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晚清六十年》

《重讀晚清六十年》

重讀晚清六十年當代國人應該怎樣認識慈禧與晚清?《重讀晚清六十年》,本年度最具顛覆性的歷史作品,這是一本很痛快的書,也是一本令人感到痛苦的書。端木的歷史世界是妙趣橫生的,讓人在管窺歷史真相的同時,也會享受到文字閱讀的快樂。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重讀晚清六十年》重讀晚清六十年

1860年,在古老的中國經過3000年輪迴歷史之後,滿清第十位帝王鹹豐新死,貴妃慈禧聯手恭親王奕?一手粉碎了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開始了她撐中國危局50年的生涯。
“愚昧而保守”似乎是人們對慈禧的固有印象,但是在洋務運動中,慈禧批駁理學名家倭仁,表現出了對西方文明的包容和接受。她支持洋務派的器物改革,大規模啟用漢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這些一時人傑都為慈禧所用,從而創造了同治中興局面。
甲午海戰,一場摻雜著內部高層權力之爭的對外戰爭,讓慈禧罵名遺千古。但是在光緒與帝師翁同龢希冀借著一場戰爭而獲得主政權的情況下,主戰還是主和,成了慈禧的選擇。戰事的失敗,不在慈禧,而在洋務運動的不足。
在激進的戊戌變法中,慈禧有所保留。雖然百日維新因她而廢,然而,偏激而不顧現實的書生康有為顯然不足以主導一場國家變革。

1900年,端王載漪為皇位誤導慈禧,為保權力,慈禧“引進”義和團對抗列強。一位精明的政治強人終因貪權而變得狹隘而被愚弄。

清末十年,由慈禧以及行政經驗豐富的官僚所主導的清末新政,帶領中國邁出了走向近代化的步伐。然而封建帝國晚鐘敲響,歷史老人拉開了新的序幕……

儘管慈禧因為晚清屈辱的歷史而聲名狼藉,然而她扶大廈之將傾,中興清室,撐危局近半個世紀,體現出一個封建統治者少有的魄力。然而她專橫跋扈、權力欲極強的本性,導致了她的改革最終只能局限於鞏固統治地位,始終不能在體制問題上做出讓步,使她的改革成果只能曇花一現。但無論如何,作為一個政治強人,慈禧堪稱傑出。

作者簡介

端木賜香,原名李桂枝。1968生人,1990年畢業於河南大學歷史系,現在河南安陽師範學院歷史系任教,教授。研究方向:中國傳統文化及中國近代史。平生業務:拆歷史的牆角,探文化的陷阱。行文似戲謔,被章立凡先生稱為歷史頑主;文字背後一腔真誠,被鄢烈山先生評曰仁義多情。在《長江日報》等多家報刊和史學刊物上開有專欄。

已出版的作品有:《中國傳統文化的陷阱》、《糊塗讀史:明清的帝國偏執與盛世張皇》、《那一次我們挨打了:中英第一次鴉片戰爭全景解讀》、《這一次,我們又挨打了:中英第二次鴉片戰爭始末》。

評價

《重讀晚清六十年》,乃是一部機智、妙趣之書。

交友交趣友,閱讀看趣書。好玩是趣,新穎是趣,另類的視角審視也是趣,高度與深刻,何嘗不可也理解為一種趣呢?正襟危坐是史書,不苟言笑是史書,機智俏皮是史書,幽默辛辣是史書……法無定式,文亦無定式,誰能規定史書一定要怎樣寫?

如果說作者是母親,書籍是孩子,這孩子自然而然的就會帶上母親性情與個性。所以,端木的書所呈現出來的必然是“端木賜香風格”,他人所不具有。

機智俏皮、辛辣嘲諷、幽默戲謔,這構成了端木賜香特有的史書文字風格。而其對歷史的重新解構、剖析和獨特的審視、觀察視角,更讓我們看到了歷史事件和歷史上人物的另一種斷面。這不是以往我們從教科書上看到的歷史斷面,而是端木賜香富有個性的歷史探詢解讀,而這種閱讀快感,恐怕是你在閱讀其它史書時所領略、享受不到的。

端木的歷史世界是妙趣橫生的,讓人在管窺歷史真相的同時,也會享受到文字閱讀的快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