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謀殺者》

《電話謀殺者》

《電話謀殺者》是朴鎮彪導演,薛景求,姜棟元主演的作品,於2007年2月1日時間上映。主要講述的是發生在重型案肆虐的上個世紀90年代。電視台新聞主播韓京培(薛景求飾)9歲大的兒子尚宇神秘消失了,就在此時,誘拐犯(姜棟元飾)打來了勒索電話。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那傢伙的聲音 

英文片名:HisVoice

更多中文片名:電話謀殺者

更多外文片名:VoiceofMurderer、Geunommoksori

影片類型:動作/驚悚/劇情/犯罪

片長:122分鐘

國家/地區:韓國

對白語言:韓語

色彩:彩色

混音:杜比數碼環繞聲

級別:SouthKorea:12

攝製格式:35mm

幅面: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發行公司:韓國希傑娛樂株式會社CJEntertainment[韓國]

上映日期:韓國SouthKorea2007年2月1日

演職員表

導演:朴鎮彪Jin-pyoPark 

編劇:朴鎮彪Jin-pyoPark

演員:薛景求Kyung-guSol.....HanKyung-bae

姜棟元Dong-wonKang

金南珠Nam-juKim.....OhJi-sun

金英哲Yeong-cheolKim宋永彰Young-changSong

高素熙Su-heeGo

金光圭Gwang-GyuKim

崔貞倫Jeong-yunChoi

羅文熙Mun-heeNa.....cameo

尹宰文Jae-munYun.....特別出演

原創音樂:Byung-wooLee

攝影:金炯求Hyung-kuKim

劇情介紹

故事發生在重型案肆虐的上個世紀90年代。電視台新聞主播韓京培(薛景求飾)9歲大的兒子尚宇神秘消失了,就在此時,誘拐犯(姜棟元飾)打來了勒索電話,他的胃口很大,一張口就是1億韓元,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韓京培的妻子吳智善(金南珠飾)心急如焚,無奈之下向警方報了案,全面負責此案的刑警(金永哲飾)進入了他們夫婦的生活。

警方雖然成立了專門調查小組,並且動用了高科技調查手段,但這些對於狡猾的高智商罪犯來講可謂形同虛設。警方所能掌握的唯一證據也就是那名誘拐犯的勒索電話時記錄下來的嗓音——語氣斯文而又陰森,但是從那傢伙的嗓音里找不到一絲感情,有的只是毛骨悚然的冰冷話語。案情發生40多天沒有一點兒進展,丟失兒子的父母連兒子的死活都不清楚……迫切找尋兒子的心情慢慢由焦慮恐慌轉變為憤怒和仇恨,韓京培決定自己動手,他私下主動向誘拐犯提出接頭方法,為了兒子他要抵命一博。

創作背景

故事的原型“李亨浩”1991年1月29日在家附近的公園內被拐,父母在被電話恐嚇勒索44天后,歹徒也拿到了2億贖金的情況下,李亨浩的屍體卻在漢江的某下水道被發現,警方的調查結果表明,李亨浩在被誘拐的第2天就已經死亡,當時只有9歲。

導演朴鎮表當時在電視台還只是攝影助理,他所在的節目組“想了解那件事”對這次誘拐事前進行了全程報導。16年後的今天,根據韓國的法律,15年的公訴期限也已過,罪犯依然逍遙法外,在人們漸漸已經淡忘這件事的時候,成為導演的朴鎮表得到死者父母的同意,將事件改編成電影《那個傢伙的聲音》。

電影的結尾向觀眾播放了當時真正罪犯的錄音資料,以及肖像素描。希望所有觀看電影的觀眾可以幫助一起找出犯人。

幕後製作

全明星陣容,明星全新形象金永哲和朴鎮彪導演合作的第二部作品《那傢伙的聲音》

通過電視劇《野人時代》《太祖王建》等以厚重演技聞名的金永哲此次將扮演一位經常搞不清楚狀況的喜劇角色。金永哲在《那傢伙的聲音》中扮演的是處理一個兒子被綁架的播音員韓京培(薛景求飾)事件的特警隊刑警,雖然被稱為刑警但是卻跟人們想像中刑警的剛直形象大有出入,在汽車內執行潛伏任務時意外扯了筯肉,不時識務的跟被綁架了兒子的韓京陪開玩笑被臭罵……這個樣子來抓罪犯顯然會一無所獲,就連反覆的潛伏任務都無法勝任。

這一次大大打破金永哲形象的角色,用他的話說就是:“回頭想想自己過去一直是扮演比較強硬的角色,沒有體驗過多種角色的嘗試總覺得很可惜,這次是這個好機會,我也願意試試。”此老對這個角色還很熱忠的樣子。

《那傢伙的聲音》薛景求,金南珠,姜棟元等一線明星陣容加上《你是我的命運》的明星導演朴鎮彪,根據1991年的李形浩綁架事件為背景,薛景求和金南珠飾演一對在兒子被綁架的44天裡,被受固執的電話折磨的夫婦。

同樣薛景求也前所未有的開始扮演起晚九點新聞的播音員角色,坐在新聞桌前的薛景求不愧為變身鬼才,聲音一板一眼的眼睛都不眨,看來就算是不當演員改行也是不成問題的。

讓俊秀小生薑棟元出演罪犯,而成為韓國一大話題

有很多媒體對導演採用姜棟元出演只聽得到聲音而幾乎沒怎么露面的犯人感到好奇,在記者會上也多次針對這個問題提問。導演回答說,其實他開始也有考慮過啟用完全的新人,但是考慮到完全陌生的聲音是否會讓大家對聲音產生錯覺,所以採用大家都很熟悉的姜棟元。另外姜棟元在看到劇本後也表示非常支持這部戲,希望可以參與,雖然只有聲音出演,但是在片場,姜棟元也是認真地參加拍攝,並且為了配合演員的情緒,在拍攝的時候採用真實通話的方式。

根據韓國1991年李亨孝綁架事件拍成的電影《那傢伙的聲音》公開了以實際事件的錄音和資料製作的預告片

以1991年綁架事件為靈感,一部虛構劇情,證明述了一對被綁架犯拐去了年幼兒子後苦等威脅電話的父母朝思暮想的44天,這次的預告片使用了當時事件的證據資料犯人的聲音和李媽媽的通話內容,李的照片等。

影評

《那傢伙的聲音》:極致抑鬱里的寫實電影火神紀

惶恐不安、擔憂、悲痛,直至徹底地崩潰;人類本身就是一種極度脆弱的情感動物。冷酷無情、狡猾陰森、殘忍,直至現在依舊逍遙法外;人類本身也是一種極其殘酷的雜食類動物。老祖先很早就明白:弱肉強食。該如何來形容這部電影的那種冷涼徹骨的悲愴感覺呢。直到觀眾再也無法抑制我眼眶裡的淚水,終於開始失聲痛哭起來之後;終於明白,我們依舊生活在那個我們永遠也無法透徹地完全明白理解的世界裡。這個事實,這個依舊扭曲著的世界告訴我們:骯髒、殘暴、可怕而荒涼。而更可悲的是,我們除了妥協沒有任何可選擇的餘地。——火神紀。題記。

韓國電影以其細膩的情感刻畫、巨細無遺的敘事風格和精美的構圖而聞名,當他們用這種細膩的敘事風格去描繪那些美好事物的時候,我們總會為其唯美而感嘆水已。可是當他們把同樣的這一切放在一些可怕的事物上去的時候,對於人性剖析的透徹則會讓人心驚肉跳了。

韓國電影其實很殘忍,而他們的這種殘忍的底線在於他們對於醜陋人性觀摩之深入以及他們堅韌的抗擊打能力。不管是作者、讀者還是觀影者,當一部作品裡的人物形象開始飽滿並且逐漸真實起來的時候,我們總會不由自主不自覺地同情他們,於是我們又會不自覺地渴望給他們一個完整而圓滿的結局,至少在我們創作完或者看完這部作品的時候我們不至於滿腔的無奈和絕望。而韓影卻似乎總在用他們獨有的細膩塑造起了人物之後收斂了這種本該有的同情憐憫之心再用他們巨細無遺的敘事風格和同樣精美的構圖給我們構建了一個滿目瘡痍的世界,他們用他們特有的方式毀掉了我們曾經渴望過的美好。

這種殘忍總能把人物的悲劇性發揮得淋漓盡致。我們無法去責備他們無情,因為現實世界本就如此。一味地給我們灌輸那種圓滿的大團圓結局只會造就更多像我一樣懦弱而妄圖美滿的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大量的事實總在告訴我們同樣的一個道理:所謂的美滿,其實連十之一二都很難。告訴我們這些慘澹的現狀而讓我們拋開那種一廂情願的美滿渴望,讓我們在失意的時候不至於絕望,悲劇的力量以及其作用任重而道遠。

悲劇的力量從何而來呢。以這部電影來說,在那種極致抑鬱巨細無遺的寫實里。

電影開始在一次對綁架殺人案的新聞報導中,也結束在另一個綁架殺人案的新聞報導里。那種平靜如水的生活就一直在我們身邊流淌著,只是在於我們是否真的曾經靜下心來仔細觀摩。

事業有成的男人,疼愛妻子的丈夫和深愛兒子的父親;照顧兒子起居的母親以及為兒子設計了一整套減肥計畫的健身教練;加上一個靈巧淘氣崇拜父親胖嘟嘟的兒子。這是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母親有兒子交換日記的交流,夜歸的父親弄醒沉睡的獨生子醉醮醮地表達自己對兒子的摯愛之情,三口之家擁抱著睡在一起的鏡頭幸福得讓人羨慕甚至嫉妒。

用一種最平常的家庭生活開始了這部電影最樸實的鋪墊。這樣的生活和後來兒子被綁架後的生活形成了一種極其強烈的反差。用幸福和反襯不幸,這是一種常用的藝術處理手法。縱然這並不是一個十分優秀的兒子,貪吃好玩成績一般,可是在父母親眼裡這依舊是全世界最好的兒子,而且他給這個家庭帶來的歡樂就在這平常的生活里,並且無法估量的。我們總會忽略身邊最美好的那一切,而只有當失去了的時候,我們才會發現。

可以說,貫穿在整部電影始末最讓人感動的是父母親對孩子那種無私而包容的愛,而最讓人絕望的是,當這種愛已經遠遠失去了訴說的方式的時候,所有的悲思會徹底將我們淹沒。這是一部犯罪題材的電影,可是父母親對兒子的真情卻是潛伏在這部電影底層的一個更重要的主題線索;不論是愛或是絕望。

抑鬱是這部電影所傳達給我最強烈的信息。因為兒子被綁架,父母親對兒子的愛完全找不到任何表達的途徑了,因為表達欲望被扼殺,那種強烈的想表達壓抑形成了這部電影所承載的那種沉重的抑鬱。電影的大部分篇幅用於刻畫男女主人翁在失去了兒子之後的那種無助而慘澹的日常生活。表達的渴望被完全阻斷;綁匪每天的電話成了他們最大的折磨也成了他們唯一的希望;在充滿希望以及徹底絕望之間不停地徘徊;抓狂卻無處發泄;害怕甚至憎恨綁匪卻又渴望他的電話,而且不得不去服從他的所有要求並且討好他……這是一場完全自我矛盾的心理戰爭,也是一場注定要戰敗的鬥爭;因為他們所有的賭注都被對手牢牢地捏在手裡,縱然只是微乎其微的一線希望,可是他們卻沒有選擇餘地只能孤擲一注地把所有的一切都壓在這個也許根本就不存在的希望上。除了無助地等待綁匪發號施令並且毫不猶豫地執行他的所有安排之後,他們什麼也做不了。洗澡、收拾房間、做一桌豐盛的飯菜卻無力下咽,當所有的一切都忙完了之後沒有辦法再停止思索,於是她只能蜷縮成了一團悶頭喝酒。放開了所有的工作全天候地原地待命,等著所有合理不合理的要求並且一一照做,對著總讓綁匪逃脫的警察大發雷霆,砸掉了十字架把所有的神甫和道友趕出了家門,可是一切依舊無濟於事。

寄望於綁匪的仁慈;這跟寄望於上帝的憐憫一樣無助。可是不這樣又能如何呢,所有的這一切,僅僅只是為了祈盼已遭不測的兒子早日歸來。可想而知的是,當人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那些虛無不可知的信仰里的時候,那些人們是否已經完全徹底地絕望了呢;不管給他們什麼,只要讓他們感覺到了希望,他們都會如抓住了一條救命的稻草一樣再不肯放手了。

不知道他們是如何度過這些艱苦的時光的;那些漫漫的長夜以及除了等待之外無所事事的白天。可是他們沒得選擇,因為只有這樣做他們的兒子才有生還的可能。也許,把時間都用來想像。想像著兒子平安回家,想像著以後一家三口更加珍愛彼此的幸福生活,想像著無病無災的兒子終於長大成人,想像著兒子畢業、工作、第一次帶女朋友回家,想像著兒子結婚生子,想像著兒子帶著媳婦和孫兒回來看望都已經年邁的夫妻……所有的這一切快樂和幸福都只能在兒子回家以後,而可能失去所有的這些想像的假設會讓他們徹底地心碎。

男人開著汽車在城市裡四處兜轉,在每一個指定的地方停下,再前行,在塞車的時候下車飛奔,一邊飛奔一邊喊著兒子的名字。女人在夏天穿著冬天的長袍帶著聖經不停地前行,穿過車流和暴雨的街頭,一邊落寞地前行一邊也喊著兒子的名字,直至最後暈倒在路上。這些場景都讓我感動,也許,讓他們不停地兜圈子要比讓他們坐在家裡更好受些,至少那個時候他們能抱著希望並且停止一個人的胡思亂想。

也許,悲劇其實並不可怕。更可怕的是明明知道這本身就是一場悲劇而我們卻無力更改,哪怕是做一丁點什麼來阻止這場悲劇也不會像這樣聽之任之來得讓人壓抑。我們所知道的是,一切即將發生而且必然發生,而我們並不願意那個悲劇的結果最終的降臨;可是不管我們多么不情願都好,我們卻什麼也改變不了。這也許既是悲劇所吸引人的病態之美,可是也正是這一點,所有的悲劇都會讓人抑鬱而不得意。

無法想像也不願意去想像這個故事最後的結局。因為,打這部電影一開始到最後,始終不曾看到過它給觀眾半點希望。這是一場貓抓老鼠的遊戲:警察要抓住躲在暗處的老鼠;而綁匪剛把警察和受害人家屬當成了老鼠慢慢折磨隨意玩耍。

電影當然不可能沒有結局,被綁架的孩子的屍體在江邊被發現,死亡時間在被綁架後的第二天,死於窒息。綁匪在殺死了被綁架的人質之後平靜地打電話以要殺死一個已經被自己殺死的孩子來要挾其父母時那種平靜的笑聲和冷靜而戲謔的語調所透出來的那種冷酷和殘忍實在讓人心寒。

所有的寫實和近乎冷酷的鏡頭語言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如此鮮血淋漓的故事。而大面積的寫實風格和精雕細鑿的細節描繪則為最後的這個結局做了一個厚積薄發的鋪墊。一切都很悲愴,哪怕是一丁點的希望也不至於讓觀眾如此難受。

當主持人的父親在電視上聲淚俱下地報導兒子的死訊以及控訴綁匪的冷血無情的時候,仿佛聽到了躲在哪一台電視機前得意洋洋的冷笑聲,從電影開始就一直在積蓄著的抑鬱情感終於一發不可收拾地爆發了。極致的抑郁源於這部電影巨細無遺的寫實風格的鏡頭。是這種電影風格造成就了這部電影,悲劇的力量足以徹底地擊潰所有帶有良知的人們,在這種極致抑鬱的寫實紀錄里,悲愴得讓人無力放聲。

我們從小到大總被教育著要為人謙恭正直,可是我們永遠也無法預知未來。是不是真的問心無愧地活著,問心無愧地完成我們該完成的所有一切,我們就真的可以幸福而快樂地活著呢。

1991年的綁架案,動員超過了10000人次警力,跨越16年,逮捕並調查了超過420個嫌疑人,分析了87份聲音和筆跡樣本,到2006年1月,已經超過了法定訴訟時效期,所以警方只能撤回所有警力不再追查。現在是2007年,兇手依舊逍遙法外。電影的最後說:“僅以此片獻給李享浩,願他在天之靈得到安息”。可是這樣的一個結局,叫他又如何安息呢。

這部電影裡所描繪的這個世界,太讓人失望了。此文,不獻給誰,僅僅只是一腔悲憤和怒吼罷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