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香》

《鬱金香》

《鬱金香》是張愛玲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後創作的十三篇中短篇小說。《鬱金香》是張愛玲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後創作的十三篇中短篇小說。

基本信息

《鬱金香》是張愛玲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後創作的十三篇中短篇小說。這最是“張腔張調”的。不在技巧,亦不再風格,而是直指人世觀念,蒼茫的空間和時間裡,有情人均是一瞬間地擦肩而過。就是這,無疑是張愛玲所作。

作品介紹

《鬱金香》《鬱金香》

作者:張愛玲

出 版 社: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6-12-1

字數: 324000

版次: 1

頁數: 469

印刷時間: 2006/12/01

紙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30208649

包裝: 精裝

編輯推薦

《鬱金香》《鬱金香》

☆國際“張學”權威陳子善教授主持編校;
☆增補散佚作品 恢復作品原貌;
☆首度全面恢復張愛玲作品原貌。

繼去年紀念張愛玲逝世十周年之際,佚失近六十年之久的張愛玲小說《鬱金香》被內地學者挖掘“出土”後,立即引起兩岸三地學術研究界、讀書界和出版界的廣泛關注。昨日,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宣布,首次出版的中文簡體字版小說《鬱金香》將被收入在《張愛玲集》第一卷於2007年元旦與廣大讀者見面。
《鬱金香》是張愛玲寫於四十年代的一部中篇小說。《張愛玲集•鬱金香》卷收入迄今已經發現的張愛玲1952年以前在大陸發表卻未及在當時編集(包括未能完成)的中短篇小說《連環套》《殷寶灩送花樓會》《創世紀》 ,以及五十年代以降在海外創作的中短篇小說《色,戒》《相見歡》《浮花浪蕊》等。尤其應該提到的是,2005年最新發現的這部張愛玲佚作《鬱金香》是首次編集出版。
除小說《鬱金香》外,《張愛玲集》還收入了全面恢復原貌的中篇小說《小艾》。據陳子善教授介紹,“ 《小艾》最初於1951年在上海《亦報》連載,1987年初被發掘,在香港《明報月刊》重刊時章節作了調整,台灣《聯合報》副刊重刊時又作了刪節,收入同年五月台灣皇冠出版社初版《餘韻》的《小艾》則是新的刪節本。而此次重新編校的《小艾》則恢復了《亦報》初刊本原貌,這也是《小艾》‘出土’二十年後首次以本來面目與讀者見面。”

內容簡介

《鬱金香》《鬱金香》
本書收入了張愛玲1952年以前在大陸發表卻未收集入冊的中短篇小說《連環套》 《殷寶灩送花樓會》《創世紀》,以及上世紀50年代在海外創作的中短篇小說《色·戒》 《相見歡》 《浮花浪蕊》等。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發現的張愛玲佚作《鬱金香》也將首次編集出版。《鬱金香》是張愛玲寫於上世紀40年代的一部中篇小說。2005年,內地學者李楠發現上海《小日報》於1947年5月16日至31日連載了署名張愛玲的小說《鬱金香》,後經內地海派文學學者吳福輝、“張學”權威陳子善等考證,確認為張愛玲的作品。

此外,《張愛玲集》還收入了全面恢復原貌的中篇小說《小艾》。據主編陳子善介紹,《小艾》最初於1951年在上海《亦報》連載,1987年初被發掘,在香港《明報月刊》、台灣《聯合報》重刊時都有所調整或刪節。此次重新編校的《小艾》則恢復了《亦報》初刊本原貌。

作者簡介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原名張煐。1922年遷居天津。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讀

《鬱金香》《鬱金香》
《三國演義》。1930年改名張愛玲,1939年考進香港大學,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投入文學創作。兩年後,發表《傾城之戀》和《金鎖記》等作品,並結識周瘦鵑、柯靈、蘇青和胡蘭成。1944與胡蘭成結婚,1945年自編《傾城之戀》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戰勝利。1947年與胡蘭成離婚,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離港赴美,並拜訪胡適。1956年結識劇作家賴雅,同年八月,在紐約與賴雅結婚。1967年賴雅去世,1973年定居洛杉磯;兩年後,完成英譯清代長篇小說《海上花列傳》。1995年九月逝於洛杉磯公寓,享年七十四歲。

主編:陳子善 文學史學者,因對張愛玲的研究而為海內外文學愛好者熟知。1948年生,上海市人,就讀於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曾任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副館長,現為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現代文學數據與研究中心主任。長期致力於張愛玲、周作人、郁達夫、梁實秋等現代作家史料的整理和研究,著有《遺落的明珠》、《中國現代文學側影》、《文人事》、《撈針集》、《說不盡的張愛玲》、《生命的記憶》等。

目錄

連環套
散戲

《鬱金香》《鬱金香》

殷寶灩送花樓會
創世紀
華麗緣
多少恨
鬱金香
小艾
五四遺事──羅文濤三美團圓
相見歡
浮花浪蕊
色,戒
同學少年都不賤
附錄
羊毛出在羊身上──談《色,戒》
說《小艾》
惘然記
《續集》自序
編後記

書摘插圖

《鬱金香》

這老姨太太生得十分富泰,只因個子矮了些,總把頭仰得高高的。一張整臉,原是整大塊的一個,因為老是往下掛搭著,墜出了一些裂縫,成為單眼皮的小眼睛與沒有嘴唇的嘴。她出身是北京的小家碧玉,義和團殺二毛子的時候她也曾經受過驚嚇,家裡被搶光了,把她賣到陳府,先做丫頭,後來收了房。

幾十年了,她還保留著一種北方小戶人家的情味,如同《兒女英雄傳》里的張大媽。張大媽一看天色不大好,就說:“咱們弄些什麼吃的,過陰天兒哪!”她也有同類的藉口,現在對金香就說:“我今天早上起來,嘴裡發淡,想做點雞湯麵魚兒吃!”她把調面的碗放到龍頭底下加水,不料橡皮管子滑脫了,自來水拍啦拍啦亂濺,金香道:“喲,老太太濺了鞋上了!”老姨太無法看見自己腳上的鞋,因為肚子腆出來太遠。金香疾忙蹲下身去為她揩擦了一番。

水開了,金香拎著一壺水挾著上樓去,不料她自己身上忽然癢起來了,腳背上,褲腰上,她慌了手腳,知道是狗身上的跳蚤,放下了狗,連忙去換衣裳。來到下房裡,一間下房裡橫七豎八都是些床鋪箱籠,讓虼蚤跳到床上去,那就遺患無窮。她轉念一想,便把那壺熱水,給狗洗澡的,權且倒在紅漆腳盆里,脫下的衣服都泡在水裡。門雖然關著,她怕萬一有人推門進來,便立在門背後。剛把一件汗背心從頭上褪了下來,她的一套乾淨衫褲搭在床欄桿上,去取時,已經不在那裡了。她叫了聲“咦?”忽然聽見門外噗嗤一笑。她嚇得臉上一紅一白,忙去抵住了門,叫道:“噯喲,二舅老爺——你把我的衣服還我!”寶余道:“不要你叫我二舅老爺!”金香道:“你是二舅老爺嗎,叫我叫什麼呢?謝謝你,先還了我再說罷!”寶余膽子也小,就不敢使勁把門頂開再看她那么一看,只說:“不行,你先好好的叫我一聲再還你!”金香哀求道:“二舅老爺!請你還我!”寶余道:“告訴你叫你別叫二舅老爺嗎!”金香擺了一會,把聲音一變,道:“你再不還我,我要嚷了!”寶余笑道:“我知道你不敢嚷嚷!”金香賭氣自把盆里的濕衣服撈出來絞乾了,胡亂穿在身上。

寶余究竟年輕,其實他也和她一樣的面紅耳赤,心驚肉跳的。當下也就走開了,一路嘟囔著:“我倒看你怎么嚷嚷!”正遇見寶初迎面走來,初見他那神魂顛倒的樣子,因問:“你這是幹嗎?”一眼看見他手裡的衣服,就認得了,道:“這不是金香的衣裳嗎?”寶余還有點夢夢糊糊的,帶著迷惘的微笑,道:“可不是!誰叫她強——她不好好叫我一聲我真不還她呢!”寶初劈手奪過衣服,道:“你越鬧越不成話了!”寶余如夢方醒,略有點詫異,睜大了眼睛,只說了聲“喝!”便揚長而去。

寶初敲敲門,道:“金香!”金香聽得出他的聲音,便把門開了,她兩隻手努力牽著扯著,不給那衣服粘在身上。寶初道:“怎么啦?濕的衣裳怎么能穿?”金香滿面緋紅,接過一疊衣服,低聲道:“正要換,二舅老爺把我搶走了。”她那聲音本就是像哭啞了嗓子似的那一種“澄沙”喉嚨,聲音一低,更使人心裡起一陣淒迷的蕩漾。寶初沒說什麼,就走了。阮太太一醒就撳鈴叫人。老姨太照例來到女兒床前覲見,阮太太照例沉著臉冷冷的叫一聲“媽”。阮太太面色蒼白,長長的臉,上面剖開兩隻炯炯的大眼睛。她是一個無戲可演的繁漪,仿佛《雷雨》里的雨始終沒有下來。

《鬱金香》《鬱金香》
老姨太道:“今天怎么醒得這么早?”阮太太道:“還說呢!早上想睡一會兒總不行,剛才金香也不知跟誰在那裡嘰抓嘰抓的?”搶了金香的衣服那件事情老姨太也略有風聞,她只“嗯……啊……”的應了一聲,沒敢答應。這時候伺候老姨太的榮媽給她送了牙籤進來。她慢慢的剔牙,一隻手籠著嘴,仿佛和誰在耳語似的,帶著秘密的眼色。阮太太頓時起了疑心,問道:“她到底是跟誰在那兒鬧呀?”老姨太道:“我剛才在樓底下做面魚兒吃,倒沒聽見呀!”阮太太便道:“榮媽你去給我把金香叫來!”一面說,一面坐起身來,趿上拖鞋。把金香叫了來大罵,金香先沒則聲,後來越罵越厲害,道:“你這丫頭一定是在那裡作嫁了!——你到底在那裡嚷嚷什麼?”金香哭道:“哪兒?是二舅老爺。……”阮太太越發著惱,不但惱她的兄弟跟底下人胡鬧,偏這么不爭氣,偏去想她丈夫的前妻的丫頭——而且給人說一句現成話:他本是丫頭養的,“賤種”——連她都罵在裡頭!她有苦說不出,只索喝道:“你這個死丫頭!自己那樣瘋,還要說二舅老爺!你就少給我惹惹他們罷!下回你再敢招惹舅老爺們,我馬上把你趕出去!”金香哭得嗚嗚的,還在那裡分辯,被老姨太做好做歹把她推了出去,說道:“得了得了,去吧,下回少跟舅老爺們說話,下回別理他們!”

阮太太氣的心口疼,點了根香菸倚在床上吸著,說道:“我倒要問問二弟看,是怎么回事!”老姨太道:“寶余出去了,他們哥倆剛拿著游泳衣說是到虹口游泳去了。”阮太太一隻腳踏在床上穿絲襪。她因為瘦,穿襪子再也拉不挺,襪統管永遠嫌太肥了,那深色絲襪皺出一抹一抹的水墨痕。她蹙著眉道:“媽,你也應該管管他們了!我也覺得來著,二弟有時候也是愛說廢話!”老姨太怯怯的咳嗽了一聲,嘆道:“噯!他一年到頭用功念書,回來說兩句笑話都不讓他說呀?不太憋悶了么?”阮太太怒道:“媽就是這樣!你不說我跟他說!”老姨太深恐她措詞太嚴厲,忙道:“得了得了,你也別生氣了,我回頭跟他說得了!”

老姨太怕女兒,怕兒子,也怕榮媽。榮媽是個大家風範的女僕,高個子,腰板挺得畢直,因為是旗人;一張忠心耿耿的長臉,像個棕色的馬。老姨太做了她的主人,一輩子於心有愧。那天榮媽背地裡和老姨太說:“剛才姑奶奶告訴我,叫我給這金香找人家兒。”老姨太道:“她認真要想把她給了?我們姑奶奶也是——剛過門,把他們那邊的老人全開發了。等會讓人家說,連個丫頭也容不住!”榮媽道:“可不是嗎!——還說呢!這丫頭,給人家,人家也不敢要。人都知道她跟少爺們瘋瘋傻傻的。老姨太,你也是得說說二少爺——跟金香那么拉拉扯扯,叫人看著也是不象樣子!您不想,自從老太爺過世,那么些年,該多苦呢!好容易這時候靠著姑老爺,就是我們少爺們,也全仗著姑老爺照應他們。將來也還得仗著姑老爺照應他們。這樣子要讓姑老爺知道了。他準不樂意!”榮媽所說著,老姨太就得受著。她連連點頭,一擺手道:“你別囉嗦了,我知道,我回頭是要跟他說的!”

寶初寶餘一直到晚飯後方可回來。他們姊夫也有應酬,出去了。阮太太老姨太都在洋台上乘涼。寶余洗了個澡上樓來,穿堂里靜悄悄黑魃魃的,下房裡卻有燈。他心裡想可會是金香一個人在裡面。若是別人,他就說是要拖鞋便了。當下把門一推,原來金香因為看見寶初回來了,她操作了一天,滿臉油汗,見不得人,偷空便去拿一塊冷毛巾擦了把臉,又把她的棉花胭脂打潮了一角,揉了些在手掌心上,正待拍到臉上去。她在黯淡的燈光下傴僂著對準窗台上的一面小鏡子,鏡子兩隻腳站不穩,老是要分開成為一字式,雖然用根細繩子拴了,還是有點一溜一溜的。她又退後一步,剛把她的臉全部嵌在那鵝蛋形的鏡子裡,忽然被寶余在後面抓住她兩隻手,輕輕的笑道:“這可給我捉到了!你還賴,說是不搽胭脂嗎?”金香手掌心上紅紅的,兩頰卻是異常的白,這時候更顯得慘白了。她也不做聲,只是掙扎著,寶余的襯衫上早著了嫣紅的一大塊。寶余那裡顧得到那些,只看見她手臂上勒著根髮絲一般細的暗紫賽璐珞鐲子,雪白滾圓的胳膊仿佛截掉一段又安上去了,有一種魅麗的感覺,仿佛《聊齋》里的。寶余伏在她臂灣里一陣嗅,被她拚命一推,跌到了一個老媽子的床上去,鋪板都差一點,打翻了,他一隻白皮鞋帶子沒系好,咕咚一聲滑落到地下去。接著便聽見有一個李媽在外面叫道:“金香,你去把澡盆洗一洗,大舅老爺要洗澡呢!”一語未完,把門一開,卻萬萬想不到屋裡是這個情形。寶余連忙爬起來穿鞋,金香低著頭立刻跑了出去,前溜海蓬蓬鬆鬆全部掃到兩邊去了。

面臨洋台的起坐間裡開著無線電,正播送著話劇化的《王熙鳳大鬧寧國府》 。燈光明亮的房間裡熱熱鬧鬧滿是無線電人物的聲音,人卻被攆到外面的黑暗裡去了。裡面外面各講各的。寶初陪著阮太太老姨太坐在那老式大洋房的洋台上。那欄桿,每一根石柱上頂著個和尚頭似的石球,完全像武俠小說里那種飛檐走壁的和尚陰森森凝立著的黑影。每次見到總有點感到突兀。究竟不是自己的家,這奇異的地方。在這裡聽著街上的汽車喇叭聲也顯得非常飄渺,恍如隔世。榮媽拿了把芭蕉扇來要寶初給她寫個“榮”字在上面,然後她就著門口的燈光,用蚊煙香一點一點烙出這個字來。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