了,就說他‘謗毀大臣,語多不實’,輕輕的一道上諭,將他革職。”

造句 我之所以生氣,是因為你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樣的錯誤。

用法 作定語、分句;泛指多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