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固碑》

《鄭固碑》

全稱《漢郎中鄭固碑》,額篆書“漢故郎中鄭君之碑”二行八字。

基本信息

鄭固碑

《鄭固碑》《鄭固碑》
全稱《漢郎中鄭固碑》,額篆書“漢故郎中鄭君之碑”二行八字。

簡介

東漢延熹元年(158年)四月立,隸書。15行,行29字。碑在山東濟寧。 原石埋入土中一段,上部僅存二百五十四字。清乾隆四十三年李東淇、藍嘉瑄掘起入地部分,得全字六十,又半字五;在此之前,即雍正六年,李□(左魚右鳥)曾得碑之最下一段(右下角),存字二十,又半字四。
此碑是當時專業書家所書,字形扁闊,結體端嚴,點畫多程式化。在宋時歐陽修《集古錄》即已目為“零落之餘”,下部之字多漫漶不可讀。其書風與《乙瑛》、《史晨》相近,結體方整,骨肉亭勻,波磔分明,法度謹嚴。清萬經評其“筆法堅勁”,翁方綱謂其“密理與縱橫兼之,此古隸第一”。楊守敬云:“此碑古健雅潔,在漢隸亦稱佳作,尤少積氣,《禮器》之亞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