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童年》

《非常童年》

《非常童年》是小妖尤尤的作品,描繪一個人童年的生活。看過《非常童年》的朋友就知道本小說主人公丁厭、楊信、王曉峰童年的故事,以及那個聽到“雞蛋”這兩字就暈倒24個小時後來聽到“丁厭”兩字又暈倒1個小時的有趣大伯的故事。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非常童年》非常童年
故事的主人公丁厭出生在80年代,母親因為難產,在還未生下小丁厭的時候去世,因此,小丁厭是從媽媽的屍體裡剖腹產而生。丁厭和父親生活在城鄉交界的小鎮——十里鎮。丁厭因為受到爺爺和父親的影響,堅信自己是吸血鬼轉世,,性格怪異,處事荒誕,但她的內心中充滿了孤獨和傷感。對友情、親情的渴望使丁厭以堅韌的決心捍衛著自己內心的最後一片淨土,她要用自己的努力把所有辛酸傷感置換為快樂幸福。

部份內容

《非常童年》《非常童年》

楔子.雞蛋一路顛簸,我終於來到了這個叫做“十里鎮”的小鎮。這個小鎮,距離縣城有十里,距離城市,也有十里。這個小鎮,就像城市和農村之間的驛站,孤零零地被公路和周圍的農田擁抱著,或者說,孤零零地被公路和農田囚禁著。
天色漸漸暗下來,破舊的客車和滿臉麻子的售票員把我甩在小鎮的邊緣,揚塵而去。透過灰塵,夕陽在小鎮的盡頭露出腥紅的臉,似笑非笑,顯得無比曖昧。
一隻巨大的烏鴉呱呱叫著從初春的樹枝上飛起,撲閃著翅膀,向小鎮飛去,像貓頭鷹一樣大的烏鴉,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心裡不禁忐忑起來。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向小鎮走去。
小鎮的街道上沒有路燈,居民的家裡偶爾透出的昏黃,也被圍牆擋在院子裡,小鎮的夜,尤其黑。未到農忙,天一擦黑,小鎮的居民便把自己關在電視裡,品嘗別人的喜怒哀樂,只有偶爾飄來的菜香,才讓我感到了略微的暖意,感到了我尚在人間。
“呱——呱——呱——”烏鴉的叫聲,心驚肉跳。
抬頭,那隻烏鴉的眼睛血紅,泛著渾濁的光,一眨不眨地望著我。
“嗨!外地人!”烏鴉說,我按了按砰砰跳的胸口,一路狂奔,身後傳來一陣肆無忌憚地笑聲,仿若一個頑皮的女孩。
腳下不知被什麼絆了一下,我跌跪在地上,回頭。
會說話的烏鴉並沒有追上來,不過我能感覺到它的目光。
“跑什麼啊?外地人?我現在還不餓,又不會吃你!”烏鴉說。
我開始懷疑我是不是在十里鎮,是不是在“豪天診所”所在的十里鎮,或許我下車下早了,或者那個滿臉麻子的售票員欺騙了我,把我扔到了一個詭異的空間,鬼的空間。
烏鴉旁邊的樹枝上,懸掛了一塊黑糊糊的東西,細看之下,才發現是一個女孩雙腿勾住樹枝,倒掛在樹上。
剛才那聲音,正是從她嘴裡發出來的。我站起來,略略鬆了口氣,原來不是烏鴉。
“請問?你知道豪天診所怎么走嗎?”我問,鄉間的孩子大多性格比生野,經常爬樹也沒什麼奇怪,不過像蝙蝠一樣倒掛在樹上,倒顯得十分詭異。
“喔?豪天診所嗎?”女孩依然倒掛著,“一直走,不要拐彎,我保證你會走到!”女孩說。
“喔!謝謝!”我說。
身後馬上傳來烏鴉的叫聲和女孩開心的笑,我不由毛骨悚然,加快了腳步。
街道兩邊偶爾有臨街建造的豬圈,散發出壓抑的糞臭,豬聽到腳步聲,懶洋洋地哼哼幾聲,很像原始森林裡某種怪獸的夢囈。
我順著女孩所說的這條街,一直走,留意著兩邊像是診所的建築,不過一直走了半個多小時,都不曾見到。
不遠處,一個臨街小屋座落在十字路口,終於看到光亮了,我快步走過去。
是個小賣部,只留出一個小小的視窗,裡面隱隱傳來大人的叫罵和小孩的哭聲。
我敲敲玻璃,“請問——”
“要買什麼?”裡面一個粗聲粗氣女人的聲音。
“請問——豪天診所怎么走?”我小心的問。
“你走過了!向回走!”小視窗里冒出滿臉橫肉,說道:“往回走,走半個小時就到了!”
“可是,我剛從那裡過來,一個小女孩說一直走就到了。”我疑惑地說。
滿臉橫肉地女人看了我一眼,說道:“你是外地人吧?你說的那個小女孩是不是倒掛在樹上?”
我差異地點點頭,不過心裡稍微踏實了些,鎮裡的人知道那個孩子,可見我不是見鬼。
“那個小瘋子!”胖女人吐了口唾沫,“那裡就是豪天診所!”
“喔!謝謝!”我轉身,突然想起什麼,對胖女人說:“陳醫生喜歡什麼嗎?我想買點給他。”
胖女人縮回腦袋,然後從小視窗里拿出一瓶二鍋頭,說道:“八塊!”

作者簡介

小妖尤尤,80年代生,職業傳媒策劃,《膽小鬼》雜誌特約編輯。好寫作,並以此為樂。常寫短篇,並刊發於《膽小鬼》、《女人坊》《男生女生》、《試膽》等恐怖類型雜誌。

目錄

楔子雞蛋1
第一章吸血拍檔11
第二章恐怖幼稚園42
第三章丁厭的格林童話79
第四章小姨,你好109
第五章伍金花的朱古力豆138
第六章丁厭的國小一年級170
第七章死亡201
第八章丁厭226
後記——狗尾巴花般的童年回憶227
……

編輯推薦

傳統恐怖小說的顛覆之作,國內首部探索童年生活的“非常作品”!不經意間,你就會發現如此熟悉的《非常童年》!
2009年最大膽最寧靜的恐怖作品。
09年最具創意的心靈小說·把“妖怪”的心情講給你聽
——周德東

後續

謹以此書,獻給那些不為眾人所理解的一少數,希望大家能夠了解他們生命中的歡樂與辛酸,靈魂深處
的黑暗和光明。
題記
我們不是神,所以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
我們不是神,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活著,以及如何死去。
閱讀指南——請咬文嚼字確認以下事項後,再翻閱正文
一、以下人群禁止閱讀
1.18歲以下未成年;
2.有任何程度抑鬱症、憂鬱症患者;
3.以各類電影和現實中的殺人狂為偶像以及以成為殺手為夢想者;
4.抱著理想主義人生觀者;
5.有暴力傾向者。
二、以下人群謹慎閱讀
1.處於生存和情緒低谷者;
2.正在極度愛一個人,或恨一個人者;
3.心智不健全者,請在監護人或醫師指導下閱讀。
三.本書不是之處
1.本書不是一本善良的書;
2.本書不是一本快樂的書;
3.本書不是一本色情的書;
4.本書不是一本血腥的書;
5.本書不是一本暴力的書;
6.本書不是一本恐怖的書;
7.本書不是一本正常的書。

1.
有一天,我穿了最美的紅色禮服,穿越時空,來到原始社會。
一個體毛遮羞的原始人指著我大罵:“你這個變態,幹嘛把自己的毛都剔掉?”
我愕然。
原來,進化就是一種變態。
2.
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人永遠不會被淘汰
他們時尚、創新、不斷尋找活著的樂趣。
他們另類、誇張、殘忍,不斷尋找觀察和探索的最佳興奮點。
他們不斷創造一種別樣的興奮,他們不斷以獨特的方式自娛自樂。
他們躲在黑暗的另一端,顯得異常聰明。
他們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做變態。
3、
世界上有一種蟲子,它們的一生會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階段。
我們稱這種蟲子為“完全變態昆蟲”,比如蝴蝶
完全變態的蝴蝶,是美麗的。
上帝,只賜予完全變態者以美麗。
4.
他發誓,沒有人可以左右他,沒有人可以駕馭他,沒有人可以控制他。
他可以愛你,可以恨你,可以玩弄你,也可以寵壞你。
他很率真,很直接,很透明,可你永遠無法看透他。
變態,
原來如此迷人。
第一章
1.
傍晚。
夕陽歪歪扭扭的,有情緒。
熱氣似乎是從天上沉壓壓的擠過來的,公路又便秘了,前面的車隊如萬里長城,綿綿無絕期。
長城的盡頭,警燈閃爍,密密麻麻的人群就像千層餅。
樓頂上,一個白衣女孩搖搖欲墜。
自殺的人總有某種情結。比如上吊死就幼稚地選在午夜穿上紅衣;割腕的呢,就一定要找個有著白床單的床,化好淒婉的妝;跳樓的一般喜歡穿白衣或者校服,好像不這么穿,就不足以證明自己死得清白似的。
“這下可難了,天台的門被鎖了,怎么打也打不開。”
“下面臨街建築多樹也多,那個墊子也不好鋪……”
短髮,短褲,短吊帶,小背包。
一個女孩抬起頭,她的眼睛很清澈,但你卻看不透。
吸管“噗”地扎入乳白色的優酪乳盒中,帶著惡狠狠的快意。
吸管沖入口中的優酪乳,卻是紅色。
短髮短褲短吊帶女孩吸得津津有味兒,也看得津津有味兒。
難得一見的自殺好戲,任誰都會覺得津津有味

起碼,不乏味。
很快,一小盒紅優酪乳就被短髮女孩吸光了。她把空盒子扔進垃圾筒,幾隻蒼蠅倉皇失措地飛出來。
嗡嗡嗡。
此刻,警察楊信的腦袋裡也嗡嗡嗡。這件事情如果處理不好,就等著明天在電視報紙上挨罵吧,想不到自己當警察第一天就遇到這種倒霉事兒。
短髮女孩用手擦擦嘴,又大大咧咧地在短褲上蹭了蹭手,走到汗流浹背的楊信面前,漫不經心地說了幾句什麼。
楊信一愣,然後皺著眉頭想了想,最後點點頭。
短髮女孩被帶進了大樓。
2.
還是傍晚。
熱氣不減,人氣遞增。
人群里一陣驚呼,樓頂上又出現了一個人。
一對同性戀徇情么?
有人架起瞭望遠鏡,說:不是。
那多出的一個人,短褲,短吊帶,短髮。她背對著人群,好像要表演高難度的跳水。
確切說,是高難度的後空翻跳樓。
人群的氣氛有點像水煮魚,鮮辣鮮辣的。
沒有人知道那個短髮女孩是誰,也沒有人知道那個短髮女孩是如何攀上樓頂的,當然更沒有知道她爬到那裡乾什麼,以及正在說什麼。
只見自殺的白衣女孩側了側頭,看著短髮女孩說了句什麼,然後脫下自己的鞋遞給短髮女孩。
再然後,兩個人一起從人們的視線里消失了。
楊信指揮著幾個警察上去接應,人群里一陣惋惜。
無論那自殺女孩跳或不跳,“惋惜”是唯一的結局。
跳了,則惋惜女孩的死;
不跳,則惋惜劇情不如想像的精彩。
媒體記者堵在大廈門口,自殺女孩被警察擁簇著走出來,鎂光燈閃個不停。
她並沒有迴避記者的鏡頭,也沒有表現得太熱衷,她讓你覺得她什麼都不在乎,又似乎什麼都在乎。她的手腕上有幾個新鮮欲滴的刀疤,脖子上掛著天然的紫色項鍊,那是粗繩的勒痕。
她就那么不想活著么?
活著就那么痛苦么?
每個見到的人,都忍不住要在心裡打上悲憫的問號。
媒體和警察都追問那個英勇救人的女孩的去向。
自殺女孩抬頭看看天,又看看自己腳。她的腳上沒穿鞋,腳面被曬成了斑馬。
她始終一句話都沒有說,似乎也沒有看任何人,拒絕回答媒體的任何問題,就像那些遭遇緋聞的大腕明星一樣。

最新紀實文學作品

紀實文學是一種迅速反映客觀真實的現實生活的新興文學樣式,亦稱“報告小說”,是報告文學化的小說,也是小說化的報告文學。它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可以有一定的虛構性,但對虛構還有一定的限制。現在我們就來盤點最近兩年出版的紀實文學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