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血石印》特種郵票

《雞血石印》特種郵票

《雞血石印》特種郵票,由國家郵政局於2004年9月17日發行,共1套2枚。志號為2004-21T。發行量為1020萬枚,北京郵票廠印製。王虎鳴設計,取材於現珍藏北京故宮的兩枚昌化雞血石———乾隆寶璽“乾隆宸翰”和嘉慶寶璽“惟幾惟康”,兩寶璽分別隨形雕刻池塘荷花小景和雲龍圖形,印文均為篆書,是歷代皇帝寶璽中雕制最精美的作品。

郵票樣板

(2—1)T 乾隆寶璽   (2—2)T 嘉慶寶璽(2—1)T 乾隆寶璽 (2—2)T 嘉慶寶璽
《雞血石印》特種郵票(小版張)《雞血石印》特種郵票(小版張)

郵品資料

郵票名稱:《雞血石印》
郵品類型:特種郵票
郵品套/枚:1套2枚
發行單位:國家郵政局
發行時間:2004年9月17日
郵票志號:2004-21T
圖序/圖名/面值/發行量(版式一)
(2—1)T/乾隆寶璽/80分/1020萬枚
(2—2)T/嘉慶寶璽/2元/1020萬枚
齒孔度數:13×13.5度
整張枚數:8枚(四套郵票)
整張規格:184×124毫米
版別: 膠印(採取壓凸印製工藝)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螢光噴碼
設計者:王虎鳴
原照片提供:故宮博物院
責任編輯:虞平
印製廠:北京郵票廠
出售辦法:自發行之日起,在全國各地郵局出售,出售期限6個月。

郵品特點

《雞血石印》特種郵票1套2枚,採用小版張形式,由郵票印製局副總設計師王虎鳴設計,取材於現珍藏北京故宮的兩枚昌化雞血石———乾隆寶璽“乾隆宸翰”和嘉慶寶璽“惟幾惟康”,兩寶璽分別隨形雕刻池塘荷花小景和雲龍圖形,印文均為篆書,是歷代皇帝寶璽中雕制最精美的作品。郵票採用十一色套印和三維壓凸新工藝印製,圖案層次更分明、色彩更艷麗,是我國郵票史上的創舉;使用瑩光油墨印刷,在燈光下,主圖中的寶璽閃閃發光。
《雞血石印》特種郵票無論從文化內涵、印製工藝,還是增值潛力角度看都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它創造了郵票印製史上數項第一:第一次採用11色套印(一般4—6色),使圖案色彩更逼真,層次更豐富清晰;第一次採用三維壓鼓形式表現,立體感強;最先進的防偽噴碼,主圖皇帝寶璽在燈光下熠熠發光;小版張形式,集郵人士最喜歡的收集形式。

藏品介紹

1

雞血石是中國特有的珍貴石材,由於含辰砂而呈紅色斑塊,色澤艷麗,紅如雞血,故名。是備受人們喜愛的印章材料。其開發使用始於元代末期,盛於清代,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主產地為浙江昌化內蒙古巴林。其石質細膩、晶瑩溫潤,紅斑聚散不一,千姿百態,深受文人雅士以至皇室的青睞。清代康熙以來歷代皇帝和后妃多用雞血石作寶璽。郵票圖案中乾隆嘉慶兩方寶璽均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乾隆宸翰”璽,通高15.2厘米,印面8.4厘米見方,陽文篆書,是乾隆帝的一方閒章。“宸翰”,意為皇帝翰墨。該章雞血色不多,只是絲絲散布於頂端,但質地卻極溫潤,製作於乾隆24年(公元1759年)。乾隆帝將此印章經常鈐蓋在自己的御筆書畫上,愛不釋手。“惟幾惟康”通高14厘米,印面7.1厘米見方,陰文篆書,是嘉慶帝的一方閒章。“惟幾惟康”意思是,人君奉天命以臨民,凡細微之處都須謹慎,考慮周全。該印石血色呈團塊狀分布於周身,精工雕鏤:雲團間,氣宇軒昂的龍昂首而出,紅色處被雕刻成雜雜祥雲及龍發。故宮所藏雞血石印,其血量少顯不足,但體積大,雕刻精美、傳神,令人嘆為觀止。

1

相傳,古代有一種鳥,叫“鳥獅”,又稱鳳鳥,生性好鬥。一天,覓食飛過玉岩山,見一凰正在孵蛋,頓生惡念,向其發起攻擊。毫無準備的凰被咬斷了腿。鳳聞訊趕到,同仇敵愾,戰勝了“鳥獅”。鳳凰雖然勝利了,但凰鮮血直流,染紅了整個玉岩山,遂成了光澤瑩透如美玉的雞血石。據考證,雞血石的開採始於明代,而盛名於清代,康熙、乾隆、嘉慶等皇帝十分賞識昌化雞血石,將其作為寶璽的章料。
上世紀70年代初,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前外相大平正芳來我國訪問,周恩來總理將昌化雞血石對章,作為國禮饋贈兩位貴賓。操刀奏石者是集雲閣篆刻家沈受覺、劉友石先生。於是,雞血石在日本名聲大噪,掀起了一股收藏雞血石熱潮。大批日本遊客來華時,必將雞血石作為首選禮品帶回國內。在我國,國人對雞血石的收藏投資熱情也逐年上升。

發行背景

《雞血石印》是地方題材的特種郵票。1997年3月,臨安市委、市人民政府組成“昌化雞血石郵票申報工作領導小組”,將昌化雞血石郵票申報工作正式列入重要議事日程。4月28日,臨安市郵政局向浙江省郵電局正式報送昌化雞血石上郵票的請示。12月3日,省郵電局向郵電部上報七種郵票設計方案,將昌化雞血石列入其中。其後,臨安市郵政局在臨安市昌化雞血石研究會的積極配合下,整理報送了相關的申報資料。2002年9月,國家郵政局郵資票品司下達昌化雞血石郵票設計書。
對昌化雞血石郵票的設計,有關人士與專家經反覆研究,確定選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的皇帝玉璽系列,題名《雞血石印》,既能反映昌化雞血石以治印為主的特點,又能體現其深刻的文化內涵。《雞血石印》為題材的郵票設計有八套方案投標,經評審委員會專家認定,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郵票印製局總設計師王虎鳴設計的作品入選。這套郵票共兩枚,一枚是乾隆皇帝玉璽乾隆宸翰,票面值80分;另一枚是嘉慶皇帝玉璽“惟幾惟康”,票面值2元。郵票左面為印身和部分銘文,右面為玉璽基本介紹,畫面創意新穎。郵票印製採用小版張形式,一版八枚。郵票用十一色、螢光油墨套印,壓鼓防偽噴碼,作為郵票主題的皇帝玉璽閃閃發光,這是我國特種郵票第一次使用新工藝,也是我國迄今印製最精美的郵票之一。

獲獎情況

2005年5月,在第二十五屆全國最佳郵票評選中,《雞血石印》特種郵票榮獲優秀郵票獎和最佳印製獎,這是自舉辦這一活動以來同一題材特種郵票首次榮獲雙項獎。2006年6月第十一屆國際政府間郵票印製大會上,特種郵票《雞血石印》榮獲最佳膠印版獎。

首發花絮

【皇印展示】
2004年9月17日,在《雞血石印》特種郵票首發式舉行的同一天,清代乾隆、嘉慶皇帝的昌化雞血石玉璽,在武警的嚴密保護下,運抵浙江省臨安市錦城與昌化雞血石產地的廣大市民見面。這是皇帝玉璽首次走出北京故宮博物院在民間展出。清代歷朝皇帝與后妃均以昌化雞血石為璽。這次展出的乾隆玉璽,印面刻篆體陽文“乾隆宸翰”,印高15.2厘米,印面8.4厘米見方,印身因勢而雕池塘荷花。清嘉慶玉璽刻篆體陰文“惟幾惟康”,印高14厘米,印面7.1厘米見方,印身因勢而雕雲龍翻騰,猶如蒼龍出沒於紅霞之中,別具情趣。中央、省、市領導前往參觀,細細品味。市民親眼目睹了皇帝玉璽。玉璽於17日上午展出後即於當天下午由武警護送回京。
【首發儀式】
首發儀式首發儀式
2004年9月17日,昌化《雞血石印》特種郵票經過七年多的努力,於昌化雞血石產地臨安市錦城舉行首發。首發式由國家郵政局、浙江省郵政局、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杭州市郵政局、臨安市人民政府承辦。全國政協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國家郵政局原局長劉立清,國家郵政局辦公室主任,浙江省郵政局局長吳鼎均等領導出席首發式。參加首發式的臨安市民達萬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