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大崩壞之後的世界變局》

《金融大崩壞之後的世界變局》

《金融大崩壞之後的世界變局》的作者是水野和夫、譯者是劉姝含,由山西經濟出版社於2010年1月1日出版。該出版物為182頁32開平裝圖書,ISBN號為9787807672463。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金融大崩壞之後的世界變局》掀開危機本質真相,看清大國財富模式。
揭示本輪復甦進程,展望世界經濟格局。
美國主角搖曳,誰將獨領風騷?是美國東山再起?日本乘勝追擊?還是中國抓住機遇?
住房泡沫全球化,日本、美國難逃厄運,中國能否突破重圍,老百姓能否改變望房興嘆的命運?!
日本首席經濟學家水野和夫全面解讀金融崩壞後的經濟走向。
這是一個尾巴指揮腦袋的顛覆時代!危機能否使得全球大格局重新“改頭換面”?
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如何共生共贏?面對金融泡沫化之殤,中國如何在危中求變、危中尋機?
全球經濟危機才剛剛開始,美國只不過是前鋒!
·查看全部>>
內容簡介
《金融大崩壞之後的世界變局》講述:一場始於次貸危機,並由“雷曼衝擊波”引爆的世界金融危機,它意味著美國型“投資銀行”商業模式的崩潰。美國神話破滅,400年的資本主義神話畫上句號!為什麼此次金融危機雖然給西方“國家”和“國民“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但是“資本”並沒有真正受到損害?世界將走向美國、歐盟、中國三極平衡的多極化格局,還是步入真正的無極時代?
《金融大崩壞之後的世界變局》描述這是一個狗尾(金融經濟)領著狗頭(實體經濟)跑的顛覆時代!危機能否使得全球大格局“改頭換面”?
早就預見了金融泡沫崩潰的敏銳的經濟學家水野和夫,深刻剖析此次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機的本質,以及大崩壞以後,經濟將如何改變人類未來的生活?
無論未來世界變好還是變壞,經濟是持續增長還是衰退,你都必須充分掌握全面的知識與常識,用正面、積極、更新的態度,勇敢面對大崩壞之後的險惡逆境。
日本實戰財經專家,對後美國時代你我生存之道發出建言。理解更多經濟發展局勢,加強你的高度生存力,保證你的危機應變能力。這本書的知識,讓你擁有直面金融大崩壞後的世界變局的信心!
·查看全部>>作者簡介水野和夫,三菱UFJ證券公司首席經濟學家。1953年生,1980年自早稻田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進入八千代證券(即三菱UFJ證券)任職。歷經金融市場調查部長、執行董事職務,2005年起擔任現職。
 他是繼經濟專家大前研一、勝間和代、辜朝明後,日本最具權威和公信力的經濟學家。著作有《人們為什麼會錯看全球化經濟的本質》等。

目錄

第一章爆發自美國的世界金融危機
連鎖的不安
9月15日“衝擊”理由
對於美國危機管理能力的懷疑
雙重標準
走投無路的美國
2007年開始高漲的不安情緒
接下來,5家大型投資銀行倒閉
第二章危機的震源、何謂次貸危機
格林斯潘的警告
1995年的轉折點
對於“國民”、“國家”的危機
為何是“次貸”
泡沫的構造
“證券化商品”的結構
強盜式貸款
風險的隱性化——CDO
又一種新花樣——CDS
“上帝”也舞蹈
中產階級“美夢”的破滅
第三章“美國金融帝國”的誕生
那開始於1968年
“神話”的終結
不再上升的企業利潤率
新自由主義的抬頭
IT革命和公允價值會計系統
無所不在的“經濟常識”
那時的日本
“神話”的最成功案例——日本
21世紀的利率革命
可能實現的成長劇本
美國是何時察覺到的呢
“金融帝國”的完成
第四章世界何時能擺脫大蕭條
從金融業到汽車三大巨頭
不能確定的不良債權
何時停止下降
不良債權的發生規模
美國國民的生活
預支5年的需要
泡沫也在全球化
第五章“美國金融帝國”終結後的世界
“投資銀行”模式的極限
金融政策陷害實體經濟
美元中心體制的完結
“G7高峰會議開始終結
“金融”的變化
“無極化”的世界
資本將流向何方
第六章日本經濟的生存之路在哪裡
日本出口股份公司
日經平均股價大幅下跌的背景
日本的危機管理能力
26年來最低值的意義
對新自由主義說“不”
“就業冰河期”還會再來嗎
日元升值的影響
目標是新興國的中產階級
所謂必要的中小企業對策
財政支出已經無效了嗎
工資將會如何
兩極化和安全化
向著真正的全球化前進
·查看全部>>前言前言
筆者作為證券公司的經濟學家,自1980年進入公司以來的28年間,一直密切接觸市場。20世紀80年代的里根經濟學,1995年以後主張的“強勢的美元符合美國利益”,以及2007年以後的由次貸危機引發的世界金融危機,這些事件都使筆者深切體會到日本一直被美國所左右。
在這三十幾年間,可以說是新自由主義、新保守主義的全盛時期,簡直可以說,“沒有新自由主義,就沒有經濟學家”。然而,由於美國因次貸問題摔了跟頭,法國總統薩科齊在華盛頓金融峰會(G20)即將召開之前的2008年11月13日聲稱“美元已然不再是唯一的基準貨幣了”。
將新自由主義權力化的布希總統,難道不是因為在2008年11月14日、15日的金融峰會(G20)上沒能發揮出他應有的指導力,而於2009年1月20日失意地離任的嗎?1964年2月,時任法國總統的戴高樂發表了著名演說,強烈批判了美國的金本位外匯體制,並指出該體制是隨後爆發的英鎊危機、尼克森衝擊的間接原因。或許薩科齊的發言可以與之不相上下。
與此同時,FRB(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格林斯潘發出警告:“這次會不會是一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呢?”正如他所說,我認為現在發生的事情,已經超過了每四年或是每十年發生一次的循環現象,是一場可以引起地殼變動的巨大變革。
這樣考慮的根據在於,經濟並不存在於標準教科書里,而是存在於市場(market)里——股票市場、證券市場、外匯市場,以及原油等國際商品交易市場。這四個市場都顯示著前所未有的價格變動。身處市場的鏇渦中,簡直就像是坐過山車一樣,變動性(volatility)過高,使得人們常常難以做出判斷,稍微抽身出來看一看,就會看清很多事情。
四個市場發出的信號到底還只是眼睛看到的現象,在本書中,筆者將以各個市場為焦點,把點與點相連線,形成平面或立體,通過這樣一種分析方法來揭示隱藏在當前發生的事情背後的變化。
這種方法是否成功,希望各位讀者能給予判斷。本書的結論在於指出了當前爆發的地殼變動是由始於16世紀的資本主義帶來的,而次貸危機恰巧就在這個爆發的中心。如果結論成立的話,那么今後的20年、30年將是繼續動盪的時代。我們是將這樣一個現實問題看做一次機會,還是畏手畏腳地暫且擱置,我想這也完全要靠讀者來判斷。·查看全部>>精彩書摘第一章爆發自美國的世界金融危機
連鎖的不安
2008年10月27日,星期一,首個工作日的東京股票交易市場從開盤前就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在前一個周末的10月24日(星期五),紐約市場的道瓊斯工業平均股票指數的收盤價為8378美元,創下了5年半以來的最低價。意想不到的是,這一天正好距1929年爆發並引起之後大恐慌的“黑色星期四”整整80年。這令人聯想起將牽動全球大蕭條的新聞報導,因此更加煽動了人們不安的情緒。
尤其是9月15日發生的美國大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的破產,即所謂的“雷曼衝擊”強烈地震撼了全球金融界。這次爆發自美國的金融危機,加快了從世界各大股票交易市場撤資的速度,所有的市場也都接二連三地降價。原本被投入到新興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的資金也紛紛撤離,這些資金都用來購買美元,造成美元升值,進而全球的投資機構開始將從日本借來的低利息資金還給日本,導致日元需求上升,加速了日元的急劇升值。
道瓊斯指數在10月6日收盤時跌破1萬美元大關,東京股票交易市場的日經平均股價在8日跌破1萬日元大關,當天的匯率突破1美元兌100日元。股價在這之後經歷了反覆的狂漲暴跌,價格逐漸下跌,日元升值的趨勢也難以停止。
平日裡,在世界各主要股票市場中,東京股票交易市場都是最早開盤的,從這一點來看,其在預示一周市場動向的意義上備受關注,雙休日結束後的10月27日,這裡比平日更加引人注目。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