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二氫

一氧化二氫

一氧化二氫(Dihydrogen Monoxide,DHMO,H2O),是水的化學式,從1990年開始作為一種惡作劇在網路流行,有多種版本,將水這種物質謠傳為一種具有嚴重危害的物質,並引發了其他常見物品的惡搞,如維生素C被以人們不熟知的化學式“2,3,4,5,6-五羥基-2-己烯酸-4-內酯”等為名稱惡搞。

來源

所謂的一氧化二氫就是水 所謂的一氧化二氫就是水

一氧化二氫(Dihydrogen Monoxide,DHMO,H2O),實際是指水分子,曾被用在一個惡作劇中作為“”的別名,試圖向人們說明人們輕信單方面的分析,而被搞偽科學及到處散布恐慌的奇談怪論者所嚇倒。這個惡作劇強調許多水的負面作用,比如生鏽和溺水導致的死亡,把這些“害處”歸於水,呼籲人們同意禁止使用這種化合物

這個惡作劇於1990年由埃里克·萊克納(Eric Lechner)和拉斯·諾普芩(Lars Norpchen)提出,1994年由克萊格·傑克遜(Craig Jackson)修改。

1997年內森·佐納(Nathan Zohner),一個14歲的學生以一氧化二氫為主題做了一個題為《我們到底有多蠢?》的論文,使一氧化二氫引起廣泛關注。

在那之後,“一氧化二氫”騙局又藉助網際網路四處傳播。甚至,還專門有人成立了網站,一本正經地號召查禁“一氧化二氫”。一家網站還稱,各國政府拒絕停止製造及利用這種危險品,因為“它能對經濟發展作出貢獻”。而且,美國海軍和其他軍事部門正在做有關一氧化二氫的實驗,並且為了能在戰爭中控制和利用它,設計出了耗資數億元的武器裝備。此外,數千軍事部門通過一個極為複雜的地下系統接收數千噸的“一氧化二氫”,許多部門還大量儲備。

釋義

水分子的結構圖 水分子的結構圖

水分子的化學式為H2O,意味著每個分子含有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

拉丁文中,前綴“di-”指二,前綴“mono-”指一。“Oxide”指氧的化合物。從字面意義上看,dihydrogen monoxide意指“兩個氫,一個氧”,與化學式一致。“一氧化”,雖然只是一個標準的化學術語,但“一氧化”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劇毒的一氧化碳。

由於氫原子的不斷變化特性,水也可以被理解為氫氧化物(OH−)和水合氫(H3O+)的水溶液H2O。這使水既是酸,也是鹼,使其成為一種良好的溶劑。

在科學界,至今對於水仍留存不同的稱呼,其中包括為氧烷(Oxidane)、氧化氫(hydrogen oxide),鹼性名稱氫氧化氫(hydrogen hydroxide),以及若干酸性名稱如氫氧酸(hydroxic acid)、羥基酸(hydroxylic acid, hydroxilic acid)。另外,最初發表時的“氫氧基酸”其實稍有不妥,因其不符合酸的命名規則。另外,也有人對於水,起了μ-氧 二氫與二氫氧化物一類的名稱。

根據國際純粹與套用化學聯合會(IUPAC)在2005年有關無機化學的命名規則,水並沒有一個單一正確的化學名稱。化學命名的原則,是要讓聽到或閱讀化學名稱的人,不會對於化學名稱所代表的物質產生混淆;換句話說,一個名稱,只套用在一種物質。而一種物質,並不一定需要有一個單一名稱,不過可接受的名稱確有限制。對於水而言,“水”是其中一個可接受的名稱;雖然這並非系統化或國際化的名稱,但這個也單指一種物質。此外IUPAC建議的另外一個名稱是氧烷。

然而,“一氧化二氫”、“氧化氫”和“氫氧化氫”等等的名稱,一般都不在正式科學場合被使用;不過,特殊種類的水會在科學領域中被區分,比如蒸餾水去離子水重水。 

惡搞版本

最初的版本

克萊格·傑克遜首次在網路上將此惡作劇發布的版本: 

 一氧化二氫的危險包括:

又叫做“氫氧基酸”,是酸雨的主要成分; 
對泥土流失有促進作用; 
溫室效應有推動作用; 
它是腐蝕的成因; 
過多的攝取可能導致各種不適;

皮膚與其固體形式長時間的接觸會導致嚴重的組織損傷; 
被吸入肺部可以致命; 
處在氣體狀態時,它能引起嚴重灼傷; 
在不可救治的癌症病人腫瘤中已經發現該物質; 
對此物質上癮的人離開它168小時便會死亡; 
儘管有如此的危險,一氧化二氫常常被用於:

各式各樣的殘忍的“動物”研究; 
“美國海軍”有秘密的一氧化二氫的傳播網; 
全世界的“河流”及“湖泊”都被一氧化二氫污染; 
常常配合殺蟲劑使用;洗過以後,“農產品”仍然被這種物質污染; 
在一些“垃圾食品”和其它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劑”。

較常見的版本

 一氧化二氫是一種無色,無嗅,無味的化學物質。它每年奪去成千上萬人的生命。這些人多數是由於吸入一氧化二氫而死亡。然而一氧化二氫的危害還更多。如果長時間處於有固體一氧化二氫存在的環境中會引起生物的組織損傷;若生物體中的一氧化二氫含量過多還會引起汗液、尿液分泌過剩,噁心,嘔吐和具有腫漲感等症狀。此外一氧化二氫會打亂身體組織液中的電解質固有的平衡狀態。而對它用上癮的人們,戒掉就意味死亡。

葉詩文版

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中國選手葉詩文神奇打破女子400米混合泳世界記錄後,西方媒體含沙射影地暗示葉詩文或服用興奮劑。當地時間2012年7月31日,英國奧委會主席莫伊尼漢發布聲明表示:葉詩文已經通過了興奮劑檢查。

事件發生後,有網友寫段子調侃道“教練承認曾給葉詩文服用一種叫做一氧化二氫的液體”。微博中很多認證賬號也紛紛發布、轉發。許多“不明真相”的網友一時間驚詫莫名,緩過神兒來才發現所謂的“一氧化二氫”就是氧化氫,化學式H2O,也就是我們平常喝的水。甚至在國內某知名論壇中,網友繼續調侃道“估計還吃過2,3,4,5,6-五羥基-2-己烯酸-4-內酯”、“可能還有6-甲基-5-羥基-3,4吡啶二甲醇鹽酸鹽和7,8-二甲基-10-(1'-D-核糖基)-異咯嗪”。(註:以上內容分別為維生素C維生素B6維生素B2 )。

媒體報導

所謂的一氧化二氫就是水 所謂的一氧化二氫就是水

2004年3月14日,《洛杉磯時報》報導,一種叫做“一氧化二氫”的“不明化學物”把加州亞里索維耶荷市攪了個雞犬不寧。因為網上訊息風傳,人一旦大量接觸“一氧化二氫”,就將引發人體嚴重的“醫學問題”,甚至會“致人死亡”。一時間當地居民人人自危,市政府也火速出台法令,以控制“一氧化二氫”所可能帶來的“致命危機”。然而,所謂致命的“一氧化二氫”不過是水(H2O)而已。

2012年4月14日,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東方時空》節目“真相調查”部分,引用果殼網用戶發表的惡作劇帖子中“隔夜水中含有零醇、氧酚、一氧化二氫等化學物質,能進入血液循環,影響人體幾乎每一個生理反應。”的內容(儘管這個帖子是在果殼的“Geek笑點低”欄目中),並將此作為謠言進行了嚴肅的討論與批駁 。惡作劇帖子作者不得不發表文章澄清自己並未造謠,而謠言的形成僅僅是由網民推波助瀾、盲從大流導致。

化合物分類導航

化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的原子組成的純淨物。物質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從古代最原始的分類(金、木、水、火、土)到目前有確定組成的幾十萬種化合物,每年還有大量新的化合物被發現。
無機化合物
氧化物無機酸鹵化物無機鹽
有機化合物
碳氫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激素有機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