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考研政治核心考點解析》

《2012年考研政治核心考點解析》

《2012年考研政治核心考點解析》是由陽光考研命題研究中心編著,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於2011年1月1日出版的政治類圖書,主要介紹了考研政治中的重點、難點、核心知識點。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00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1版(2011年1月1日)
平裝:350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9787300130514,7300130518
條形碼:9787300130514
商品尺寸:28.2x20.8x1.6cm
商品重量:921g
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ASIN:B004HIMRAC

內容簡介

2012年考研政治核心考點解析》權威專家親自編寫,從命題角度入手,結合學科特點與命題特徵,剖析命題要點,按照新大綱全新編寫,囊括全部知識點,精講重點、難點、核心知識點。

編輯推薦

《2012年考研政治核心考點解析》:考研政治核心考點,權威專家編寫,精講核心考點。

目錄

第一輪:精讀必備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第一章馬克思主義是關於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第二章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
第三章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四章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第五章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
第六章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第七章社會主義社會及其發展
第八章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第一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
第二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第三章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第四章社會主義改造理論-工
第五章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
第六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第七章社會主義改革和對外開放
第八章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
第九章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
第十章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第十一章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第十二章祖國完全統一的構想
第十三章國際戰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四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
第十五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第一章反對外國侵略的鬥爭
第二章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三章辛亥革命與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
第四章開天闢地的大事變
第五章中國革命的新道路
第六章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第七章為新中國而奮鬥
第八章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第九章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第十章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第一章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
第二章繼承愛國傳統弘揚民族精神
第三章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
第四章加強道德修養錘鍊道德品質
第五章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
第六章培育職業精神樹立家庭美德
第七章增強法律意識弘揚法治精神
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覺遵守法律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第二輪:試題演練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一、物質世界的客觀存在
二、社會生活本質上是實踐的
三、聯繫和發展的普遍性
四、對立統一規律是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
五、唯物辯證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六、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
七、意識的能動作用
八、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九、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十、認識運動的基本規律
十一、真理的客觀性、絕對性和相對性
十二、真理的檢驗標準
十三、真理與價值的辯證統
十四、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
十五、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運動的規律
十六、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運動的規律
十七、社會形態更替的一般規律及特殊形式
十八、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十九、革命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二十、人民民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二十一、個人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
二十二、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二十三、勞動力成為商品與貨幣轉化為資本
二十四、生產剩餘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
二十五、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到壟斷
二十六、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
二十七、經濟全球化及其後果
二十八、當代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的新變化
二十九、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
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出
二、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
三、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四、“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發展
五、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容
六、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和發展
七、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
八、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
九、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
十、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
十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
十二、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提出
十三、發展才是硬道理
十四、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十五、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含義和主要特徵
十六、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提出及其主要內容
十七、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十八、“三步走”的發展戰略
十九、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二十、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二十一、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
二十二、對外開放是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
二十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二十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徵
二十五、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確立
二十六、堅持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
二十七、堅持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
二十八、深化分配製度改革,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二十九、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三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
三十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三十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三十三、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三十四、社會主義社會的民主、自由和人權
三十五、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三十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方針
三十七、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三十八、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三十九、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提出
四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科學含義
四十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
四十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形成和確立
四十三、“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基本內容和重要意義
四十四、“一國兩制”構想在香港、澳門的成功實踐
四十五、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四十六、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
四十七、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發展
四十八、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力量
四十九、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內容和基本任務
五十、正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五十一、建立鞏固的國防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戰略任務
五十二、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
五十三、黨的建設是一項偉大的工程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一、資本一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
二、反侵略戰爭的失敗及其原因
三、農民鬥爭的意義和局限
四、洋務運動的歷史作用及其失敗
五、戊戌維新運動
六、戊戌維新運動的意義和教訓
七、辛亥革命爆發的歷史條件
八、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活動
九、三民主義學說和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
十、封建帝制的覆滅
十一、中華民國的建立
十二、新文化運動與思想解放的潮流
十三、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十四、實行國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十五、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十六、中國革命的歷史性轉折
十七、停止內戰,一致對外
十八、堅持抗戰、團結、進步的方針
十九、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建設
二十、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
二十一、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的鬥爭
二十二、第二條戰線的形成
二十三、人民政協與《共同綱領》
二十四、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性質
二十五、農業合作化運動的發展
二十六、對資本主義工商業贖買政策的實施
二十七、社會主義建設早期探索的積極進展
二十八、“大躍進”及其糾正
二十九、“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三十、改革開放的起步
三十一、撥亂反正任務的勝利完成
三十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深入推進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一、理想信念的含義與特徵
二、確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
三、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
四、愛國主義的科學內涵
五、世界觀與人生觀
六、人生價值的標準與評價
七、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
八、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與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九、我國公民基本道德規範
十、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
十一、公共生活中的相關法律規範
十二、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
十三、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內涵
十四、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十五、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十六、我國的民商法律制度
十七、我國的刑事法律制度
分析題

文摘

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它同樣有一個貫穿始終的哲學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這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
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包含著豐富的內容:
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鄧小平指出,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一個至少上百年的歷史階段,制定一切方針政策都必須以這個基本國情為依據,不能脫離實際,超越階段。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鄧小平和黨對當代中國基本國情的科學判斷。
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鄧小平強調改革也是一場革命,也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重大決策,是新時期中國最鮮明的特點。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鄧小平提出,計畫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從根本上解除了把計畫經濟和市場經濟看做屬於社會基本制度範疇的思想束縛。
除了上面指出的幾個方面外,鄧小平理論體系中還包括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戰略、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統一戰線、軍隊和國防建設、社會主義國家外交戰略、祖國完全統一、黨的建設等理論。三、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一)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科學認識鄧小平理論堅持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它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在新的實踐基礎上繼承前人又突破陳規,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它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基本成果,抓住“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深刻地揭示社會主義的本質,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它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寬廣眼界觀察世界,對當今時代特徵和總體國際形勢,對世界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成敗,開發中國家謀求發展的得失,已開發國家發展的經驗教訓,進行正確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學判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