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度觀察》

《22度觀察》是一檔圍繞新聞熱點和重大社會思潮,以經濟視角關注公共利益的新銳訪談節目。

節目介紹

《22度觀察》22度觀察

北緯22度,深圳。我們觀察,你們判斷,一個先鋒城市的全新視野----《22度觀察》。

深圳,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2009,百姓聚焦的金融危機。2009年2月,深圳衛視推出新銳財經訪談節目---《22度觀察》。

《22度觀察》是一檔圍繞新聞熱點和重大社會事件,以經濟視角關注公共利益的新銳訪談節目。政府官員、經濟學家、業界領袖就經濟和社會熱點,展開了深入、理性而極具建設性的探討。

《22度觀察》既趁全民關注經濟之天時,也占深圳改革開放前沿之地利,更不乏高端嘉賓雲集之人和,一經推出,便受到政府要員、公共知識分子的充分肯定,和都市高學歷、高收入、高職位的都市白領的追捧。

欄目定位為:“理性聚焦經濟熱點,從容把握市場起伏。政府要員、業界專家、業界精英,深度探討當今中國,提供最有價值的經濟思想”。節目採用演播室內嘉賓與主持人對談的方式。

節目定位

《22度觀察》《22度觀察》

1、內容定位:對當前經濟政策、社會事件或思潮提供新銳的思想、觀點和評論。

2、功能定位:提供有價值的思想智慧及獨到見地。  

3、形態定位:演播室談話,外采,評論

4、嘉賓定位:政府有關部門領導/國內外權威專家/社會名流/重大事件及話題的當事人/資深媒體人或評論員。

節目亮點

《22度觀察》《22度觀察》

1、具有獨立靈魂並能促進中國社會進步的新銳話題節目

2、官員、學者、媒體及業界的重量級嘉賓,對中國問題有深遠的思考能力及良好的表達

3、深入淺出、亦莊亦諧;邏輯嚴謹、表達率性;權威聲音、多元視角

4、演播室時尚新穎,給觀眾帶來嶄新時尚的視覺體驗,追求收視與影響力的雙豐收

播出時間

首播:每周六、周日22:30—23:00

重播:次周六、周日12:30--13:00

播放部分內容

《22度觀察》《22度觀察》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對中國經濟前景保持樂觀,壓力很大,成效很多。中國要堅持自己的發展道路。

中國銀行副行長朱民:國際上對金融危機的調控初有成效,但尚未從根本上解決制度漏洞,要警惕第二波金融危機的爆發。

耶魯大學金融學終身教授陳志武:中國經濟GDP保八不容樂觀,但是危中藏機,要積極調整產業結構、融入國際經濟體制。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中國應對危機的政策有力,將對中國的長期發展產生極大的利好。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中國應注重從拉動內需、完善制度等方面刺激經濟發展,平穩度過危機。

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巨觀經濟會好轉,房地產業也會好轉。

《財經》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持有美元是相對安全的外匯投資行為。

中房集團董事長孟曉蘇:中國房地產業年內復甦。

著名財經評論家石齊平:建立新的國際貨幣機制最能維護國家利益 。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劉遵義:中國經濟外貿依存度被嚴重高估。

醫改專家、北京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中國醫改要堅持走政府主導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全球併購研究中心秘書長王巍:中國企業在國際併購過程中要更加重視綜合性因素。

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當前我們可以用轉危為機的角度合理運用外匯儲備和相關政策來應對出口危機,並且不影響到國內就業。

清華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9500億赤字,是不是雙刃劍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溫鐵軍:城市化是否是解決農村問題的根本手段

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盛洪:必須讓國企利潤惠及於民

中國軍控和裁軍協會理事徐光裕:南海爭端升級,中國如何應對?

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金岩石:寬鬆貨幣·後市如何?

台灣前新黨主席謝啟大:台灣“9·11”:陳水扁的世紀夢魘

美國金融博物館執行長Alan Lee Kjelleren:全球經濟最壞的日子真的遠去了嗎?

世界著名未來學家,《大趨勢》作者約翰·奈斯比特:中國模式將改變世界

《22度觀察》視頻最新出處:http://www.22duguancha.co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