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

經過不斷發展,一汽-大眾公司現已形成日產1000多輛整車的生產能力,同時實現部分整車、總成及零部件的出口。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於1991年2月6日正式成立,1997年8月正式通過國家驗收。 目前,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員工總人數超過8800人。

基本信息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於1991年2月6日正式成立,1997年8月正式通過國家驗收。2004年12月7日,一汽-大眾公司轎車二廠正式建成投產。經過不斷發展,一汽-大眾公司現已形成日產1000多輛整車的生產能力,同時實現部分整車、總成及零部件的出口。

基本信息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

成立於1991年2月6日

雇員人數:9700名(2007年)

官方網站:http://www.faw-volkswagen.com/

主要產品:捷達、寶來、高爾夫、開迪、速騰、邁騰、奧迪系列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簡介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是由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和德國大眾汽車股份公司、奧迪汽車股份公司及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合資經營的大型轎車生產企業,是我國第一個按經濟規模起步建設的現代化轎車工業基地。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於1991年2月6日正式成立,1997年8月正式通過國家驗收。2004年12月7日,一汽-大眾公司轎車二廠正式建成投產。經過不斷發展,一汽-大眾公司現已形成日產1000多輛整車的生產能力,同時實現部分整車、總成及零部件的出口。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採用先進技術和設備製造當今世界名牌產品-捷達、寶來、高爾夫、開迪、奧迪系列轎車。它的建成,使我國轎車工業進入了大規模生產的新時期。國家對外經濟貿易部確認一汽-大眾為“技術先進企業”,國家統計局授予一汽-大眾為“中國汽車製造名優企業”,國家機械局授予一汽-大眾為“在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工作中做出重大貢獻者”一等獎。1998年,一汽-大眾正式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2002年,一汽-大眾通過ISO9001(2002版)標準認證,並榮獲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1998年,一汽-大眾正式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2002年,一汽-大眾通過ISO9001(2002版)標準認證,並榮獲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證書。2004年3月20日通過了德國技術監督協會TüV cert認證公司審核,獲得了VDA6.1補充證書。公司生產的產品還於2006年1月榮獲中國環境標誌產品認證。

從1991年生產第一批捷達轎車至今,一汽-大眾公司從一個註冊資本只有37.12億元人民幣的企業發展到現在擁有276億元人民幣的大型汽車企業,目前,一汽-大眾公司累計向國家上繳的稅金達到400多億元人民幣。

目前,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員工總人數超過8800人。

大眾企業文化
一汽-大眾奉行“競爭、和諧、創新、發展”的精神
學習是人員素質提高的源動力,超強的學習能力可以適應各種環境變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創新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創新能使管理不斷的向深層次發展。
合作貫穿於各個工作環節之中,中德文化的交融,良好的團隊建設是工作目標得以完成的保證。
奉獻是一種責任的體現,主動工作,聰明地工作是現代人必備素質。
一汽-大眾實踐“追求卓越品質,真誠面向用戶”的理念
公司堅持“內部用戶原則”,貫徹“成本是第一信號”的理念,實施“面向未來工程”,為用戶提供一流的產品。
以人為本”,“培訓優先”,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樹立人贏則贏的意識,為員工搭建成才的平台,打造優秀的團隊。
用戶的需要就是我們的行動。用愛為用戶提供溫馨的服務。
公司用卓越的品質贏得用戶,用真誠贏得忠誠的用戶。
企業宗旨:打造中國最優秀的汽車合資企業
第一任董事長耿昭傑在一汽-大眾公司開業典禮上曾經提出這樣的寄語。這裡既體現出雙方股東的期望;又包涵了企業的使命和最終目標;並蘊藏著輝煌的歷史和無限的未來。
在經營上推行“市場導向、管理創新、質量至上、技術領先”的方針。
用戶的滿意和期望是我們始終不渝的追求,嚴格的質量過程控制,標準的操作工藝,高尚的職業道德,貫穿於生產經營之中。
技術領先是我們的座右銘。把情感與理性有機的融入產品之中,永為先驅。
連續不斷的改進。流程再造,以創新應萬變,在低成本、高效益中求發展。
用戶的需求是產品戰略的依據,多品種、寬系列、滿足用戶、成就自己。
嚴謹就是關愛
公司堅持以“用戶為中心”的原則,推行用戶服務核心流程,打造客戶關係管理體系,以準確的信息,快速的反應,讓用戶感到沒有等待,讓用戶放心。

一汽大眾行銷變革任重道遠
甲方說:針對商務政策、行銷方案,經銷商經常執行不力;內部廝殺,價格混亂,各行其是;渠道衝突頻頻亮相。
乙方講:廠家不了解市場,產品適應市場成效緩慢,價格支持不到位;服務差,返點和銷售獎勵不能兌現,配送不及時,供貨周期長,對待渠道商家不公正、不公平。
大型經銷商在產業鏈上的地位日益凸現,要求獲得汽車廠家提供更多的服務與支持,同時商家的"自我意識"和不穩定性對渠道管理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另外,現今的經銷商實力相對薄弱、企業文化、利益分歧、信息閉塞等多方面原因造成汽車製造商的行銷方案和政策落實走型。
如若在市場反饋中得不到的實效性信息,遠離客戶,遠離一線,經常使得汽車廠家對於市場脈搏的把握能力有所退化,進而行銷決策的務實也難以得到保障。在日常渠道管理中,渠道衝突是在所難免的,關鍵不僅在於如何解決衝突,更重要地在於如何管理,預防風險,通過客戶導向的渠道規劃,在渠道中明確各自的業務區域,也有助於減少同級渠道之間的摩擦。
主要原因是作為獨立的經濟實體,各自的利益不同,廠與商的共同體意識難以真實形成並得以持續貫徹下去。不過,真正客戶(最終用戶)並未真實且及時得到重,而經銷商擔當廠家滿足客戶的重要通道,汽車廠家應加大與渠道緊密合作,力求符合市場需求。一個簡單道理,滿意的經銷商才會有動力追求自我提升、自我發展,主動滿足目標各類消費需求,但這是以公開、公正、公正的渠道環境(包括合理的商務政策和高效的運作機制等)為條件的。以“信任”為核心,堅持雙贏原則將經銷商納入汽車廠家的培訓體系、分配體系、銷售體系、服務體系、信息化建設體系以及管理體系,依據整套科學的流程和組織,這有益於了解客戶需求,適用於快速傳遞到廠家相應研究及決策部門。
正是基於市場環境的變化及競爭態勢的發展,更好地服務區域市場,一汽-大眾通過對行銷思路和行銷模式的多層次、全方位轉換,著手渠道管理模式的改革,建立一個全新、高效的銷售平台,以達到全面提升系統運作能力,整體競爭力的目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