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柳丁》

《黑色柳丁》

陶喆的這張充滿了事實真相與音樂誠意的專輯已實屬難得,值得尊敬了。我想起了前年台灣另一位很有才華的音樂人黃大煒那張《秋天1944》,同樣的在主流與自我之間游離,同樣地在音樂與現實之間掙扎,但陶喆這次要做得更好陶喆在新專輯的同名主打歌中竟然選擇了“瘋克”的音樂元素,讓人聽了又驚又喜。

基本信息

簡介

專輯名稱:黑色柳丁專輯歌手:陶喆發行日期:2006年08月04日

《黑色柳丁》《黑色柳丁》

兩年半未有新作推出的陶喆,台灣R&B天王陶喆一直埋首創作,並將所有12首心血傑作放在這張新碟《黑色柳丁》。為什麼碟名取為‘黑色柳丁’?陶喆曾表示,柳丁是台灣獨有的水果,而那裡是他的事業根據地,所以他對柳丁有種莫名的情意結。除了同名主打歌‘黑色柳丁’外,另一主打歌‘Angel’亦是不容錯過之作。

不同思想,全新的音樂氛圍,聽完這張專輯,我們無疑地會相信這句話:陶喆每次出現,台灣樂壇就要改朝換代!

陶喆回來

總是被充斥滿了垃圾的華語音樂市場,其中難得還有這么個專集是讓我長久回味還稱讚不已的,它就是《黑色柳丁》。

其實有幾年沒有真正去買國語的專集了,不是我不愛我的祖國,但是那些音樂太讓我失望總是沒有那種被感動,值得凝聽的例子了,全是商業化一統的情,現在難得找到一首歌沒有愛啊,情啊,朋友說,中國人真的就那么濫情嗎,個個那么只知道說情談愛,我想的和他一樣,如果真有一天誰能做出一張像黑色柳丁的專集來我一定會掏錢買正版的。陶喆這個專集是張概念專集有著很強的思想性,我個人覺得是達到他的頂峰,以後歌沒有這樣的純粹了,商業性更濃了。

⊙等待音樂天行者停下腳步,等待陶喆回來!

陶喆每次出現,台灣樂壇就要改朝換代!

整整三十二個月,陶喆去哪了?
其實陶喆始終走在音樂潮流正前方,連追隨他的人都倍感吃力。
直到今天,陶喆也還沒回來,
陶喆和音樂,仍在遙遠的天際行走,需要我們追上他的腳步而已

2000年初,陶喆結束第二張專輯的宣傳工作,從他離開台北的那一刻開始,馬上有人關心,陶喆下一張專輯何時發行?他在創造了台灣音樂的新風潮之後,這位被媒體譽為新音樂教父的男孩““一次的出現,又會有什麼驚人之舉?但是,無論多少追問,始終沒有確切的答案。隨著時光的流逝,越來越多的人產生好奇和質疑,難道十二首歌的創作,會是如此困難?

其實陶喆回到了LA,一切回到原點,就像過每一張專輯開始的時候那樣。脫下華美的打歌服,換上褪色的牛仔褲,陶喆走進自己尚未完工的錄音室,唯一的心思是架設他心目中理想的工作環境。隨著工人們的敲敲打打,各式的器材搬來接上複雜的線路。這時候,陶喆新的音樂思考也正悄悄地醞釀著。

就像錄音室里的建構工程,陶喆每一首創作的誕生,必須細膩小心巨細靡遺,如果對人世間的情感有如一張藍圖,那音符仿佛是螺絲釘帽那樣,要一個個準確地安排在完美的位置上;鏇律節奏的線條加上樂器好比是骨架結構,最後還要搭配上美好的唱腔,才能成為整體的聽覺感受。

的確如此,和其他流行音樂歌手相較,陶喆的作品實在不多,甚至很慢。因為每一首歌,都要是有自己的形體,有自己的個性。就像是一幢幢獨立的建築體,必然要有自己的樣子,不能被取代。

如果陶喆在乎市場銷售,如果陶喆刻意維護天王寶座,他大可以三個月初一張專輯,半年另外追加一張精選,果真如此,那陶喆就不是陶喆,而我們很清楚,陶喆沒有那么做。

音樂是陶喆的一切,就像是胸膛里沸騰的血液。音樂不能只為了賺錢,創作從來不是因為商業。在陶喆的心目中,很少顧忌市場銷售的起伏曲線,也沒有成本核算的斤斤計較,所以,通常是沒有時間表的。

製作

時間不是負擔,而是累積音樂情感的過程。

對陶喆而言,音樂創作不能只是狹窄單薄,容易自滿,更不是為了討好消費者。音樂領域無線寬廣,不僅只有賣錢的音樂形式才能感動人。隨著地球村的文化無所拘束,全球化音樂風潮再也無國界限制,陶喆用音樂創作提醒所有人,音樂不只有唯一的R&B,還有更多的可能。

在LA的錄音室里,陶喆的腦袋裡開始浮現不同的音樂曲式,從Rock`N`ROLL,開始,HIP-HOP,TWO STEP舞曲FOLK民歌LATIN BALLADJAZZCOUNTRY ROCK.....種種種種,不斷湧現,任何可能的西方音樂風格,融合了弦樂的和諧,同時,又與日常生活中東方思考模式撞擊,融入了陶詰音樂創作之中。這就是陶式音樂的構成方式,不能投機,沒有巧合。

詞曲演奏編曲合聲錄音工程,依舊是完整的陶喆。如果你意想不到,是因為不知道音樂創意的無限大,醞釀以久的作品,十二首歌,必須穿越時空而來。兩年多的日子,陶喆讓人等待因為陶喆不容許世界對他失望。

這些日子以來,R&B主流風潮當紅,眾多新人輩出,然而陶喆僅僅為張惠妹製作了“一夜情”單曲,另外完成自已徒弟--偶像團體TENSION一張同名專輯。如果從明星藝人的經營角度來看,陶喆是逆向而行的,不但沒有積極地善用知名度,創造可觀的利潤,反而選擇遺世獨立於商業市場之外,無論旁人的催促還是抱憾,陶詰堅持的仍然是做自己,做自己的音樂。

陶喆嚮往的是Beatles那張“White Album”如此純淨的音樂能量,同樣地,更期許自已有U2那樣關心人類生存的開闊胸襟。流行音樂當然可以成為消費行為的時髦趨勢,但是,陶喆的音樂視野卻維持著他自我的觀點。從第一張同名專輯開,延續到第二張“I'm OK”,相當多用心的歌迷發現陶喆音樂的風格,明亮之中總是帶著隱隱約約的憂鬱心清,仿佛看到一個男孩在成長過程中自我掙扎的痕跡。這次陶喆的出現,第三張專輯,更是陶喆五年來諸多心路歷程的總結,我們終於能擁有一個有自我意識與沉穩思考的成熟歌手。很多人喜歡陶喆,不是因為他有俊美的臉龐,也不是因為他每次帶來炫目的時尚造型。陶喆不是偶像,不用成為流行商品刻意塑造的傀儡。

陶喆曾經帶動R&B的潮流風騷,被視為新一代流行音樂的教父。但是,一個好的歌手,能夠讓人忘去花俏MTV的視覺刺激,不需要被廣告代言的行銷手法包圍,因為閉上眼睛,我們要聽到好的音樂,還有歌手心裡的聲音,所以我們發現,陶喆一直還是陶喆,始終只有音樂而已。

完成了第三張專輯,陶喆才會出現,似乎宣告被商業手法炒作的陳舊世代,又將要告一段落。因為他帶回來的是不同思想,全新的音樂氛圍,聽完這張專輯,我們無疑地會相信這句話:陶喆每次出現,台灣樂壇就要改朝換代!

《黑色柳丁》《黑色柳丁》

愛與革命

沒有革命的愛是夢,沒有愛的革命是暴動
在衝突不安的年代,陶喆即將成為音樂為愛而革命

千禧年後新世界,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災難連綿的震盪波動中,陶喆經歷快速地成長蛻變,和以往一樣的堅持,陶喆多了一份成熟。痛苦掙扎之後,換來安靜地沉思,持續累積,難以抑扼。陶喆開始將眼光投射到平凡的人心與生活的深層,開始用熱情去感受這衝突不安的年代。

台灣新生世代,在華麗幻象里惶隍不安的活著,因痛苦而逃避?為快樂而麻醉?無解無奈還是無所謂?還有到底是該痛苦的繼續?還是微笑放棄?

陶喆第三張專輯的創作,無疑是一段艱辛的心理過程。這短短的二年半,不只是他身心趨於成熟的重要時期,同時個人的小我也隨著整個世界的震盪而波濤起伏。921地震的天崩地裂,911事件的衝擊震撼,原來新世紀的歡樂氣氛如此虛幻,24小時即時新聞不斷重複的竟然是永無休止卻真實存在的暴力仇恨...剎那間,唯一卻簡單的主題浮現,陶喆選擇了一個亘久不變卻也難以理解的字:愛。

不是他過去那首“愛很簡單”所訴說的情愛,更不是KTV里傳唱的情歌,甜言蜜語的那種愛,陶喆關心的愛,是發自內心、對人類對世界對所有事物的誠摯關懷。

愛不能只是說說而已,愛不能只是電視連續劇的灑狗血情節,愛必須要有所行動,才能轉換成能量。我們都明白愛的真諦,但是並非所有人能起而行努力去實行,所以陶喆希望這張專輯,傳達出愛要透過動作才能實現,就像革命分子那般為理想犧牲生命的勇氣。

專輯裡的每一首歌,都在強調愛需要勇氣,需要行動力,就像活在這讓人迷惘昏沉的時代里,需要為愛而革命的覺醒力量。

聽聽陶喆的歌,讓音樂來一場愛的革命。

不只是數位電子的迷幻享樂,也不能只有街頭嘻哈的毫不顧忌,陶喆必須用音樂告訴所有人,他的感覺和他選擇的情緒,鏇律要與思考一起迴旋,音樂輪廓該是意識型態的成形,是音樂的創作也是內在的吶喊,是純淨聖潔的情感加上無限大的超能量動力,陶喆讓音樂變成愛變成行動,變成有革命的力量。

《黑色柳丁》《黑色柳丁》

專輯

專輯當中每一首歌曲,都緊扣著愛與革命的主鏇律。

“黑色柳丁”是透過搖滾樂的沉重力量,詮釋失去愛的滄涼悲噴;
“Angel”是撫慰因愛而受傷心靈的情歌,純潔而美好;
“Dear God”是陶喆對上蒼的默禱,渴望真愛重現人世;
“月亮代表我的心”再一次以現代的眼光緬懷那古老時代里引亘久不變的老式情愛;
“討厭紅樓夢”反諷鴛鴦蝴蝶的愛情,成為傳統中國甩不去的包袱,盲目犧牲自已的錯誤;
“宮保雞丁”描寫這現實勢利的世界裡,一無所有卻付出全部的單純愛情...

⊙愛+革命的音樂

KTV唱不出來卻能感動內心的好聽,以為是情歌但根本不是情歌。就讓多愁善感的人不怕失去愛,讓談情說愛的人釋放愛。

⊙愛+革命的音樂

陶喆新音樂的主鏇律,也是創作的深層主題。請開始聆聽這張專輯,愛與革命,即將開始。

專輯英文介紹

《黑色柳丁》《黑色柳丁》

陶喆的自白—摘自《黑色柳丁》專輯的介紹

One very early Tuesday morning last year I was awaken by a phone call from a close friend. She told me to immediately turn on the TV and watch the news. What I was about to see that morning was to change my life. Unfolding before my eyes was the destruction of New York City and the Twin Towers. I watched the panic stricken faces and the tragedy unfold but for some reason my mind was a blank. I just lay there in my bed numb from the shock and disbelief. Everything looked like a scene from a movie but the horror was that it was a reality.

Many weeks passed before I could even begin to fathom the September 11th attacks. I came to realize that this wasn’t about politics, religion or an attack on one specific country but an atrocity committed against our world and on mankind. I was deeply hurt and somehow felt that this was an attack on me personally. As I helplessly watched the news that day at home I started to ask myself what I could do to help. Yes. I could fly to New York and volunteer as a relief worker or perhaps I could make donations to the Red Cross. But what could I do as a musician and public person? Then I remembered something I had read when I was about twelve. It was the Parable of the Talents (Matthew 25:14) and it spoke of a story of a man who gave his talents (one talent was worth more than a thousand dollars in those days) to three of his servants before leaving on a journey. After returning from his trip, the man asked his servants what they had done with the money he had given them. Two of them had invested the money and made twofold the profit. However, the last servant hid the talents in the ground in fear of taking a loss in any kind of investment. The wealthy man was furious when he heard this and ordered that this and ordered that this servant be thrown out into the streets and his talents given to the other servants.

While I’ve always known about this parable I never fully understood how it applied to me or how I could put it into practice. I realized that God has given me abilities that I need to put to work. More importantly, I need to use these talents not just to make music but to make music that celebrates light, life and love. We are all given talents and abilities by God (or whatever divine power you believe in) but are we making the best of them and how? This is a question I frequently ask myself.

After discovering this new meaning for making this album I began to worry and question about whether people would want to listen to what I had to say or if it was even relevant. I knew one thing for sure and that was I couldn’t just act as if nothing had happened. The world is a different place today (and so am I) than it was five years ago or even a year ago and I simply couldn’t envision myself continuing to make music only for entertainment purposes that didn’t reflect the world we live in. I’ve always seen music as a responsibility and privilege but also as a gift form the Lord. Therefore, this album holds even more meaning to me, as I believe it is a gift of love and hope. And I firmly believe that love is what we need in our world today.

I am excited to finally be able to share this album with you. Thanks for being so patient and for believing in my music. Please accept these songs as a gift from all of us to you. God Bless.

專輯曲目

01.黑色柳丁
02.Dear God
03.Angel
04. 討厭紅樓夢
05. 蝴蝶
06.宮保雞丁
07.Melody
08.月亮代表誰的心
09.二十二
10.My Anata
11.搖籃曲
12.Katrina (Demo)

評論

《黑色柳丁》《黑色柳丁》

【樂評】專輯的名字有些古怪,柳丁是台灣特產的一種水果,陶喆用它來比喻自己的家
鄉、事業的根據地和讓他愛恨糾結的地方,黑色則是他對種種社會黑暗與迷茫的情緒化
的隱喻。在《今天晚間新聞》里,在一連串、不間斷的聲音採樣中,傳送著社會新聞、
交通路況、犯罪報導、天氣預報,還有孩子無助的哭訴。除了寫實,陶喆也會用詩一樣
的語言憤世嫉俗,在《黑色柳丁》里陶喆唱著“外面有橘色的加州陽光,我卻躲在自己
孤獨的黑洞,我只有一個小小的要求,就是請你leavemealone,很想說,但又感覺沒
有話好說,我只恨我自己,逃不出這監獄……葉子用墜落證明換季,可我昏昏沉沉沒有
辦法醒……天是亮的卻布滿烏雲,所有焦距被閃光判了死刑。”這種對現實關注的姿態
,體現了他的一種成熟,也讓他的新作有了一種新的力度。
——《北京晨報》
【樂評】這是一張充滿台灣氣質的本色專輯,如果一旦沉浸其中,60分鐘內你將喘不過
氣。陶喆與其最佳拍檔、著名作詞人娃娃,冷靜地剖析台灣社會每一道血管、每一根神
經,觸及民生、政治、犯罪、倫理,墮落的人生觀,絕望的愛情觀,一切都在R&B和
搖滾的音樂舞台上互相碰撞、激盪,以重拳直擊每一個接近麻木或已經麻木的現代人,
或者你被擊醒,或者你被擊暈。
——《樂壇快報》
【樂評】陶喆別有深意,黑色指的是革命,柳丁則是象徵華人、愛和希望,陶喆希望創
作出有意義的歌,而不只是好聽而已。關於黑色柳丁,主要想帶出一個意識,就是在全
世界陰霾的大環境當中,我們是需要陽光我們是需要能量。柳丁雖然是黑色,就好像我
們外表看來是失意與無奈的,但其就像柳丁一樣,內里是很鮮甜很fresh,只是等待一
股衝擊等待被喚醒。
——唱片公司文宣對於《黑色柳丁》一詞的解釋
【樂評】這張專輯有著一個很古怪的名字《黑色柳丁》。柳丁,是台灣獨有的一種水果
,我們可以把它視作台灣,那裡既是陶喆的家鄉,事業的根據地,也同樣是他愛恨糾結
的地方。那么說,代表著墮落、陰暗、可怕、絕望的黑色就是台灣————這顆“柳丁
”的顏色?至少在陶喆的眼裡和歌里是這樣的,黑色的柳丁:一顆類似波德萊爾那朵《
惡之花》的毒果。
——《南方都市報》劉憶斯

【樂評】黑色柳丁餵到你嘴裡
假如波德萊爾活著的話,他會告訴我們黑色的真實意義。不是外表塗黑的東西就是
黑的了,正如有人包裹上無數的另類外皮骨子裡仍然是一個平庸的音樂人一樣。
雖然我對吃的東西不太在行,可我也知道柳丁是吃的,可為什麼偏偏要做成黑的,答案
是:不是黑的顧客不愛吃,現在他們好這口。
要是有人告訴我陶喆的歌不少人聽,我相信。要是有人告訴我陶喆的歌有許多音樂元素
,我承認確實扒了別人不少。可是,要是有人告訴我陶喆在玩政治波普,對不起,我先
到後台笑一下,哈哈哈。
有人就是這么有幽默感,以為發點牢騷整點感情以外的歌詞就是有社會責任感了。不好
意思,我們還沒好糊弄到那地步。R&B就R&B吧,還整什麼波普?
需要我一個個說嗎?沒那么多時間,點幾個就知道了。
《黑色柳丁》這個歌簡直就是一次拙劣的效果器使用,變變聲就能解決問題了?整首歌
就能聽見一片雜亂的所謂音樂的東西喝一個不知道算什麼的人聲,神啊,救救我吧。
《DEARGOD》,據說要跟我們探討社會問題,於是我正襟危坐,洗耳恭聽。喔,“在這
個世界上愛已被忘記……真理和公平都變成了笑話……沒有錢沒人理你……愛在這個世
界上有沒有意義”這個道理地球人都知道,這種社會問題我們國中的時候就探討過。
曾經有一個詞叫“媚俗”,後來我們造了個詞叫“媚雅”大意是指大眾不顧自己欣賞水
平的高低一味去追求所謂的高雅。今天在陶喆、周杰倫這裡我們又學了個新詞叫“媚另
類”。大概我們大魚大肉吃膩了,甜言蜜語無味了,於是就需要吃點野菜加點辣椒。就
象我在文章開頭的時候說的那樣,明明是開胃的柳丁,偏偏要做成黑色的。其實有多少
人在想這個問題?滿街的另類男女和滿街的“黃螞蟻藍螞蟻”有什麼本質區別?滿街的
黑色和反叛和酸歌甜曲有什麼區別?
許多年前,泰戈爾站在日本的海邊痛心疾首的說:“現代化是開放的胸懷而不是奴性的
趣味。”而我們卻看到我們需要陶大廚師把黑色的柳丁餵到我們的嘴裡,然後告訴你:
“這是R&B,這是FUNKNY,這是拉丁風味……”與其說是廚師有才氣,水平高,不如說我
們的味覺太遲鈍了。
據說陶大廚師已經到了而立之年,不知道他立沒立,反正陶迷是越活越抽抽了,已經到
了需要別人餵東西吃的年齡了
——http://heiwo.6to23.com/youth/9916web.html

【洪歌】你說這歌還怎么聽,都是樂評人的高見吧,可他們說出來卻完全不一樣。有人
告訴我,該是這樣的,蘿蔔青菜還各有所愛呢,別說這流行歌曲了。可我聽著怎么就不
是那個味,總覺著這些個人怎么就那么象咱們國家的股評家們,這個說明天暴漲,那個
說明天狂瀉,個個有理有據,拍著胸脯吆喝,“不信我你還能信誰?”可結果呢,有的
是券商的托,有的則是碼字賺稿費的主,多唱反調才有人來買他的字啊。
得了,還是像卞丹晶同學這樣,“我聽我自己的,幹嗎看你們的呀?音樂本來不就是聽
得么”,還能理直氣壯的說:喜歡還要理由嗎?

【蘇州十中卞丹晶】柳丁,其實就是我們內地稱為“橙子”的水果,但在香港、台灣等
地區,它卻被稱為“柳丁”。不知怎么的,雖然我不太愛吃酸的東西,但對柳丁實在有
一種獨特的感覺,柳丁的顏色是陽光般的,又是圓溜溜的,讓人見了,心情就覺不錯,
所以就甘願冒險去嘗它的酸。
“黑色柳丁”,怪怪的名字,讓人充滿遐想;黑色與橙色,似乎是黑夜與陽光,讓人不
敢聯想。雖然不太能說得清這首歌到底要表達什麼意思,但是卻總讓人感覺到它的深
邃。“今天我心情有一點,怪怪的,可是說不出來到底為什麼,好象有一些悲傷的徵兆
,可是病因不知道,頭上有橘色的加洲陽光,我的口袋只有黑色的柳丁,我只有一個藍
色的感覺,不要問我為什麼……”不知道是否是因為最近的煩心事太多,神經或多或少
地有些壓抑,所以常會情不自禁地哼唱這么一段歌詞。煩是煩了,還好自己是個樂天派
,任何不順心,一個深呼吸就足以讓自己自信滿滿,就像在自己頭頂抹上一層橘色的加
洲陽光。但與此同時,又害怕現實與自信會成反比,於是又只好將那一抹橘色的加洲陽
光揉成一隻黑色的柳丁藏進我的口袋;於是不再覺得黑色與柳丁難以理解了——似乎是
這樣的。
“很想說,但又沒有什麼話好說,我只能恨我自己,逃不出這監獄,或許我是個沒有出
息的小蟲,不該一直做夢,你不是個英雄。”我不是英雄,是的,我只是個普通的沒有
出息的小蟲,沒辦法逃避生活中的種種煩惱——感冒、咳嗽,正在拓寬中的交通擁擠的
馬路,沉重的學業壓力,老媽莫名的嘮叨……煩,煩,煩,一件小事,或許我們還能假
裝堅強,然而太多的麻煩事像潮水般湧來時,我們似乎就變得軟弱了。月亮的陰晴圓缺
可以描繪出每個都市人內心的真實寫照。對了,莫非那“黑色柳丁”就是月亮?
歌曲高潮是濃烈重金屬的搖滾,倒很能讓人排遣原本壓抑的心情。慶幸自己是個比較樂
觀的人,懂得發泄,在一倒而空後,頭上其實仍然是那一抹橘色的加洲陽光。麻煩、挫
折是生活的家常便飯,經歷了一次又一次,想通了不就是那么簡單的一回事嘛。說得俗
一點,生活中,沒有煩惱,何來快樂;沒有挫折,何來風雨過後的微笑?生活的路上,
我們會遇見許多不一樣的風景,我們也許無法改變它們的存在,但怎樣看風景是我們的
權利。
 所以,不管我今天心情是不是有一點爛爛的,我也不能哭,不能哭。口袋裡藏著黑
色柳丁
躲在自己孤獨的黑洞裡,外面仍然是一片橘色的加洲陽光……
PS:反正是灌水~程洪的東西我也有~嘿嘿~灌死人不償命~只要CH看不到~HOHO~~~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