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腸劍》[小說]

《魚腸劍》[小說]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魚腸劍》是阿袁最新的一個小說,發於《中國作家》第12期,寫孟繁、呂蓓卡和齊魯三個女人之間意味深長的關係,也寫與生俱來的生命悲傷。

簡介

《魚腸劍》敘述了三個同居一室攻讀博士的女人的故事,也可以說這是一篇描寫女性理的故事的小說。

三個女人一台戲,這句話在《魚腸劍》里體現得淋漓盡致,三個在讀博士的女人,年齡都在三十歲上下,才幹學識不相左右。孟繁、呂蓓卡和齊魯這紛繁亂亂的關係中,相互體恤又相互擠壓。

小說人物

《魚腸劍》是通過孟繁的眼睛來敘述整個故事情節的。

孟繁這個在丈夫的鼓動下去讀博士的女人,自身對再深造沒有什麼動力,但丈夫貌比潘安,自己只是個普通平淡的教書女人。女人除了在外貌上吸引男人外,那么還應該有另外一種東西同樣感動男人。孟繁就是以另一種東西感動這個英俊的男人的。她溫良聽話,對丈夫的計畫言聽計從。就是這樣的順從終極害了她。她沒有想到一個女人竟然以一種若無其事的姿勢打敗了她。

呂蓓卡,這個花枝招展的女人,走到哪裡都是焦點,而且她也把這種上風發揚到極致,從教授到師兄,無所不往,只要是她想要辦到的需要辦到的事情,總是有人替她擺平。孟繁對著與自己有著強烈比照的女人從心理上是排斥的,可以說是為了不讓丈夫見到在外貌上打敗她的女人,她費力了心機不給他們創造見面的機會,最後沒有想到他們還是在她的眼前暗度陳倉了。

齊魯,是這篇小說里有些可憐的女人,儘管在外人的眼裡如此,但她自己並不這么以為,她耽溺在自己給自己創造的愛情的氣氛中,樂此不疲。這可能是高學歷的相貌普通的剩女們,看待愛情的一種不將就必定結出的苦澀的果實吧?我不得而知,我只是知道,每個人的心中都是有把小小的鋒利的魚腸劍的,把對方刺得鮮血淋漓,自己也是傷痕累累的。整部小說,讀起來詼諧諷刺意味濃厚。在書中最吸引我的是阿袁的敘述語言,這是一種古典與現實相結合的故事語言,當你讀下去的時候,沒有給你賣弄的感覺,反而覺得作者把古詩古詞運用得恰如其分,在讚嘆的同時也暗自與自己的心裡進行著比較。

都說,女人與女人的關係是最難以相處的,也是最撲朔迷離的,男人對此經常表示不可理解。女人與女人一旦有了裂縫,很難修復,儘管外表還是談笑風生,估計在一方的心裡早已經把對方打入十八層天堂了。孟繁與呂蓓卡,在這場爭鬥中,最後失掉了什麼?正如作者所說:昌盛過後,都歸於平靜。我們都忘了,當你把劍刺向對方的時候,實在也是自我的懲辦。這是一種光的反射作用,傷害也一樣,會反射回來的。所以,藏好你的魚腸劍

作者簡介

阿袁,女,本名袁萍,江西南昌大學中文系教師。2002年開始小說創作。有《長門賦》《鄭袖的梨園》《俞麗的江山》《湯梨的革命》《老孟的暮春》等作品發表。作品被多種刊物轉載。入選多種年度精選和排行榜。其中《長門賦》獲上海文學獎穀雨文學獎。《鄭袖的梨園》獲中華文學獎

創作談

相對於男女關係,女女關係是更生動更具張力的關係。  

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這是物理學原理,人與自然界萬物一般,都在這原理之中。衝突永遠存在於同性之間。戰爭是雄性與雄性的戰爭,雌性與雌性的戰爭。也就是說,戲劇性關係其實是同性關係。

文藝作品總是寫男女關係,但一旦明白了上面的原理,也就知道男女關係不過是障眼法,是幌子,真正把世界弄得天傾地覆人仰馬翻的,其實是男男關係;把世界弄得五光十色波瀾起伏的,其實是女女關係。  

《紅樓夢》表面是寫林黛玉與賈寶玉的愛情,但如果沒有薛寶釵沒有史湘雲沒有襲人晴雯,林黛玉對她的寶哥哥。斷然不會有那么大的興致,即便她有,讀者亦沒有,兩個男女的恩愛,就如紅燒肘子,吃三兩口是美味,多了呢,就難免讓人起膩。縱然是大觀園裡的春花秋月,也會讓讀者生出“春花秋月何時了”的厭煩。所以《紅樓夢》的戲,其實是女人與女人的戲。

白居易在《長恨歌》里,把楊玉環和唐玄宗的愛情,鋪陳得纏綿悱惻美輪美奐,但詩人白居易顯然在自欺欺人了,綺年玉貌的楊玉環怎么會愛上那么一個糟老頭呢?假如他不是大唐天子。“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只這一句,就露了端倪現了破綻,楊玉環要的不是唐玄宗,而是要和女人爭風,近的是梅妃,是後宮的三千佳麗。遠的呢,是全天下的女人——到頭來,也還是女人與女人之間的事兒。可女人為什麼和女人過不去呢?世上最恨女人的。是女人自己。女人或者不肯承認這一點,不肯承認不是因為虛偽。或者軟弱,而是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是潛意識。

不是女人變態,而是女人怕老。按說老其實是有客觀標準的,你四十歲了就是四十歲了,五十歲了就是五十歲了,這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但女人在這方面,表現出不可理喻的天真和愚昧,總希望自己是更年輕的,至少看上去更年輕。但自己看上去到底年輕不年輕呢?女人自己也沒有把握,只有藉助男人這面鏡子了。男人總是喜歡相對年輕的女人的,這相對年輕,就又需要其他女人的參照了。要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之後,才能說明問題。所以女人與女人之間的鬥爭,其實是與時間的鬥爭,與生命的鬥爭。女人到了如花年齡之後,就活在時間的悲劇里了。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能紅多久?能綠多久?紅紅綠綠之後又是什麼顏色?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女人的爭風,和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是一個意思。  

雖然長生不老是鏡里摘花是水中撈月,有些徒勞了。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是中國人的哲學。所以秦始皇會讓三千童男童女上蓬萊求長生不老藥,漢武帝會沉迷於道士的煉丹,雖然都以失敗而告終,可生命本來就是要失敗的,以必然的失敗做一次嘗試,又有什麼關係呢?

繞這么遠,還沒繞到《魚腸劍》那兒,似乎有些離題了。在大學當老師多年,當出了一個毛病,那就是散漫,不過,散漫也不敢散太遠。因為有職業良知。還有督導,散到最後,也就是個形散神不散。  

這是我的局限,也是我小說的局限。所以,《魚腸劍》和我以前的作品一樣,幾乎沒有男女關係,或者說,男女關係只是一個障眼法,我真正寫的。其實是孟繁、呂蓓卡和齊魯這幾個女人之間的關係。三個女人把一柄柄魚腸劍舞得天花亂墜,舞得風生水起。很熱鬧,很繁華。但繁華與熱鬧過後。也還是個萬籟俱靜。

書摘

孟繁最初對呂蓓卡生出嫌隙,是因為一件和自己不相干的事情。  

三間房,A、B、C,都是一樣的大小,只是A房朝南,有一個小陽台,而B房和C房在北面,沒有陽台。這個區別,她們三個人——孟繁、呂蓓卡和齊魯,事先在物管那兒並不知道,所以都是隨便簽的字,齊魯簽了A,孟繁和呂蓓卡簽了B和c。三把房間的鑰匙,三把套間的鑰匙,都圈在一個小鐵環上,由呂蓓卡拿了,三個女人說說笑笑,一起去博士公寓305。

然而,呂蓓卡竟然把她的拉桿箱包放進了A房,同時仿佛不經意地,把C房的鑰匙給了齊魯。孟繁當然注意到了,她是一個心細如髮的人,一進305就發現了A房和B房C房的區別,也發現了呂蓓卡這個有意無意的小動作。然而齊魯似乎沒發現,或者發現了,不好意思說。因為孟繁看到齊魯表情的一剎那有一點點驚訝,然而也只是一點點,稍縱即逝。之後,便不聲不響地接了C房的鑰匙,進去打掃了。房間裡有許多灰塵,以及前任博士們留下的一些亂七八糟的雜物。她們足足打掃了一個多時辰,門口的垃圾堆成了一座小山,305房間才有了一些女性化的清潔氣質。

那天的晚飯是呂蓓卡請的。本來孟繁不肯去,她和孫東坡約好了,要去他那兒吃飯的。孫東坡在電話里說,他買了鱸魚、四季豆角、花椰菜,還有裡脊肉,都是孟繁偏愛的,尤其是孫東坡做的清蒸鱸魚和糖醋裡脊,每次都能讓孟繁吃出今夕何夕的幸福感來。而且還有一瓶張裕乾紅,他說,房間裡的哥們今天出去了,我們倆可以放開來,喝幾杯。  

後面那句話。孫東坡是放低了聲音說的,孟繁的心不禁一陣蕩漾。  

然而呂蓓卡不讓孟繁走。呂蓓卡說,不就是老孫么?已經在一起吃了十幾年飯了,還要在一起吃上幾十年,你煩不煩呀。如果是別的男人,我們還考慮考慮,但老孫絕對不行,你說是不是,齊魯?

齊魯笑笑。

孟繁其實知道那頓飯呂蓓卡是想請齊魯。那樣陰了人家,不找個由頭彌補彌補,怎么好意思呢?但單請齊魯。到底有些著痕跡了,所以需要孟繁在一邊做個幌子。這層意思,孟繁看得一清二楚,雖然看清楚了。也不說破呂蓓卡,這是孟繁的性格,孟繁最不喜歡塌別人的台。何況呂蓓卡的台,也難塌。孟繁在電話里剛說一句,我可能過不去了,呂蓓卡就一把搶過了手機,說,不是可能過不去,是一定不過去了,姐夫,今兒晚上你就自斟自飲吧,學學人家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孟姐呢,您就別惦記了,屬於我和齊魯了。
 二
孫東坡在另一個學校讀博士,和盂繁一樣,也是古典文學專業的。不過,他搞古典文學批評,主攻理論;而孟繁呢,研究作品,重點是晚唐詩人李商隱的作品。

他比孟繁早一年讀博。這是他們家一貫的前進模式,總是他衝鋒在前,然後孟繁亦步亦趨。當年他們在中學教書,小城市的普通中學,那么一個小地方,人生自然和理想無關,但生活也是平靜安逸的。她其實很耽溺那樣的日子,和孫東坡戀愛。結婚,然後生兒育女——生兒育女他說是誇張了,因為沒有兒,只有一個女。女兒叫桃子,長得和他一樣眉清目秀。他很喜歡,這是自然的,哪個做父親的不喜歡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兒呢?然而他的喜歡卻是有保留的、有遺憾的喜歡。他是農村出來的,對兒子有一種根深蒂固、欲罷不能的深情。所以,即使和桃子玩得昏天黑地的時候,他也會突然搖搖頭,說,我們的桃子如果是個兒子多好哇。這是什麼話呢?孟繁不愛聽。更不愛聽的還有孫東坡父親的話,孫東坡的父親說,要不,你們偷偷地,再生個兒子,放我們那兒帶?

小城裡的女人表達情緒時,一般都是很直接很激烈的。即使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中學女老師,在小城生活幾年之後,也入鄉隨俗,變成鏗鏘激昂的豪放派。

但孟繁從來不這樣。孟繁一開始就表現出了大城市女人的潛質,也表現出了研究李商隱詩歌的婉約潛質。  

孟繁笑眯眯地對孫東坡說,我倒是想成全你父親,假如我是個鄉下女人,也不妨學一回宋丹丹,做個南征北戰的超生游擊隊,可惜我不是。或者學《浮生六記》里的芸娘,給你納個妾——不過,孫東坡,你生不逢時呀,你如果和沈三白一樣,是乾隆時候的人,這辦法才可以的。要不。你休了我?  

可孫東坡怎么會休了孟繁呢?他們是恩愛夫妻,當初他追她時就發過誓,這輩子要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而且,孫東坡從來不是一個半途而廢的人。  

他們一直是比翼雙飛的。說比翼,或者有些不準確,但至少是參差而飛。他教高三。她教高二,他是教研組組長,她是副組長。他考研去了外地——這下總該勞燕分飛了吧,然而只分飛了一年,她第二年就考上了他的學校,兩人接著在省城比翼雙飛。省城的天空更加廣闊,而且又擺脫了孫東坡家人的糾纏。她更耽溺了。可孫東坡不耽溺,孫東坡是有野心的人。野心是孟繁的說法,孫東坡自己認為那是青雲之志。有青雲之志的孫東坡。在省城也呆不住,三十五歲那年又考了博,是上海的一所高校。孟繁這次有些飛不動了——鳥和鳥的飛行能力原是不一樣的,孫東坡是鯤,是鵬,喜歡南溟北溟,喜歡扶搖直上,而她是蜩,是學鳩,只喜歡榆樹和枋樹的高度,她這樣對孫東坡說。孫東坡笑了,孫東坡說,你放心我一個人在外單飛三四年?上海那可是一個繁華世界,最容易讓男人聲色犬馬。我的幾個師姐、師妹,個個都是閉月羞花的。

孟繁才不相信孫東坡會聲色犬馬,也不相信他的師姐、師妹閉月羞花,然而她最後還是考了博。三年的離別,對正當盛年的他們,確實是個很大的身心考驗。她本來聰明,而所有的參考書孫東坡都替她準備好了,導師那兒也聯繫過了。閉關修行十二個月後,她和孫東坡又在上海比翼雙飛了。

相關知識

魚腸劍,顧名思義,一種可以藏在魚腹中的利器,小巧而鋒利。又名,魚藏劍,據傳是鑄劍巨匠歐冶子為越王所制,他使用了赤堇山之錫;若耶溪之銅,經雨灑雷擊,得天地精華,製成了五口劍,辨別是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和巨闕。據《吳越年齡》中講,年齡時期吳國公子光,為了王位,想要刺殺吳王僚,就找到一名義士——專諸。派他刺殺吳王僚。可光有勇猛是不行的,他們投吳王喜食“炙魚”之所好,專諸特地到西湖邊學習“炙魚”的烹調技術,待時機幼稚,把“魚腸劍”藏於魚腹,在專諸進去獻魚之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死吳王僚。可惜,吳王僚機關算盡,重兵護衛,也沒能逃脫死亡的命運,專諸也沒有逃脫了死亡的威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