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而逝》[伊朗電影]

《隨風而逝》[伊朗電影]
《隨風而逝》[伊朗電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伊朗影片《隨風而逝》是很典型的阿巴斯作品。講述了一群工程人員來到伊朗庫爾德斯坦省的一個小村落發生的事情。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主演:巴赫曼·戈巴迪、Behzad Dourani、Noghre Asadi/等。該片由MK2 Diffusion電影公司發行,於1999年10月公映。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電影海報電影海報
片名:Badmarakhahadbord
中文名:隨風而逝/風會帶著我們走/風帶著我來/風再起時
導演:阿巴斯·基阿魯斯塔米AbbasKiarostami
主演:BehzadDourani、NoghreAsadi、RoushanKaramElmi、BahmanGhobadi、ShahpourGhobadi、ReihanHeidari
上映:2000年08月03日美國
地區:法國
對白:波斯語
顏色:彩色
聲音:單聲道(Mono)
時長:118
類型:劇情
分級:澳大利亞:G澳大利亞:PG阿根廷:Atp香港:I瑞典:Btl瑞士:7瑞士:7英國:U

劇情梗概

伊朗導演阿巴斯基阿魯斯塔米的作品。一群工程人員來到伊朗庫爾德斯坦省的一個小村落。村民不知道他們為何而來,猜疑紛紛,甚至懷疑他們是來尋寶的。每天,工程師都要用無線電話和總部聯絡,但每次電話響起時他都要跑到山上的墓地去接聽,好讓他的無線電話可以接收地更清晰。工程師的注意力似乎是在一扇窗子,透過這窗子可以看見房間裡有一個老婦正在彌留之際,我們不太清楚他為何會關注老婦的生死,但當影片完結時,基阿魯斯塔米給觀眾上了一堂關於生命、尊嚴、信任、互助和愛的課程。

影片看點

幾個工程師來到了一個偏遠的山村,其中一個成為支撐全片頻繁露面的主角,他名叫巴扎,頻頻開車上山頂的墳地接電話,和小男孩聊天,關注百歲垂死的老人,借牛奶,刮鬍子。某一天,他救了被埋在坑裡的挖坑人,忽然領悟到什麼,就在決定要走的清晨,垂死的老人去世了,他拍了幾張送葬婦女的照片,掉頭離開。
似乎每件事和每件事之間毫無關聯,無法聚合在一起給人一個明白的劇情。觀看時一直試圖猜測巴扎的職業和他此行的目的,似乎不了解這些就失去了解讀電影的基石,就不知從何出發去將整個電影闡釋成一個意義相對完滿的圓。阿巴斯他並沒有要給人們一個明確的答案,他只是用他的眼睛捕捉了一段生活,這段生活沒有開始沒有結束,就是在時間長河裡擷取了那么一段,呈現出來,讓人們去感悟。

幕後花絮

這部片子一樣是很典型的阿巴斯作品。藉由單純不繁複的影像呈現,讓我們重新再思索這個問題:到底一部電影的渲染性以及延伸性到底有多大?
其次,為了向電影大師安東尼奧尼致敬,導演刻意的隔開觀眾與演員間的聯繫,片子多採用中遠景拍攝(除了一個特寫鏡頭外),以其不讓我們容易地知悉演員的心理狀態,而將焦點放在整個片子的影像呈現,冀望觀眾們以一個純旁觀者的角度,更敏銳的來觀察劇中人物。
而到底誰才是那個工程師?而他們為何在那 ?為什麽他們如此關心那位生病的老婦人?而到底貝查(那個手持大哥大手機的人)是誰?在由劇中人物提供答案的過程里,導演也用了諷喻的手法讓「真相大白」。
片名TheWindWillCarryUs來自一首探索生與死的詩詞,詩詞中指出生與死是無法由我們所掌控的,惟求大自然而已。如同櫻桃的滋味,風帶著我來也將探索的主題放在生與死,但卻肯定了生命的意義絕非只是活著,死去也非消逝這樣的觀點。
或許你從不喜歡阿巴斯的作品,但誠如導演說的:為技術而技術的拍攝電影其實是個大謊言,因為它並沒有展現出真正的情感與需求。從此刻起,試著進入一種平淡的視覺觀感,或許您將有新的感受。

獲獎情況

威尼斯電影節1999 最佳影片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威尼斯電影節1999 InternationalCompetition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威尼斯電影節1999 GrandSpecialJuryPrize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威尼斯電影節1999 GoldenLion(提名)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2001最佳外語片(提名)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Valladolid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1999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2001GoldenSpike(提名)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Camerimage(GoldenFrog)1999(提名)MahmoudKalari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