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冒雪行軍》

作品原文

除夕冒雪行軍

燦爛銀鋪地②,迷漾絮塞天③。

行人眉點玉,征馬尾拖鹽。

喜到迎婚轎④,春歸競貼聯。

今宵年夜飯⑤,算是大團圓。

作品注釋

①除夕冒雪行軍:1948年2月7日謝老一行到三交會陳毅,在9日(除夕)這一天返回臨縣後甘泉村,兩地相距50里,大雪紛飛。

②燦爛:光彩鮮明耀眼,此處是形容雪。

③絮:指棉絮。此處是比喻雪花像棉絮一樣。

④喜到迎婚轎:作者自注,除夕迎婚轎多。北方農村有在除夕日結婚辦喜事的習慣。

⑤今宵年夜飯,算是大團圓:作者自注,夜開晚會。

作品鑑賞

這是一幅極富詩情畫意的除夕冒雪行軍圖:從平面看,大雪像白銀鋪地,一望元垠,鮮明耀眼,光彩奪目;從空間看,大雪紛紛揚揚,迷漾一片,像棉絮塞滿天空,遍灑人間。既然是行軍,戰士和征馬便成為最具典型的代表性事物,因是雪地,人和馬自然有了雪的特性:“眉點玉”、“尾拖鹽”,比喻形象真實,有一種特殊的新鮮感。前四句將冒雪行軍之意寫盡,後四句發揮“除夕”的特定時間給予的啟示,抓住北方農村除夕日辦喜事多,過春節貼春聯的多兩件事,再現了一幅北方農村的風俗畫。這幅畫有聲有色,歡快喜慶,與前四句所寫冒雪行軍相重合,相得益彰。最後兩句寫軍民同慶的場面。此詩藝術地再現了人民軍隊不畏嚴寒、臘月冒雪行軍的情景,洋溢著軍民一家,共慶新春佳節的歡樂氣氛。在藝術上此詩有四個特點:一是全詩寫雪,但不出現一個“雪”字,字字又都是在寫雪,可見作者的藝術造詣;二是八句中六句對仗,且十分謹嚴,特別是“鋪”、“塞”、“點”、“拖”各字十分準確、形象,不可更改;三是頸聯透過詩句,似乎聽到了“迎婚轎”的鑼鼓聲,看到“競春聯”鮮艷火紅,具有通感意義;四是全詩時間變化似乎有一種行動感,從白天寫到晚上,最後緊扣除夕大團圓的傳統習慣。

作者簡介

謝覺哉(1884年-1971年),字煥南,別號覺齋。湖南寧鄉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延安五老”之一、著名的學者和教育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法學界的先導、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